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發佈會實錄(文+圖)

新聞發佈會現場

6月11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發佈會。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天水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19(己亥)年公祭伏羲大典將於6月22日在天水市舉行。中共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軍先生介紹今年公祭伏羲的有關情況,同時和中共天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建傑先生、天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逯克宗先生共同回答記者的提問。

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發佈會實錄(文+圖)

甘肅省委宣傳部新聞發佈處處長劉伯榮主持新聞發佈會

主持人: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佈會。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天水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19(己亥)年公祭伏羲大典將於6月22日在天水市舉行。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中共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軍先生介紹今年公祭伏羲的有關情況,同時和中共天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建傑先生、天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逯克宗先生共同回答記者的提問。

參加今天新聞發佈會的有中央駐甘、香港駐甘、等省市多家媒體的記者朋友們,歡迎大家的到來。

首先,請到王軍市長介紹今年公祭伏羲的有關情況。

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發佈會實錄(文+圖)

中共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軍

王軍: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也非常感謝大家多年來對天水的關心關注與宣傳報道。下面,我就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的有關情況作簡要介紹。

伏羲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伏羲創曆法、教漁獵、馴家畜、烹食物、定婚嫁、造書契、制琴瑟、創八卦等,對中華民族的文明進步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伏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本源文化和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充滿了創造精神、奉獻精神和和合精神。天水是伏羲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發祥地,公祭伏羲由來已久,世代傳承。據史料記載,早在春秋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就在渭水流域用“太牢”之禮祭祀伏羲,至明代由官方主持春秋兩祭,從此天水祭祀伏羲成爲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直延續至今,相沿成俗。

爲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打造世界華人尋根祭祖聖地,1988年天水市政府恢復了公祭伏羲大典,同時舉辦首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至今已成功舉辦了29屆。2005年,省委、省政府將公祭伏羲大典提升爲省級規格,確定每年6月22日(夏至日)舉行。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列入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自2013年開始,公祭伏羲大典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和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天水市人民政府承辦。2014年8月,經黨中央、國務院審批,公祭伏羲大典成爲我省長期保留舉辦的重點節慶活動,每年舉辦一次,同時,我們與臺灣舉辦海峽兩岸共祭伏羲典禮,實現了海峽兩岸同日同時共祭。近年來,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遊節相繼被國家有關機構授予“中國最具發展潛力十大節慶”和“最具國際影響力”節慶活動,天水也被評爲“最具魅力節慶城市”。

公祭伏羲大典是我省特有的文化名片,是擴大我省對外交流的重要平臺。辦好公祭伏羲大典,不僅對於我們打造全球華人尋根祭祖聖地,促進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天水乃至甘肅深厚文化底蘊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有利於增進海峽兩岸和華人華僑對伏羲文化的情感認同,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力量。

2019年是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遊節舉辦第30年。省委、省政府對今年的公祭伏羲大典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要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挖掘伏羲文化內涵,弘揚中華文明,提升文化自信,不斷增強中華文化認同與社會和諧,促進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力爭將本屆公祭伏羲大典活動辦得更富特色、更加精彩、更有成效,助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爲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凝聚力量。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天水市委、市政府加強領導,靠實責任,堅持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既統籌規劃,又未雨綢繆,及早開展了今年公祭伏羲大典的各項籌備工作,對今年總體方案進行了充實完善。積極與省公祭伏羲大典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彙報銜接,就國家主辦單位銜接、重要來賓邀請、系列活動安排、海峽兩岸共祭、新聞媒體宣傳、港澳臺來賓安排等籌備事宜進行對接,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與去年相比,今年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遊節在主體傳承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主要表現爲“四個不變、四個突出”。“四個不變”:一是公祭大典主題原則不變。繼續堅持以“弘揚伏羲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爲主題,以“同根同祖、中華共祭”爲基本形式,以“隆重、莊嚴、傳承、創新、節儉、安全”爲原則。二是公祭大典主辦單位不變。繼續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和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天水市人民政府承辦。三是公祭大典時間儀程不變。2019年6月22日在天水伏羲廣場舉辦,9時50分,由主持人邀請前來參祭的國家領導人宣佈公祭伏羲大典開始。共有六項儀程:第一項,肅立、奏樂(全體站立)。第二項,擊鼓鳴鐘(擊鼓34咚,象徵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中華兒女共祭伏羲;鳴鐘9響,代表海內外中華兒女對人文始祖的無限敬仰)。第三項,恭讀祭文。第四項,鞠躬敬祭(行三鞠躬禮)。第五項,樂舞告祭(全體就座)。第六項,敬獻花籃、謁廟拜祖。四是海峽兩岸共祭不變。6月22日同日同時在臺灣臺北舉辦第六屆海峽兩岸共祭伏羲典禮。主要儀程有奏樂、擊鼓鳴鐘、行禮上香、敬獻祭品、奉祭文、各界獻禮六項,同時舉辦祥獅獻瑞與太極表演、萬衆祈福分享平安、伏羲聖像巡遊、天水文化旅遊圖片展、伏羲祭祀典禮現場拍照紀念在線分享、“中華伏羲文化祭”在線直播、伏羲文化繁體中文網推介等7項系列活動。屆時,臺灣上層人士及代表團將赴我市參加公祭伏羲大典和第六屆海峽兩岸名家書畫作品展,我省將由省政協領導帶隊組成伏羲文化交流團赴臺參祭。

