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搜索引擎的百度已死,實際上已經成爲百家號站內搜索?一篇文章讓百度再次置身於風口浪尖。

昨晚,自媒體“新聞實驗室”發佈了一篇名爲《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的文章,該文發佈後一個小時內閱讀量超10萬,引發了刷屏之勢。

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指責百度搜索的結果有一半以上會指向自己的產品,尤其是百家號,而百家號上充斥着大量營銷類和質量低劣的內容,也導致百度搜索結果的內容質量大幅度下滑。

目前,網絡上與此相關的報道還在不斷髮酵,關鍵詞“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榜,話題閱讀量達7849萬,討論量7160,微博賬號“人民日報”、“頭條新聞”等媒體也對此事進行了相關報道,並且成爲了該事件的影響力意見領袖,且微博上與此相關的輿情聲量還在不斷攀升。

數據來自:紅麥輿情監測系統

此事也引發了網友的諸多熱議:

針對引發刷屏的“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的討論,央視網微博評論稱:“百”家爭鳴,才顯風“度”。

面對不斷髮酵的網絡輿論,今天上午,百度方面回應稱,目前百度搜索結果中,百家號內容全站佔比小於10%。同時還表示,百家號站內入駐了大量權威和優質的媒體,對此前指控的“文章質量低劣”予以反駁。

對此回應,《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一文的作者表示:“全站比例沒有太多意義,大家搜索一般只看前兩頁,如果能給出第一頁的結果佔比會更有說服力。”

的確,百度的回應確實存在一定問題,雖然百家號的內容全站佔比小於10%,但百家號的內容在搜索中的權重較高,此外,百度在打擊營銷號層面上的力度也不足。

從用戶角度來看,百度搜索引擎確實嚴重影響了用戶獲取有效信息的體驗,這是百度失敗的一個地方。因此,有人拿百度和谷歌作對比,同樣都是搜索引擎,同樣都接廣告,谷歌的使用體驗卻好得多。

不過,從商業角度來看,百度搜索引擎發展到如今這個狀態,與其自身的強運營及外界競爭也有很大關係。今日頭條的智能推薦機制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搜索功能,從人找信息的時代過渡到了信息找人的時代,這使百度搜索獲取內容的作用大爲降低。再加上微信、微博等DAU過億的APP也都自帶搜索功能,連知乎這類問答社區都可能會吸走很大一部分流量。百度自然不想爲他人做嫁衣,淪爲僅爲別人導流的工具,因此,百家號就成了百度搜索體系中主要的內容推薦入口。

然而,雖然外部競爭尤爲激烈,百度對信息流廣告的渴望也尤爲迫切,但作爲中文第一大搜索引擎,百度的首要使命應該是爲億萬網民提供正確且優質的搜索結果,而不是以利益爲導向,輸出變質的內容。

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不斷流動,閉關鎖國並不能包羅萬象,正如央視網評論所說:“百”家爭鳴,才顯風“度”。從小我走向大我,真正擁有大格局的企業才能獲得用戶的信任和掌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