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10日凌晨4點,姚家街道辦事處、歷下區城管執法局出動百餘人對丁家大集實施閉市停業,並引導前來趕集的市民前往附近的便民市場購物。“目前城市化進程較快,整體集市對周圍居民產生影響,鑑於這種情況,對丁家大集進行閉市,緩解周邊交通壓力,消除集市帶來的髒亂差。

20多年的丁家大集閉市停業想趕個集比逛綜合體難多了

提起丁家大集,很多濟南人特別是住在東城的居民並不陌生,它存在了20多年,每月陰曆逢三、逢八都是趕集的日子,來自歷下區及周邊轄區的大量市民既會來擺攤設點,也會來逛逛聊聊。但同時,一些商戶佔道經營,影響環境衛生、交通出行,還存在安全隱患。

20多年的丁家大集閉市停業想趕個集比逛綜合體難多了

6月6日,位於華龍路的丁家大集已閉市。 新時報記者劉玉樂 攝

6月10日凌晨4點,姚家街道辦事處、歷下區城管執法局出動百餘人對丁家大集實施閉市停業,並引導前來趕集的市民前往附近的便民市場購物。

大集存在20多年整個集市長達近千米

“我在這附近住了20多年了,每次大集我都來,集上人多熱鬧,東西也全,蔬菜水果還新鮮,慢慢地趕集就成了我的一個習慣。”早上8:30,家住附近的董女士說,丁家大集之前在七里河附近,後來搬遷至華龍路,印象裏已經存在近30年了。

與其他集市相比,丁家大集面積更大一些。單從長度上來講,整個集市就長達近千米,從華龍路集市入口走到終點需要花費不短的時間。“附近有十里河菜市場,還有幾個便民市場,但都沒有這個集市大,所以居民願意來這個集上買東西。”一位正忙着裝水果的攤主說。

除了“大”之外,丁家大集貨物種類十分齊全,有水果蔬菜、雞鴨魚肉,還有衣服、鞋子、毛巾、窗簾等日常生活用品,共約400餘家商戶,每次開集都好不熱鬧。“攤位收費情況是根據攤位大小來決定,一個棚傘長約3米,每月租金約300餘元,有的商戶租用兩個傘,有的租用三個,收費不一。“之前集市上我有兩個傘位,平均一天能賺1000元,生意還可以。”一位在集市賣衣服的攤主說。

老人不捨“趕集的閒適”居民不再擔心噪音擾民

記者瞭解到,趕大集是不少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很多老人並不在乎買多少東西,而是享受逛集市的過程。不少趕集的市民都是從很遠的地方趕來的,經十西路、濟齊路附近的居民都會到這裏來趕集。

但在附近居民眼裏,集市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增加了“麻煩”。“小區附近交通不是一般的堵,到了趕集那一天,早上八點開車從小區出去,八點半都不一定能穿過這個集市。”家住新馨家園小區的居民王女士說。

有些市民對丁家大集取締既支持也反對,在離集市較近的鑫誠苑小區,一位老人表示,大集方便了小區內老年人購物,卻也影響了年輕人上學上班。“孩子晚上寫作業睡得晚,早上不到5點就被下面車子的聲音吵醒了,一天睡不了幾個小時。”

大集閉市居民購物可到周邊便民市場

據悉,早在6月5日,丁家村委會就下發了《關於丁家大集閉市的通知》,通知稱:“根據今年國家衛生城市複查要求,省市督導組多次指出丁家大集存在各種問題,上級政府認爲丁家大集的存在既不符合城市的發展趨勢,也不符合國家衛生城市複查的要求。接姚家街道辦事處城管委下發通知,決定自即日起關閉丁家大集,閉市後由丁家村市場管理辦公室做好善後處理工作。”

爲閉市做準備,6月9日晚8點,城管執法人員就在丁家大集守候,一直到10日凌晨4點,分成三組輪流值班,對商戶進行勸阻,及時挪移佔道經營的車輛、物品。“目前城市化進程較快,整體集市對周圍居民產生影響,鑑於這種情況,對丁家大集進行閉市,緩解周邊交通壓力,消除集市帶來的髒亂差。”姚家辦事處綜合治理服務中心主任丁建平說,後續問題已責成市場管理辦公室處理。

歷下區城管局(綜合行政執法局)姚家中隊譚銳說,集市閉市後該路段將恢復市政道路功能,對於周邊車輛停放問題將和相關部門協調。

針對以後居民去哪買菜購物的問題,丁建平說,附近有不少便民市場,“不遠處就是十里河菜市場,還有大型超市,可以滿足附近居民的生活需求。”(新時報記者李焜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