“四個突出”:一是突出品牌公祭。以打造“國家品牌公祭”爲目標,高起點、新立意、新視角、大格局謀劃設計公祭大典暨伏羲文化旅遊節,全力打造“人文節慶、智慧節慶、精品節慶、市民節慶”,進一步提升公祭活動的層次和水平。二是突出民衆參與。按照中央關於公祭伏羲大典的批覆要求,突出民衆主體地位,進一步擴大羣衆參與度,豐富公祭伏羲大典系列活動,增加萬民祭祖、文化演出、展覽展銷、全域旅遊等活動內容,打造羲皇故里世界華人尋根祭祖聖地,展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魅力。三是突出來賓邀請。按照“知名度高、影響力大、代表性強”的原則,擬邀請邀請國家有關領導人;臺灣上層人士;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各民主黨派中央領導;“一帶一路”沿線及始祖文化傳承地有關省、市、自治區領導;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組織代表;港澳臺代表,世界著名華人社團組織;甘肅省四大班子及省軍區、武警甘肅總隊領導;國內文化名人及知名專家學者代表;在甘的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代表,全國先進模範人物代表;兩院院士;宗教界知名人士;關中平原城市羣各城市代表等20個方面賓客約1200多人。四是突出兩岸共祭。以“同根同祖、中華共祭”爲基本形式,注重提高邀請規格,注重創新活動形式,注重加強文化交流,繼續辦好第六屆海峽兩岸祭祀伏羲典禮。

在舉辦公祭伏羲大典的同時,舉辦第30屆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緊扣“弘揚伏羲文化,傳承中華文明”主題,開展8大類30項豐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旅遊、商貿活動。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30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是海內外華人拜謁先聖、尋根祭祖的盛會。我們將以熱情好客的態度、優質高效的服務、整潔文明的形象迎接各位賓朋的到來。我們熱忱歡迎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屆時光臨“羲皇故里”天水,並歡迎大家常來天水、關注天水、宣傳天水、支持天水!

主持人:

感謝王市長的介紹。下面,進行記者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媒體名稱。

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發佈會實錄(文+圖)

經濟日報記者現場提問

記者:公祭伏羲大典和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已經舉辦了30年,形成了很好的羣衆基礎和社會影響力。請您介紹一下天水市委、市政府下一步將如何利用這一重要節慶活動來助推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王軍:

自1988年天水市恢復公祭伏羲大典以來,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和積澱,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遊節規格越來越高、內容越來越豐富、形式越來越完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現已成爲團結凝聚世界華人和宣傳推介甘肅的一張重要文化名片,已成爲助推天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引擎。

伏羲一畫開天,肇啓文明,點燃了中華民族的文明薪火,奠定了中華民族千載傳承、繁榮昌盛的深厚根基。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通過女媧補天、伏羲畫卦的故事講述中國人民勇於追求和實現夢想的執着精神,這讓我們對堅持辦好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遊節更有信心和決心。我們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繼續高起點、新立意、新視角、大格局謀劃舉辦公祭大典暨伏羲文化旅遊節,持續提升公祭活動層次和水平,助推天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第一,繼續做大做強節會活動品牌。聚焦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保護,進一步創新節會舉辦思路和形式,提升公祭大典暨節會活動影響力,以全球視野打造更高規格、更高品質、更富時代特徵的節會活動品牌,提升天水對外知名度和發展軟實力。

第二,繼續加快特色文化大市建設。藉助節會平臺和“一帶一路”建設,深度挖掘利用我市獨具特色的文化資源,放大節會對我市酒店、交通、餐飲、旅遊等相關產業的帶動效應,促進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加快文化龍頭企業培育,努力使伏羲文化市場化、產業化、專業化、國際化,全力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城市和世界華人尋根祭祖聖地。

