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財聯社(成都,記者崔文官)訊,茅臺集團在進入李保芳時代之後除了“反腐削藩”之外,還啓動了鐵腕瘦身戰略,繼年初宣佈全面停止各子公司定製、貼牌和未經審批產品所涉及業務後,宣佈退出其持股50%的西藏五一零零礦泉水有限公司(下稱“西藏5100”)。實際上退出西藏5100只是茅臺集團“瘦身”計劃的一部分,自2018年7月開始,新任董事長李保芳要求茅臺集團下屬各類公司及參股企業要嚴格遵循“依法依規、誰出資誰負責”的原則,按照“分級、分類、一企一策”的工作思路,周密細緻地推進清理整合,確保2019年底前全部完成對51家分(子)公司的清理整合工作。

財聯社(成都,記者崔文官)訊,茅臺集團在進入李保芳時代之後除了“反腐削藩”之外,還啓動了鐵腕瘦身戰略,繼年初宣佈全面停止各子公司定製、貼牌和未經審批產品所涉及業務後,宣佈退出其持股50%的西藏五一零零礦泉水有限公司(下稱“西藏5100”)。

按照計劃,茅臺集團將在2019年底結束51家分(子)公司的清理整合工作。原則上,公司管理層次基本控制在三級以內,不再設立四級及以下分、子公司。有白酒業內人士指出,此舉意在解決茅臺酒一枝獨秀,系列酒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在不久前的2018年度股東大會上李保芳曾表示,“茅臺集團‘瘦身’意在集中精力做強做優主業,讓好的更好、差的趕上、虧的退出,未來幾年內,系列酒與茅臺酒形成產量“對半開”的格局。”

西藏5100渠道“遇阻”

工商資料顯示,西藏5100近日發生股權變動,茅臺集團已退出,西藏冰川礦泉水有限公司成爲獨資股東;與此同時,公司名稱已由“茅臺集團西藏五一零零礦泉水有限公司”變更爲現在的“西藏五一零零礦泉水有限公司”。

西藏5100成立於2015年7月,茅臺集團在其成立當月即實際繳納了5000萬元出資額。隨着茅臺集團的退出,西藏5100註冊資本由1億元變更爲5000萬元;公司高管亦發生調整,法定代表人由原來自茅臺的高守洪變更爲劉昕,高管團隊從8人減至2人,其中劉昕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李良紅任監事。

西藏5100與昔日“壟斷”高鐵市場的的“西藏5100冰川礦泉水”淵源頗深,西藏5100母公司西藏冰川礦泉水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爲姜曉虹,其同時擔任公司董事;嶽志強擔任西藏冰川礦泉水的董事長,韓林攸任董事。

而在“西藏5100礦泉水”主體公司、香港上市公司西藏水資源的董事會名單中,同樣有姜曉虹、嶽志強和韓林攸的名字,姜爲西藏水資源的非執行董事,嶽、韓均爲執行董事。2015年茅臺集團參股之初,原本希望通過自身的渠道推廣桶裝水業務。

不過當年西藏5100冰川礦泉水最大的渠道方鐵路系統,宣佈終止與其合作,此後其業務拓展受到很大影響,業績表現平平,股價去年曾跌去30%,而在此之前還曾被做空機構“冰山”盯上並針對其發佈做空報告。

實際上退出西藏5100只是茅臺集團“瘦身”計劃的一部分,自2018年7月開始,新任董事長李保芳要求茅臺集團下屬各類公司及參股企業要嚴格遵循“依法依規、誰出資誰負責”的原則,按照“分級、分類、一企一策”的工作思路,周密細緻地推進清理整合,確保2019年底前全部完成對51家分(子)公司的清理整合工作。原則上公司管理層次基本控制在三級以內,不再設立四級及以下分、子公司。

從茅臺集團對需要清理整頓的51戶子公司表述來看,主要存在定位模糊,與集團業務關聯度不高;管理層級多,存在監管盲區和漏洞;功能重疊,部分存在同質化競爭;盈利能力弱,經營情況較差;“殭屍公司”,無存在意義五類問題。

白酒營銷專家楊承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目前來看,這些子公司對外打着茅臺的招牌做了很多誤導消費者的事情,既沒有高銷量,也沒有形成品牌效應,造成企業資源浪費,對茅臺主品牌的傷害極大,也擾亂了市場。”

此前作爲茅臺集團全資子公司保健酒業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白金酒公司就被茅臺集團通報批評,因其用“茅臺集團出品原漿酒”爲噱頭宣傳推介,存在誇大宣傳,內容誤導公衆的嫌疑。集團公司不再授權其使用集團和知識產權,生產業務由保健酒業公司接管。

2月19日晚間,茅臺集團對外發布的消息稱,從2019年2月18日起,集團全面停止包括茅臺酒在內的各子公司定製、貼牌和未經審批產品所涉及業務,相關產品和包材在未經集團允許的情況下,就地封存,不再生產和銷售。

對此一位白酒行業研究員表示,“貼牌是白酒企業尋求規模化增長而採取的策略之一,包括五糧液、瀘州老窖等都做出過類似的操作。不過由於多數貼牌產品價格比較低廉,加上生產質量的不可控,長期留有隱患,有些貼牌產品也一度出現‘傍茅臺’現象,與茅臺的品牌形象不符。”

李保芳“鐵腕”瘦身意在千億目標

實際上長期以來,茅臺集團都是“五級”管理模式,由於多方面的因素,導致茅臺對子公司、乃至三、四、五級公司的管理薄弱。據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茅臺集團對外投資了53家企業,控股123家企業。對於茅臺集團清理子公司的最新進展,不過截止記者發稿尚未收到回應。

楊承平表示,“茅臺集團子公司存在的問題大多是歷史遺留的,背後關係錯綜複雜,清理過程肯定會遇到反彈和阻力。不過目前李保芳高度集權,加上茅臺在市場上處於絕對的主導地位,在渠道管控等方面十分強勢,對這次改革產生的影響不大。”

除了清理子公司外,茅臺集團也在對品牌進行清理,此前茅臺集團出臺新《品牌管理辦法》,對品牌進行整改、削減,要求每個子公司保留的品牌數量不超過10個,每個品牌的條碼數不超過10個。

不過茅臺集團並非一味的在做減法,近兩年開始向系列酒產品傾斜,藉此突破茅臺酒“一酒獨大”格局。在2018年度股東大會上,李保芳就表示,將集中打造一批40億元、30億元、20億元、10億元級大單品,形成更強大的茅臺品牌集羣。

自2015年開始,系列酒在茅臺集團及上市公司貴州茅臺中營收、毛利率和銷量都在逐年提升。實際上在明確提出短期內不會對茅臺酒提價後,要想業績繼續大幅增長,需要加大對系列酒的開發。(詳見財聯社報道《貴州茅臺淨利超預期背後:提價紅利消失 押寶低端系列酒》)

茅臺集團一系列措施的背後均與其“千億目標”相關,過去的2018年,茅臺集團實現營業收入859億元和淨利潤396億元。茅臺集團此前提出要在2019年衝擊千億目標,李保芳此前也曾公開表示,“所有子公司都要緊緊圍繞‘千億’目標,統籌安排任務,明確具體指標,嚴格計劃管控,加強目標管理,強化考覈督促,全力推動平衡發展、充分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