到故宮看什麼(一)


故宮最東側,是一組特殊的建築羣。這一組建築儼然獨立,前朝後寢,既在紫禁城之內,又獨成格局,這就是清中期乾隆皇帝爲自己修繕的養老之所寧壽宮,本來是想歸政後在此頤居奉養。

清代寧壽宮的舊址在明代本身也是后妃養老居處,只是沒有那麼大規模。明代萬曆年間,太子朱常洛有兩位李姓嬪御,位在前者被稱爲“東李”,位在後者被稱爲“西李”。或者說因爲同姓李,而分居於東、西宮,所以稱呼以“東李”和“西李”來區別。二李的身份,《明史》說是“選侍”,即選入宮中卻沒有正式的名份。東李爲人訥言仁慈,西李則巧言令善逢迎。

遊故宮珍寶館,看明清故事(一)

太子妃郭氏死後,一位姓王的選侍因爲生育朱常洛長子而地位最高。朱常洛長子即後來的明熹宗朱由校。當朱由校降生時,他的祖父神宗萬曆皇帝曾經“以元孫生頒詔天下書諭宗藩。”朱由校的地位是“元孫”,那麼按理說他的生母王選侍也應該地位很高。但實際上並不是,王選侍並不得寵,經常受到得寵的西李欺負。朱由校十四歲的時候,他的生母王選侍被西李毆打凌辱致死,而從此後西李獲得了元孫朱由校的撫養權,成爲他名義上的母親。

第二年,也就是明萬曆四十八年,明神宗萬曆皇帝駕崩,太子朱常洛繼位。《明史》說“光宗即位,不豫”,就是光宗朱常洛剛剛繼位就身體不好。事實上光宗在位一月尚不足。光宗本來是想封西李皇貴妃,但是西李猶嫌不足,想得到皇后之位。當時負責掌管禮儀的禮部侍郎孫如遊說:兩位太后還有元妃、才人的諡號還沒上,怎麼能先封后妃?兩位太后是指光宗朱常洛的嫡母和生母,元妃是指已去世的原太子妃郭氏,才人應該指的就是朱由校的生母王氏。

遊故宮珍寶館,看明清故事(一)

事情拖下來,沒想到光宗朱常洛很快去世,於是西李仍是李選侍,沒有得到任何的位份。熹宗朱由校繼位,西李以養母的身份也遷入乾清宮,想在權力的中心獲取好處。諸大臣擁立明熹宗繼位,讓年少的皇帝暫居慈慶宮,和仍在乾清宮的西李分開居住。西李請封皇太后被拒,要求奏章先由她過目再交皇帝被拒,大臣們一致要求西李搬出乾清宮。西李在萬般無奈之下終於移出乾清宮,搬到了紫禁城最東邊后妃養老的仁壽殿噦鸞宮居住,這裏就是後來清代經乾隆皇帝大興土木建成的寧壽宮範圍之內。西李從乾清宮移居仁壽殿,是晚明“明宮三大案”之一的“移宮案”。西李最終還是被明熹宗尊爲“康妃”,據清代的筆記小說記載,這位晚明的李康妃一直活到清代康熙年間。

到了清代,在乾隆之前修繕寧壽宮的皇帝是清聖祖康熙。康熙皇帝修建了寧壽宮給自己的嫡母,被尊爲母后皇太后的仁憲皇太后居住。仁憲皇太后是位蒙古人,姓博爾濟吉特氏,是清世祖順治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康熙皇帝與嫡母關係非常好,特修寧壽宮給嫡母養老,康熙二十八年寧壽宮落成,即後來所稱的“皇極殿”,仁憲太后遷居於此。仁憲皇太后一直活到康熙五十六年,高壽七十七歲。

遊故宮珍寶館,看明清故事(一)

乾隆年間大修寧壽宮規模空前。寧壽宮分爲前朝後寢,九龍壁就是寧壽宮的影壁。前朝有皇極殿、寧壽宮,皇極殿就是康熙年間修的“寧壽宮”。後寢有: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景祺閣。乾隆皇帝雖然大修寧壽宮,自己卻一天也沒有在寧壽宮居住過,只是格外喜歡寧壽宮花園,到過花園中的倦勤齋幾次,或是宴飲或是聽戲。寧壽宮花園最北邊的符望閣是個可以登高望遠的地方,登上符望閣可以望見紫禁城外的風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