第三,繼續強化友好城市深度合作。搶抓“一帶一路”和關中平原城市羣建設機遇,精心辦好關中平原城市羣文化旅遊協作論壇等節會活動,進一步加強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城市、關中地區和陝甘川寧區域的合作交流,將我市的資源、產業、項目優勢與絲綢之路沿線城市和關中等區域的資金、技術、人才優勢對接,加快我市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產業優勢向發展優勢轉變。

第四,繼續做好節會經濟這篇文章。堅持“文化搭臺、經貿唱戲”,通過開展名優產品暨海峽兩岸商品博覽會等活動,進一步推動招商引資項目推介和洽談簽約,在更廣的領域、更高的層次上把天水獨具特色的資源推介出去,把更新、更好、更強的項目引進來,促進文化、經貿雙向發力、互惠共贏。

第五,繼續營造良好投資發展環境。依託舉辦公祭伏羲大典和節會,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市綠化、亮化、美化,完善旅遊景區交通設施及商業、休閒、娛樂、物流、餐飲等配套設施,帶動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大力倡導“人人蔘與節會、人人奉獻節會”的主人翁精神,激發廣大幹部羣衆主動作爲、積極擔當、真抓實幹,自覺維護天水形象,凝聚發展合力,推動天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發佈會實錄(文+圖)

光明日報甘肅記者站記者現場提問

記者:伏羲文化是天水的靚麗名片,文化旅遊產業是天水的首位產業,天水如何用好這張名片,推進全市文化旅遊工作?

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發佈會實錄(文+圖)

中共天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建傑

張建傑:

天水是伏羲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發祥地。每年舉辦“公祭伏羲大典”和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是我們牢固樹立文化自信、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大做強天水文化旅遊首位產業的重要載體,也是精心打造伏羲文化品牌的重要方式。通過近30年的發展,“一典一節”已經成爲甘肅獨具特色的重要文化旅遊品牌,伏羲文化已經成爲天水的文化名片。

尤其是近年來,天水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建設“文化旅遊強市”的戰略目標,切實把文化旅遊產業作爲全市經濟發展新引擎,全面推動文化旅遊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取得了顯著成效。這裏面,伏羲文化這張名片發揮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用好用活這張名片,切實發揮帶動作用,激活天水文化底蘊,推進全市文化旅遊產業加速融合、再上臺階。

一是創新辦好“一典一節”。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節會模式,持續創新辦好甘肅省公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提升大典層次,擴大節會規模,大力發展會展經濟,進一步提升伏羲文化影響力。深入挖掘以“伏羲文化”爲代表的五大歷史文化和民間民俗文化,加快打造天水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名城步伐,進一步提升天水在國際國內影響力和美譽度。

二是推進文化旅遊深度融合。深度挖掘以伏羲文化爲代表的天水文化資源,打造提升一批精品文藝劇目,推動《一畫開天》《麥積聖歌》《大秦文公》《軒轅大帝》等精品劇目定時定點演出,培育旅遊演藝市場,提升天水文化影響力。立足歷史文化旅遊資源,實施文化遺產 “歷史再現”工程,着力打造一批國家級、省級歷史文化旅遊名鎮,深度開發一批再現、活化、衍生系列文化旅遊產品,讓文物“動”起來、經典“活”起來、傳統“走”出來。

三是推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深入推進國家、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進程,不斷加快伏羲廟、麥積山、大地灣三大景區綜合開發,着力打造10個精品景區和30個特色景區。以這些景區爲帶動,深入實施“文化旅遊+”行動計劃,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生態旅遊、康養旅遊、體育旅遊等新業態,培育文化旅遊投資消費新的增長點。同時,切實加快智慧文化旅遊發展,積極搭建智慧文化旅遊管理、營銷和服務平臺,大力發展文化旅遊大數據產業,真正將文化旅遊產業打造成首位產業。

除此之外,我市還將加快實施《天水市關於加快建設文化旅遊強市的實施意見》《天水市關於支持文化旅遊項目建設的辦法》等“六個意見一個辦法一個行動”,着力實施好總投資431億元、投資額在億元以上的12個重大文化旅遊招商項目,力爭通過多種方式提升天水文化旅遊發展質量和水平,推動文化旅遊實現轉型跨越發展。

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發佈會實錄(文+圖)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現場提問

記者:海峽兩岸共祭伏羲是伏羲大典的重要內容,今年兩岸共祭有哪些新亮點?

