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丨普洱

人生第一次喝普洱,是2013年去云南旅游带的一块普洱茶饼,之前只接触过猴魁、祁红、毛峰等。也许很多茶友跟我一样,通过这种方式接触到普洱

年头和挚友的一次聊天中,得知了普洱茶的玄妙之处,突然想起了家中还尘封着的那块普洱茶饼,撬开和挚友喝了一回。而在这次的品茶中发现了普洱有着独特的气质,便逐步开始搜集各种普洱茶的介绍,学习它蕴含的内容。

到了快喝完那块茶饼的时候,200g的茶饼显然不能满足我这种对茶有更多渴望的人,便尝试从某宝里面买来了普洱茶砖。然而这次的体验很糟,所谓的“茶砖”更像一块树叶的堆凑,怎么闻也对不上他们所描述的“枣香”。但不管如何还是拆了品尝,毕竟是熟普,品相不可能不佳。泡开后,茶汤确实和宣传中保持了一致的酒红色,可也就仅此而已。四五泡后的滋味甚是寡淡,不够耐泡,也或许是我喝多其他重口茶类的缘故吧。关键在广告中宣扬的“醇厚”、“爽滑”、“茶气”也都不见。这块“砖”在喝了几次后,就被朋友拿走了,因为普洱茶可以降血糖,他岳父正好血糖太高……

买茶经验后的成长

为此就放弃了在网上渠道来购茶,觉得网络宣传里夸大其词的成分太多。直到一个朋友向我推荐了“滑竹梁子”。市场上的滑竹同样参差不齐,较好的茶商也寥寥无几,挑选了其中一家的滑竹, 据说是来自西双版纳的古茶园,什么高海拔、充足日光,吸天地之灵的古茶……各种修饰的可谓天花乱坠。所以买的时候也没太当回事,毕竟喝了小半年的普洱,再不说也是十来年的老茶友了,品茶“四要素”里的观茶色还是有的,关于观茶色,在这还给大家分享个小故事。

观茶色

观察茶汤的色泽和茶叶的形态。相传,闲居士与老禅师是朋友。一次,老禅师请闲居士喝普洱茶。闲居士接过茶杯正要喝时,老禅师问他:“佛家有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看这杯茶汤是什么颜色的? ”闲居士以为老禅师在考他的领悟能力,于是微笑着回答:“是空色的。”老禅师又问:“既然是空色的,又哪来的颜色? ”闲居士一听完全不知道怎么回答,便请教老禅师。老禅师心平气和地回答道:“你没有看见它是深红色的吗? ”闲居士听完之后,对其中的深意忽然顿悟。故事中两人喝的普洱茶,它所呈现的茶汤颜色是深红色的,而每类茶都有着不同的色泽。

这只是一次门外汉的见解,就这样又买回了一茶饼,不知是否碰上了运气,果然再一次品到了普洱的舒畅“回甘”,且比第一次尝试的普洱滋味更为丰富饱满,这次的经历让我尝到了普洱精品,滑竹果然是很好的一种。

茶友契机,结识好茶!

从此我就爱上了普洱茶 ,并将其作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更视为一种艺术追求, 从色、香、味、韵中得到审美的愉悦 。它是那么的纯粹清雅, 茶汤润泽,茶色明亮,茶香缭绕,茶感鲜活,回甘潺潺,喉韵悠长,这都是好茶的品相啊。而后更是频繁来往于茶友圈,机缘下结识了阿简普洱家的茶。

也正是阿简普洱让我了解到普洱原来还有那么多精品种类,不同的茶类会形成不同的颜色、香气、味道以及茶韵,要细细品啜,徐徐体察,从不同的角度感悟茶带给我们的精神美感,遇茶就如遇佳人,端起茶杯就是品味一段故事。

现在对于我这种爱老茶的人来说,老景迈可能更适合。如果有人说喝的是景迈的名气而不是气质,那你尚且端上茶杯斟上一杯再细细品尝其中的滋味,感受时间的沉淀。景迈茶以香气著称, 景迈茶属涩底茶,然而阿简普洱家的景迈茶 苦涩协调,入口渐消,干茶就有带有淡淡的清雅兰花香,口感曼妙香醇, 喉韵深远 。其他普通台地茶的入口涩感挂于舌面,久久不能化去,回甘也较为缓慢。而景迈茶的回甘是沁入心扉的柔甜滋润,同时又是持久绵延的。

如果你想探索其他种类的普洱,那么阿简普洱还有自己的【拾壹】俭品集

注重让普洱爱好者不管是新茶友还是老茶友都可以简浅轻入手,就如人生须多彩。普洱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小而精美的设计,适合收藏、自喝、送礼等,如泡茶,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