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目前市場上有海爾、小米等智慧家電提供商,但由於商業競爭原因,跨生態不同品牌的產品目前還不能互聯互通,消費者想要使用多種智能家居產品,就不得不用多個App進行操作,不同產品之間也不能實現場景互聯。因此由中國電信搭建跨生態融合平臺,讓各種品牌的智能家電企業過該平臺,接入電信打造的統一標準和入口,實現原本存在競爭的、不同生態的、多品牌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

在消費升級和全屋智能的趨勢下,小米、華爲、百度等紛紛搶灘智慧家庭市場。在這樣強勁的競爭下,中國電信要分得一碗“羹”,又憑藉什麼立足呢?

5月30日,中國電信在上海舉辦智慧家庭生態合作大會中,董事長柯瑞文表示中國電信正在積極佈局智慧家庭領域,並希望以此作爲一個新的增長空間。從今年1月起,將智慧家庭銷售點下沉到全國範圍內的營業廳;2月,注資20億成立全資子公司,並培訓13萬裝維人員轉型智慧家庭工程師。

那麼,運營商如何做到不生產家電產品,卻能讓消費者前往電信營業廳購買家電呢?

一、智慧家電的運轉離不開網絡設施

柯瑞文認爲,智慧家庭應由智能寬帶、智家平臺、智能應用、智能安全、智能服務組成,而這一切的實現,都要以智能寬帶爲基礎。目前中國電信已經推出智能寬帶,實現了千兆小區覆蓋、5G無線接入、家庭WiFi智能組網。

二、實現不同品牌之間互聯互通

雖然目前市場上有海爾、小米等智慧家電提供商,但由於商業競爭原因,跨生態不同品牌的產品目前還不能互聯互通,消費者想要使用多種智能家居產品,就不得不用多個App進行操作,不同產品之間也不能實現場景互聯。這是目前智能家居行業的一個痛點。

而電信運營商的盈利點,本質上還是來自傳統寬帶網基礎上的增值服務,與各終端廠商之間的商業競爭是最小的。因此由中國電信搭建跨生態融合平臺,讓各種品牌的智能家電企業過該平臺,接入電信打造的統一標準和入口,實現原本存在競爭的、不同生態的、多品牌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消費者安裝中國電信研發的手機App“小翼管家”,用戶就可以在平臺上選購和控制各類家居設備。

三、提供更優質更智能的服務

在智慧家庭上,中國電信擁有足夠的服務體系支撐。目前在全國範圍內安排了13萬位智慧家庭工程師,能夠隨時隨地爲用戶提供的WiFi信號上門檢測、並設計個性化的家庭組網方案;併爲用戶提供智能設備上門安裝、聯網、調測等服務。

目前,在中國電信的部分營業廳中,已經可以看到各式各樣智能家電的身影,如大家熟悉的由科大訊飛研發的阿爾法蛋、小米的AI音箱及空氣淨化器等……這些智能家電有些可以在寬帶網套餐中贈送,有些可以憑積分兌換或打折銷售,感興趣的各位可以前去中國電信線下營業廳體驗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