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發佈會實錄(文+圖)

天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逯克宗

逯克宗:

自2014年起,天水、臺灣已成功舉辦5屆海峽兩岸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在島內外產生了深刻影響,已成爲對臺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今年,我們舉辦的第6屆海峽兩岸共祭伏羲典禮內容更豐富、特色更鮮明。

一是共祭參與更加廣泛。今年我們按照“知名度高、影響力大、代表性強”的原則,在邀請了臺灣高層人士參加我市公祭伏羲大典的同時,還邀請了臺灣高層人士在臺灣祭祀伏羲典禮擔任主祭官,通過伏羲祭祀典禮現場拍照紀念在線分享活動和“中華伏羲文化祭”在線直播活動,將吸引臺灣百萬民衆間接參加祭祀活動。與往年相比,今年參加伏羲祭祀典禮的嘉賓代表性更強,參與範圍更加廣泛。

二是兩岸交流更加深入。今年兩岸共祭期間,我市將邀請臺灣嘉賓120多人,舉行臺灣同胞羲皇故里尋根祭祖行活動,第六屆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作品展,舉辦2019年名優產品暨海峽兩岸商品博覽會。我省將成立甘肅省伏羲文化參訪團出席臺灣共祭活動,並將與20多個有影響的社會團體、上百人進行交流對接,深化兩岸同根同祖的兩岸情誼,增進“兩岸一家人”的理念,爲今後的交流與合作奠定基礎。

三是宣傳報道更加得力。第六屆海峽兩岸共祭活動方案已經被國臺辦批准。今年,我市將邀請國內外知名主流媒體50多家,全程參加公祭大典的宣傳報道,甘肅衛視、臺灣中視、鳳凰衛視現場直播,新華網、人民網、中新網、國際在線、鳳凰網、中國甘肅網等網絡媒體同步開展網絡直播,邀請知名專家學者進行現場解讀。臺灣公祭活動將在臺北圓山大飯店國際會議廳舉行,將約有1000多名賓客參加。臺灣中天、臺視、大陸駐臺中新社、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海峽衛視等媒體將參與報道,其中:在臺灣中視演播室設“傳承兩岸情•中華大祭祖”特別節目演播區全程宣傳報道。

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發佈會實錄(文+圖)

中新社記者現場提問

記者:今年是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遊活動30週年,今年組織了哪些主要活動來紀念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張建傑:

今年是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遊節舉辦第30年,又恰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成功舉辦好本屆節會意義重大。

今年的“一典一節”,我們將按照“圍繞主題、突出重點、擴大影響、提升效果”的原則,舉辦8個系列30項活動,一些重點特色活動有:伏羲文化論壇、世界華人華僑及港澳臺代表羲皇故里尋根祭祖行,“共築中國夢”——港澳知名人士懇談會、“僑說伏羲文化”研討會、世界文化遺產——麥積山雕塑國際論壇、“璀璨龍城”大型文化演出、第六屆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作品展、名優產品暨海峽兩岸商品博覽會、友好城市共頌伏羲天水行、“雙龍杯”中國天水伏羲武術非遺文化節等。

除此之外,我們還重點準備了“六個一”主題活動,力爭把第30屆公祭伏羲大典辦的內容豐富、多姿多彩。一是組織一場慰問演出,即開展中國文聯“送歡樂下基層”走進天水慰問演出,爲天水廣大羣衆奉獻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二是承辦一場體育賽事。即舉辦國際籃球精英邀請賽,擬邀請立陶宛、西班牙國家隊和CBA青島國信隊三支籃球隊進行比賽,增強廣大民衆參與節會活動的積極性。三是拍好一部紀錄片。即由市委、市政府拍攝製作大型紀錄片《千秋聖祀——伏羲祭》,全面對外展示公祭伏羲大典盛況。四是辦好一場主題回顧展。即回顧總結從1988年市政府主辦至今30年公祭伏羲大典的發展歷程。五是編撰一套伏羲文化書籍。即編輯出版《歷屆伏羲文化論壇精品論文集》和公祭伏羲大典30年畫冊,贈發節會來賓。六是組織開展一場羣衆性文化體育活動。即舉辦“問道伏羲”——羲皇故里伏羲太極拳大型展演活動,彰顯伏羲太極文化光芒,打造天水伏羲太極國際文化品牌。

主持人:

謝謝回答。記者問答環節就到這裏,希望新聞媒體加大對伏羲公祭大典的宣傳報道力度。需要單獨採訪領導的記者請會後進行採訪。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再次感謝今天的發佈人。感謝各位媒體朋友,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