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聞中小學出現了有償互助!學霸爲同學講解一道題,收費5元,完成家庭作業,收費20元!沒有現金?沒關係,可以用文具或食物等價交換。社會上的有償教學,成人之間的有償服務,就這樣侵染進純潔的校園中。

當我和我的同事們聽到這個消息時,有的年輕的家長微微一笑,毫不在意,而更多的家長和同事則目瞪口呆,驚呼意外!莫非教室成職場,班級成企業?

那麼究竟該怎樣看待學生之間的有償課程輔導?同事們探討了半天,最終大家達成以下共識。

1、看似生財有道,實則品行滑落

也許那些學霸的家長們,爲孩子的經濟頭腦感到沾沾自喜,爲孩子具有商業意識而洋洋得意。但是,學校畢竟不是職場,更不是市場,而同學也絕不是同事。青少年在學校裏,不單單要學好文化課程,更要學會如何做人

助人爲樂等品德教育與實踐,是青少年階段的一門必修課程。通過課本教育、老師宣講同學交往等各種形式,可以培養謙虛、誠實、友善等諸多優良品質。如果缺少了實踐這個環節,缺少了人生親歷和體驗,孩子們會自動具備那些幾千年傳承下來的中華民族美德麼?

助人爲樂是中華民族的悠久傳統,自古以來,我們都是從兒童時期開始培養形成。《三字經》開篇就說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大意是說,兒童先天就具有純真善良的本性,彼此基本一致,但後天形成的習性,差異很大。

如果從小沒有培養一個良好的助人的習性,缺乏助人的體驗,處處金錢第一,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怎會指望他樂善好施,慷慨解囊,熱心公益?

2、學霸有償輔導,學校教育失職

九年制義務教育,是我國每個公民應當享受的基本權利。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老師則專業負責傳道授業解感,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任何疑問,老師都負有解答的義務。

如果學生出現了學業問題,沒有去請教老師,而不得不去付費或利用其他物質交換,自己設法解決學業問題,那一定是學校教育的失誤,也是老師教學工作的失職。反過來,學校出現了學霸收費解答學業問題,不但是老師的教學工作存在問題,更是學校品行教育的失敗。

3、互助變成交易,敗壞社會風氣

如果中小學廣泛存在學霸收費爲同學輔導,青少年從小就不肯幫助別人,那一定是整個國家的悲哀。一旦這批學霸長大後步入社會,成爲社會精英,蛻化成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整個社會狀態可想而知會墮落到何種地步。

設想一下,如果高鐵上到處部是座霸博士,馬路上隨處可見路霸老總,官場上“老虎”恣意從橫,職場上職霸盡情穿梭,我們的這個社會,該是怎樣一個局面呢?

由此可見,5元錢輔導費事小,但這種風氣如果像非洲豬癌疫一樣傳染開來,將會敗壞整個社會風氣,侵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4、多地出臺新政,學校免費託管

從今年上半前開始,全國各地教育主管部門紛紛出臺政策,對實施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開展校內課後託管服務。

政策要求課後託管服務主要採取自主閱讀、預習、複習、完成作業等方式,部分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展體育、藝術、科普等活動。從事課後免費託管服務的老師的報酬,由政府財政提供,家長不會增加任何經濟負擔。

這項政策的出臺,不但解決了職場上家長們的後顧之憂,更是解決了學生的課業輔導問題。對於中小學出現了有償互助,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避免了中小學中青少年品行道德實踐的災難性大滑坡。

本文由 企業趣談 原創,閱後請您轉發,並點擊右上角的 關注 訂閱,我們互相交流,共同成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