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米其林集團首席執行官孟立國(Florent Menegaux)近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對記者說,自己對中國市場的發展“絕對有信心”。作爲剛剛履新不足一個月的米其林集團第六代領導人,孟立國回顧說,自己20年前首度踏訪中國時,還會在馬路上看到動物,自行車是路面上的主角。

原標題:米其林“掌門人”:我着迷於中國的快速發展

中新社蒙特利爾6月11日電 題:(新中國70年)米其林“掌門人”:我着迷於中國的快速發展

中新社記者 餘瑞冬

“中國的變化在我眼裏是一種鉅變,我總是着迷於中國的快速發展。”米其林集團首席執行官孟立國(Florent Menegaux)近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對記者說,自己對中國市場的發展“絕對有信心”。

不久前,孟立國剛剛出席了在蒙特利爾舉行的第三屆“開拓前行”(Movinv‘On)峯會,這一會議聚焦全球可持續交通運輸業發展。他在會上表示,中國在過去數十年間讓約7.4億人擺脫了貧困,這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

作爲剛剛履新不足一個月的米其林集團第六代領導人,孟立國回顧說,自己20年前首度踏訪中國時,還會在馬路上看到動物,自行車是路面上的主角。如今汽車在中國已非常普及。中國更擁有運營里程超過2.9萬公里的高鐵。今昔相比,有天壤之別。

大約5年前,他在中國內陸城市搭乘一輛剛購置不久的汽車行駛在一條新建的高速公路上,但車載導航卻顯示車輛正處於野外。導航更新趕不上建設的速度,他認爲,這也折射了中國令人驚歎的發展速度。

“中國的汽車製造業一直在變化,國產車的質量從中等達到了優秀的水平,這些我都看在眼裏。”孟立國說,自己已在中國看到很多新興的汽車製造商,包括若干電動汽車製造商。同時,中國也在着力投資氫燃料電池等能源技術。雖然中國汽車工業在20年前幾乎沒有優勢,但今天中國已是全球生產汽車最多的國家。

孟立國坦言,目前中國汽車市場行情有所下滑。但他認爲,這是暫時的,中國市場仍處於增長期。與歐美相比,中國的汽車保有率較低,且中國的基礎設施保持着健康、快速增長,中國人對交通運輸仍有強大需求。

米其林集團管理合夥人夏逸夫(Yves Chapot)也同樣對中國市場抱持信心。他說,信心來自於堅實的發展基礎、強有力的中國團隊,以及在中國市場開拓的渠道商和客戶關係管理平臺。

曾負責米其林中國區業務、駐華工作七年的夏逸夫引用法國諺語說,“樹不能長到和天一樣高”,沒有任何行業能無止境高速增長。過去20年間米其林在中國的輪胎原配市場一直保持增長,雖然10個月前市場出現疲軟,但中國仍是全球最大市場,也依然會是米其林重要的戰略市場。他舉例說,中國目前尚不是米其林最大的替換胎市場,但此方面增速很快,而這一細分市場頗具戰略價值。

米其林於1989年在北京設立了首箇中國內地代表處,1995年在瀋陽設立合資廠,2001年又在上海成立子公司。夏逸夫說,這家“百年老店”在中國投資規模巨大,並將持續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孟立國說,今天的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已取得很大進展,這有利於米其林在華業務的開展。而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爲公司吸引和留住足夠的人才。

當中新社記者問及未來在中國有無新計劃時,孟立國笑言:“毫無疑問會有,但我只能說一部分。未來規劃很多。這個市場確實很繁榮。”他表示,米其林在中國的研發中心成果豐富;創新生態系統與中國初創公司合作,孵化創新。

“中國在投資增長領域仍有很大潛力,”孟立國說:“那裏有很多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我們與他們之間沒有隔閡。”(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