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們所遺忘,卻有着重要意義的早期留歐女畫家

被人們所遺忘,卻有着重要意義的早期留歐女畫家

從繪畫藝術的發展歷史來看,無論是中國傳統繪畫藝術,還是西方繪畫藝術的研究,繪畫語言對藝術家繪畫風格的形成和表現方式的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繪畫語言是藝術家不斷尋找適合自身繪畫風格的一種語言表現方式,通過這種語言展現藝術家的思想情感,藝術家的情感也是根據其自身對藝術的理解、感悟而決定的。

被人們所遺忘,卻有着重要意義的早期留歐女畫家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婦女解放運動觸動了女性塵封己久的神經,女性藝術家開始思考自身在藝術史中的地位的問題。女性藝術家以自己的視角開來觀察事物和自身,這是與男性截然不同的另一視角。她們認真審視自身在社會中的地位,一種源於內心的性別意識開始慢慢的覺醒,並從性別的差異中尋找出自身價值,由此女性作爲獨立的個體開始表現出來。

被人們所遺忘,卻有着重要意義的早期留歐女畫家

在這一發展形勢影響下,許多女性藝術創作者由自身着手,通過特有的視角去體驗和反思自己的經歷,並從藝術表現的形式上來探討女性所特有的藝術存在。發展至現在,女性畫家已有了明顯的性別意識,並自覺的將其融入創作,開始有意識的脫離男性視野,展現自己所特有的經驗、情感和意識。隨着改革開放和西方藝術思潮及觀念與國內思想的融合,國內越來越多的女畫家通過對藝術積極深入的探索,開始擺脫以往狹隘的女性藝術主題,她們以一種別於男性視角、女性特有的視角來關注自身和詮釋世界,將個人經驗、內心世界和情感體驗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逐步確定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給繪畫藝術創作開創了新的領域,爲畫壇增添新的景觀。儘管女性繪畫藝術在當代略有發展,但是它依然處在幼兒期,還有着長遠而艱辛的路要走。

被人們所遺忘,卻有着重要意義的早期留歐女畫家

潘玉良,1895年出生於揚州,她不僅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女畫家之一,也是中國女性藝術的開創者和奠基人,擺脫了封建禮教的束縛,成爲上海美專第一批女學生,同時也是中國第一批赴法留學的女性畫家,爲中國女性藝術開創了一片新的天地。

被人們所遺忘,卻有着重要意義的早期留歐女畫家

潘玉良早年留學法國、意大利,是我國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著名的畫家。她多次在上海、南京舉辦個展、聯展,活躍在國內畫壇,在當時有一定影響。1937年,潘玉良悄然淡出中國藝術圈,寄居法國,儘管她離開了中國,但並未停止對藝術的探索,在長達四十年間,她孑身一人,傾心鑽研,在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藝術風格幾經轉變,從起初以寫實油畫爲主到把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線、構圖法則融入油畫,再到後來的把西方繪畫造型方法、背景處理方法、西畫色彩引入中國傳統繪畫。

被人們所遺忘,卻有着重要意義的早期留歐女畫家

在國外寄居期間,她的作品多次參加法國藝術沙龍、畫廊展覽及在歐洲其它國家舉辦個展,碩果累累,有多件作品被國外重要機構收藏,在我國早期畫家中,有如此成就者並不多見。雖然潘玉良在國內畫壇的時間較短,在中國的影響並不長,1984年,隨着多方努力,潘玉良的絕大部分遺作被運送回國,收藏於安徽博物館。自1985年起,潘玉良的作品展吸引着人們的目光,她的藝術精神和作品價值成爲了人們關注的一個焦點。

被人們所遺忘,卻有着重要意義的早期留歐女畫家

在當代,湧現了各種藝術流派、藝術觀念,人們對藝術的認識角度、深度都有所擴充,如何在網絡時代,在人們的相互瞭解、交流更加便利,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更加緊密的情況下認識藝術的本質,這是我們目前所面臨的一個問題。潘玉良的人生經歷、作品特色、風格轉變過程、藝術價值對我們如何運用中西藝術造型元素,調和中西藝術,油畫的民族化表現及藝術創作都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被人們所遺忘,卻有着重要意義的早期留歐女畫家

潘玉良是我國20世紀初期留學法國的主要女性藝術家之一,她一生留下4000多幅作品,受到各國藝術界的推崇。潘玉良在傳統封建男權思想的束縛下,用女性獨有的繪畫語言及藝術形式去描繪自己眼中的世界,不斷探尋女性自身的存在價值,追求“女性自身解放”和“女性藝術解放”,在中國女性繪畫藝術史上具有深遠影響。由於大量書籍和影視作品的渲染,很多人都驚歎潘玉良身世和人生經歷,卻忽略了她油畫作品中的深遠韻味,以及她的作品對後人的影響。

被人們所遺忘,卻有着重要意義的早期留歐女畫家

民國時期女畫家潘玉良的繪畫藝術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潘玉良以及潘玉良繪畫的研究熱潮隨着“民國熱”逐漸興起。通過各種藝術形式戲劇化演繹的潘玉良與原型相差較大,對潘玉良的認知也存在欠妥和不實之處,對其藝術成就和繪畫水平方面的研究存在或多或少的過譽和拔高。本文旨在通過對潘玉良作品圖像、所處時代背景文獻的梳理,對其繪畫藝術的成就與價值給予客觀的分析,最終確定潘玉良作爲女性畫家在民國、乃至中國現代美術史上的地位。

被人們所遺忘,卻有着重要意義的早期留歐女畫家

ps:頭條號書揚文化開通兩年來,受到了許多朋友們的支持和幫助,如果您喜歡書揚文化的內容,歡迎關注頭條號書揚文化、公共平臺書揚文化(微信號:shuyangwenhua),我們會努力做得更好,也歡迎提出您寶貴的意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