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稱購物“被白條”,京東:未默認白條支付,可線下還款

澎湃新聞記者 陳興王 來源:澎湃新聞

京東疑默認支付方式爲“打白條”。

一向不使用“白條”支付的張女士,自稱突然收到了京東推送的白條欠款逾期信息。

6月9日,廣州張女士向澎湃質量報告投訴平臺(www.thepaper.cn/consumersComplaint.jsp)反映,今年5月11日,她有一筆網購訂單莫名被“白條支付”,直到賬單逾期三天,收到京東金融的“白條還款通知”,才發現自己有訂單使用了京東白條支付。

張女士還款時被提示需要綁定銀行卡。

張女士發現,每次在京東購物付款時,訂單跳轉支付界面,會默認勾選“白條支付”。讓她詫異的是,當她準備清還該筆122.37元白條欠款時,發現京東默認必須綁定銀行卡才能還款。

張女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當前,該筆白條欠款已經逾期違約,且每天還會產生相應的日服務費和違約金。“我不想綁定銀行卡還款,但京東客服回覆說只能綁卡才能還款。”

10日下午,負責京東白條相關事宜的京東數科方面就此向澎湃新聞發來回應稱,京東未設置默認扣款爲白條支付,用戶可根據自己的常用付款方式自行設置。

張女士的白條逾期信息。

該回應還稱,白條還款支持使用小金庫、本人儲蓄卡、他人儲蓄卡還款,還款支持銀行卡請以頁面顯示爲準。若用戶無法線上還款,還支持線下還款。

不過,該回應未具體提及該如何設置常用付款方式,以及如何完成“線下還款”。

張女士稱,其此前從未使用過京東的白條支付,也從未在京東綁定過銀行卡支付。她懷疑是因京東在訂單支付頁面默認勾選了“白條支付”,導致她不小心使用了京東白條付款。

據張女士展示的其過往訂單記錄,其中多筆已完成訂單均通過其他支付方式支付,僅5月11日一筆122.37元訂單是通過京東白條支付。

此後,張女士多次致電京東客服,溝通還款事宜,但均無果,對方告訴她只能通過綁定銀行卡還款。而張女士認爲,京東默認白條支付存在誘導性,還款又必須綁定銀行卡,太不合理。

“我收到京東白條還款提醒時,已經逾期兩天了。”張女士擔憂的是,自己的徵信記錄會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張女士收到的白條逾期提醒。

澎湃新聞隨後進行實測發現,當打開京東APP,選取任意商品進行購買支付,在“提交訂單”之後,京東APP跳轉至“京東收銀臺”頁面,均會自動勾選“打白條”“不分期”的支付方式。

多次提交訂單嘗試支付均是如此之後,澎湃新聞在相關設置頁面卻未能找到“常用付款方式設置”的相關選項。

5月11日上午,張女士再次收到“京東金融”發送的催還款信息,顯示已經超過還款日7天。而賬戶信息顯示,該筆欠款違約已產生“日服務費用0.42元及違約金0.12元”。

律師邢鑫認爲,京東商城如果默認白條支付方式,並未以顯著方式提醒消費者注意支付方式的選擇和類別,以及注意事項、風險警示和可能產生的利害關係等,這種行爲屬利用格式條款並藉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涉嫌“霸王條款”;京東默認綁定銀行卡還款的設置加重了消費者的責任,使得雙方處於不公平、不合理的位置,該設置同樣涉嫌“霸王條款”。

(本文來自於澎湃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