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要教会初中的孩子,要勇于面对问题,不要当逃兵

不同的家庭教育会成就不同品质和不同性格的孩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上,孩子进入初中以后,逐步或者已经进入青春期,就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作为父母,如果还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孩子必将锻炼自己的机会,这样,孩子面对问题时,只能当逃兵。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磨练中成长起来的,逃避与面对结果是大不相同的。任何孩子,都不能拒绝成熟,成熟的过程是痛苦的。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一个各种问题交织的年纪,此时如能直面问题,他们的心智就会逐渐成熟;而逃避问题,心灵就会永远停滞不前。

那么,作为父母,该怎样让孩子明白“面对问题,不要当逃兵”这一道理呢?

一、鼓励孩子,让孩子产生克服问题的信心

信心是做好任何事的基础,一个人没有了信心,必将一事无成。孩子在信心受挫时,遇到问题就只会退缩,而孩子如果有信心解决问题的话,自当会勇敢面对。为此,父母可以在生活中多鼓励孩子:“爸妈相信你是最棒的”、“我相信你能处理好这个问题”、“你一直是爸妈的骄傲”等,常常受到父母鼓励和积极暗示的孩子,一般都更具备解决问题的信心。

二、让孩子体会到成功克服困难后的快乐,产生“克服困难”的欲望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一些寓意着战胜困难、不做逃兵的故事。另外,父母还可以用自己切身的事例告诉孩子克服困难后的成就,让孩子明白“勇敢面对才是勇士,当逃兵是可耻的”这一道理,孩子以后遇到问题时,也就会以此激励自己。

三、用事实说话,告诉孩子“当逃兵”与“勇敢面对”的不同结果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当逃兵、回避问题,那么,问题只能搁置,并不能解决;而如果可以咬咬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就是不同的结果。对此,你在“言传”的同时,也可以“身教”。在生活中,有意为孩子设置一些难关,鼓励孩子勇敢面对。比如,孩子遇到一个学习问题正要放弃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不把这道题算出来的话,明天还是要算,这样,这个问题始终在这儿;而你要是细心一点,再演算几遍,结果可能就出来了。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孩子听完后,会大受鼓舞,耐下性子继续做题。

这些初中的孩子们,事实上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只有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一些问题,孩子才能成熟。而成熟的标志之一是懂得用正确的方法处理自己的问题。孩子成长中的任何一个问题,都需要孩子自己去面对,成长是无法“代劳”的。因此,作为父母,在关心孩子学习的同时,不要忘记开发孩子与生俱来的那些美好的意志和品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