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观察你喜爱的一种动物,以它的生活习性为中心,把看到的情况具体地写下来。如,小黑“机灵地”“爬起来”,“围着妈妈叫个不停”,“撒娇地”,“拱妈妈的腿”,“迫不及待地立起 身子接食吃”,“轱辘一下躺在地上”,等。

描写一种动物

【习作要求】

观察你喜爱的一种动物,以它的生活习性为中心,把看到的情况具体地写下来。

【习作指导】

这单元习作训练是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写一篇作文。这次作文应紧扣“喜爱”两字来写。首先要写清楚自己喜爱的是什么动物,怎样喜爱,为什么喜爱,然后进行合理想象,从这一动物中得到什么启迪,并抒发你对它喜爱之情。

写作文前,要细致地观察要写的动物,积累写作材料。怎样观察呢?一般是从两个方面去观察,一是观察动物的外形特点,如它的体形、毛色、眼睛、耳朵、脚和尾巴的样子;二是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它吃什么,怎么吃,住什么,怎么住,怎么玩耍,怎么繁殖等。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得具体。

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认真构思。构思时要考虑三点:一是突出它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二是说明它的用途;三是抒发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

【例文点评】

可爱的“小黑”

爸爸从集上买回一头小猪娃。它尖尖的耳朵,短短的嘴巴。因为它浑身 黝黑发亮,爸爸就给它取个名字叫“小黑”,还说这是原窝猪娃中最大的一 个,吃食一定会好。

小黑初来乍到,还挺怯生哩。你瞧,它不停地哼叽着,直直地竖起耳朵, 警惕地观察着周围一切。我热情地将一把鲜嫩的青草送到它跟前,它只轻轻 嗅了一下,仍然惊恐地望着我。妈妈说:“生猪娃胆小,过一天就好了。” 果然,第二天小黑就适应多了。你看,它的耳朵自然的耷拉下来,尾巴拧了一个“6”字。我又照样把青草送到它跟前。这回,它就毫不客气地吃起 来。它一边吃,一边还不时朝我哼两声,好像在向我致谢似的。

喂小黑照例是我妈妈的事。一天三顿,妈妈都是用刷锅水拌些麦麸给它 吃。开始几天,小黑还要等妈妈喊着它才去吃食。时间一长,聪明的小黑只 要一听到刷锅的声响,即使它睡得正香,也总是机灵地爬起来(爸爸说这叫 条件反射)跑进厨房,“哼哼”地围着妈妈只个停。好像在说:“饿极了, 饿极了,快让我填肚皮!”每当这时候,我就很自然地想起猪八戒吃西瓜的 故事。我想,大概猪生性就贪食吧。有时妈妈被它缠急了,踢了它一下,可 贪食的小黑一点也不生气,反而撒娇似地直拱妈妈的腿。妈妈没法,只好三赶四地把食拌好,还没等妈妈把食盆放下,小黑就迫不及待地立起身子接 食吃。接下去就是一场狼吞虎咽。你看,它两只前腿跳进食盆,随着大口大 口地吞食,两只耳朵抖得忽闪忽闪的。眨眼功夫,一盆食就被它“报销”了。

再看看小黑,肚子已被填得圆鼓鼓的。这时,你只要用手摸它一下,它就会 轱辘一下躺在地上,任你抓搔。但见它眯缝着眼,伸直腿,翘起蹄,那个舒 服劲,就别提了。

有时候,小黑也惹人生气。有一次,它拱了生产队的庄稼,被人赶了回 来。妈妈生气地朝着小黑说:“小家伙,在家吃得饱饱的,出外还淘气,中 午准叫你饿肚皮。”小黑好像在作“自我反省”似的,垂头丧气地站在墙角, 一动不动,一声不吭。妈妈看它那样子,又好气,又好笑,随手扔过一片白 菜叶。小黑见有了吃的,早把“反省”的事忘得干干净净,一口下去就吞掉 一半,耳朵还抖得忽闪忽闪的。

我家的“小黑”多可爱啊!

【简评】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话一点不假。

城里的孩子喜欢的动物不是在动物园里看到的大象、狗熊、小猴、河马 呀,就是在家里见到的鸡猫狗兔之类,而随着城市的“八不养”,孩子们身 边只剩下了“人造”动物。写动物的作文越来越少,越写越俗,原因就是没 生活素材。

猪,几乎谁都见过,甚至很多人都讨厌它。如果让你讲出喜欢哪些动物, 你一定不会想到猪这种又黑又脏的“丑物”。但小作者却满怀深情地写出了“小黑”的可爱,有以下两点值得赞赏。

第一,小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写“小黑”的吃食和向主人的“撒娇”,完 全写得象个可爱的孩子,采取了“拟人法”。如,小黑“机灵地”“爬起来”,“围着妈妈叫个不停”,“撒娇地”,“拱妈妈的腿”,“迫不及待地立起 身子接食吃”,“轱辘一下躺在地上”,等。

第二,小作者在第三自然段“联想起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第四自然段写了小猪也和其他猪一样,“记吃不记打”的天性,更显得“小黑”的可 爱,也从字里行间流露了“我”对“小黑”的真挚感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