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如是

这夏天一到,人的火气往往就比较大,特别是卖空调的,火气尤其大。

于是,为了泄火,格力选择继续跟奥克斯干架,这次的理由是奥克斯空调能效造假。奥克斯当然不甘示弱,你举报,我就起诉,来吧孙贼。

这下子吃瓜群众可乐呵了。哟哟,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狗咬狗”吗,两家都不干净,咱谁也别信,谁也别管,看热闹就得了。

我们当然不能说这种心态不对,更不是故意侮辱两家公司,不过,从更积极的角度看,就算他们真的是“狗咬狗”,这“撕咬”也很有价值、很有意义。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黑幕”上撕开一道口子。

试想,如果格力和奥克斯始终亲如一家,如果所有空调制造商都亲如一家,大家心有灵犀地共同造假,消费者又该怎么知道、怎么判断它们是否造了假呢?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当年,那么多乳制品厂都知道三聚氰胺的事,但谁也不说破,所有人都采取“你掺假我也掺假”的策略,最终的结果,却要消费者来承受。

这就是活生生的教训。它提醒我们:拥有巨大能量的机构和个人结成铁板一块,对普通人来说不是好事。因为这样一来,普通人再也无法抗衡那块铁板、甚至再也无法窥见那铁板之下的秘密。

只有那铁板存在缝隙,只有它们之间互相碰撞,只有它们谁也不服谁、彼此制衡,我们才能从中受益。

当然,我们应该承认,这种“公益”产生于“私心”。很多举报、很多官司、很多“撕咬”,都是出于“私心”。

而我们的文化似乎并不欢迎这样。我们常常认为,举报者本身应该是干净的、是出于对公众的善意的,如果他们做不到,我们就不该支持他们、声援他们,甚至不该相信他们、倾听他们。

也就是说,我们通常只愿意接受出于“公心”的“公益”。至于那些出于“私心”的,我们理都不理,连隔岸观火、吃瓜看戏都不屑。

但人往往都有私心。或许,要想在某些环境中生存,谁都不可能做到100%干净,可是他们的不干净,不该成为我们拒绝相信甚至拒绝倾听他们的理由。

“狗嘴”里也能吐出象牙,“污点证人”也是证人。一个“错误”的人,完全有可能说出“正确”的话,而我们应该做的,是甄别哪些话比较“正确”,并利用这些“正确”的内容使自己受益。

所以,我们大可以多给格力一点宽容,也多给奥克斯一点时间。他们谁是谁非,将来自有定论,而我们不妨期待着,他们那不太善意的举动给我们带来的善意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