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踏着青石板一路向西,雕花楼、观音阁、陕西会馆、五人墓、南社等十余处古迹,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山塘街。想要深入了解这座城,不妨和看见君一起穿过新民桥,沿着山塘街继续走下去。

山塘街有七里长,大多数游客仅是游览了新民桥以东约360米的“精华”路段。如今,怕是很少有人完整的走完这七里。

如果说山塘街的前半段是留给游客的,那么后半段就是留给苏州人自己的。想要深入了解这座城,不妨和看见君一起穿过新民桥,沿着山塘街继续走下去。

丨穿过新民桥

丨剥开老山塘人的生活圈

穿过新民桥,远没有前半段那么繁华,有些杂乱无章,有些“落魄萧条”,却珍藏了苏州人最接地气的生活。踏在青石板路上,时间在这里走得很慢。

临街的建筑风格统一:楼上是住户,楼下各式各样的小店,鞋帽店、粮行、古旧书店、老理发店、烟杂店……热闹的讨价还价,满是喧嚣的烟火气。

闲适地遛爱犬、小猪的大爷,步履蹒跚出来买菜的老奶奶,唠唠家常、河边洗衣、屋外修椅……光影在这里被拉得很长。

行至半塘,视野开阔了许多,不时有游船飘过,沿岸的居民喜欢种些花草,将古宅点缀得更加雅致。

丨山塘的故事

丨从这些隐匿的古迹开始

踏着青石板一路向西,雕花楼、观音阁、陕西会馆、五人墓、南社等十余处古迹,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山塘街。

花神陈维秀

河边的墙上挂着花神陈维秀的故事:据说是乾隆年间,苏州人陈维秀因为能“仿燕京窨窖熏花法”使花提前开放,博得龙颜大悦,一时间成了神异之人,花农们便建庙祭祀。

山塘雕花楼

花神陈维秀的对面即是山塘雕花楼,原名许宅,是清代苏州名医许鹤丹家宅。虽然历经沧桑,整体建筑依然恢弘、雕刻更是精美华丽,让人惊叹。

郁家祠堂

再往前就到了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影视教育实践基地和影视拍摄基地。这曾是郁家祠堂,建于清代,郁氏为茶商,祖业甚丰,郁沈懋萱氏创办郁氏尚德小学。

陕西会馆

清康熙、乾隆年间,苏州是我国东南部最大的商贸中心,各地商人纷纷在山塘街建立会馆。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陕西会馆,如今依旧气派、深沉。

山东会馆

离陕西会馆不远,便是山东会馆,清初顺治年间由胶州、青州、登州三地旅苏商人创建,现残存门墙、旧屋和碑刻,门楼贴有青水方砖,雕镂极精。

桐桥遗址

继续往西走便是桐桥,桐桥古名胜安桥,又名洞桥,为山塘著名的17古桥之一。弹词名篇《玉蜻蜓》中的经典段落《桐桥得子》便发生于此。

点击下方文字,了解《桐桥得子》详情↓↓↓

从尼姑私生子到内阁首辅!越禁越火的《玉蜻蜓》!

贝家祠堂

刚开始本以为只是一座“节孝”牌坊,仔细阅读才发现这里竟是世界著名设计大师贝聿铭的家祠。曾是明礼部儒士贝启祚妻程氏节孝祠,现为吴中贝氏纪念馆。

旧时的野芳浜

旧时的红灯区野芳浜,如今已是门前冷落鞍马稀。

当时游玩虎邱的人在此“泊舟宴乐”,“吴娘棹船者”聚集之处和卖唱之处,据载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冒辟疆和江南名妓董小宛首次相会就是在这里。

敇建报恩禅寺

山塘街728号,便是老山塘口中的“王宫”。这是一处鲜为人知、祭祀清代亲王的祠堂。和前面气派的会馆相比,这里略显有些萧条,门旁还停着几辆私家车。

义风园(五人墓)

载入中学语文课本中提到的《五人墓碑记》还记得吗?山塘街775号便是五人墓,门牌依旧残缺不全。义风园(五人墓)免费开放,墓中有一座凉亭,里面是白公堤石幢。

普福禅寺

普福禅寺位于青山桥西侧,也是红楼梦第一回中所指的葫芦庙,仔细看,门上有个“金葫芦”。建于宋咸淳年间,清末因供奉朱天菩萨,俗称“朱天庙”。

南社雅集

张公祠,明崇祯十六年(1643)为应天府巡抚张国维立,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革命文化团体“南社”的纪念馆,里面陈列着南社当年的风云纪事。

李鸿章祠

李鸿章祠位于山塘街845号。这里在乾隆时为蒋重光塔影园。光绪二十八年(1902)巡抚恩寿奉敕为李鸿章在此建祠,亦名“靖园”。

过了李鸿章祠不久,这段旅程便接近了尾声,虎丘到了。七里山塘到虎丘,以这样的方式到达“吴中第一名胜”,仿佛经历了一场穿越。

如果你说山塘街商业,那你就是不了解它。

想了解这里的故事,不妨离开喧闹嘈杂的商业街,来这后半段走上一走。

*部分资料来自苏州文化、姑苏晚报、苏州旅游攻略,图片来源看见苏州,本文由看见苏州综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