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7日下午3点左右,在周边海域徘徊多时的领航鲸再次搁浅,当晚被紧急运往位于三亚南边海的中科院深海所鲸豚救护基地进行观察救治,专家发现该鲸鱼身体受伤、在大海中无法平衡,情况危急。领航鲸头与躯干部的界限非常不明显,这让它们的头显得很大,是一种胆小的鲸类,并且有群体游动的习性,会跟随其他同伴特别是头鲸游动,领航鲸有背鳍,不过比较小,鳍肢的位置较靠后。

三亚领航鲸搁浅死亡背后的秘密,动物学家揭开事实真相|郑周友

近日,一头领航鲸搁浅在三亚,被推回大海后,次日再被发现搁浅,该鲸身体受伤,情况危急。连日,多方救援力量进行生死营救,志愿者轮班在水下陪伴,给予它安全感。遗憾的是,这头被取名“丫丫”的领航鲸,还是离开了。

三亚领航鲸搁浅死亡背后的秘密,动物学家揭开事实真相|郑周友

这几日,搁浅三亚的短肢领航鲸牵动众人心,全城爱心接力,上演了一场跟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

三亚领航鲸搁浅死亡背后的秘密,动物学家揭开事实真相|郑周友

网络图片,图文无关

6月6日晚,一头领航鲸搁浅在三亚市崖州湾,被边防工作人员、渔民推送回大海。

三亚领航鲸搁浅死亡背后的秘密,动物学家揭开事实真相|郑周友

网络图片,图文无关

6月7日下午3点左右,在周边海域徘徊多时的领航鲸再次搁浅,当晚被紧急运往位于三亚南边海的中科院深海所鲸豚救护基地进行观察救治,专家发现该鲸鱼身体受伤、在大海中无法平衡,情况危急。

三亚领航鲸搁浅死亡背后的秘密,动物学家揭开事实真相|郑周友

6月7日晚,动物医护人员第一次为鲸鱼注射了营养液和消炎药。

6月8日,因救护需要,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继续对外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并建立了微信志愿者救护群全程配合救护。

三亚领航鲸搁浅死亡背后的秘密,动物学家揭开事实真相|郑周友

网络图片,图文无关

6月9日,根据报名情况建立了志愿者看护排班制,6小时一班,每班4人轮流看护。

连日来,中科院深海所、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蓝天救援队、三亚鲸豚救护队、爱心企业等纷纷加入这场生死营救中。专家连续诊治,志愿者24小时浸泡在海水中看护,不离不弃……

三亚领航鲸搁浅死亡背后的秘密,动物学家揭开事实真相|郑周友

网络图片,图文无关

尽管所有人都在努力营救,但不幸的是,“丫丫”最终还是离开了。

领航鲸为什么叫领航鲸?它真的会领航吗?

三亚领航鲸搁浅死亡背后的秘密,动物学家揭开事实真相|郑周友

领航鲸属哺乳纲、鲸目、海豚科、领航鲸属。又名“巨头鲸”,拉丁学名为Globicephalamelas。

领航鲸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热带、温带海域,很少在寒冷的海域活动,在中国仅见于东海和台湾地区附近海域。领航鲸头与躯干部的界限非常不明显,这让它们的头显得很大,是一种胆小的鲸类,并且有群体游动的习性,会跟随其他同伴特别是头鲸游动,领航鲸有背鳍,不过比较小,鳍肢的位置较靠后。

三亚领航鲸搁浅死亡背后的秘密,动物学家揭开事实真相|郑周友

领航鲸体长5~7米,体重约3600公斤。前额较圆,上颌额部隆起并向前凸出。吻部特别短,没有明显的吻突。从侧面看,头与躯干部的界限极不明显,头显得很大。

三亚领航鲸搁浅死亡背后的秘密,动物学家揭开事实真相|郑周友

由于领航鲸颈椎极短,鳍肢就好像长在颈部一样,身体短粗,但肛门以后很细,身体大部分为黑色,腹面颜色略淡,两个鳍肢的基部之间有十字形或锚形的白斑,牙齿较少,上下颌每侧有7~9枚。

三亚领航鲸搁浅死亡背后的秘密,动物学家揭开事实真相|郑周友

领航鲸每隔3~5年产一胎,雌兽的怀孕期为15个月,每胎产1仔。幼仔出生时体长约140厘米,哺乳期为12个月至数年。领航鲸主要捕食各种鱼类和乌贼等。它们喜欢集群生活,通常结成10余只以上的群体,有时可多达数百只。群体中成年雄兽较少,大多为成年雌兽和幼仔。

三亚领航鲸搁浅死亡背后的秘密,动物学家揭开事实真相|郑周友

它们的智商据说在动物世界里是很高的,常常跟着海里的船只,不停地在船头两边跳跃、引路———这也正是“领航鲸”名字的由来。


鲸类频繁搁浅死亡的主要原因分析:

2015年12月,337头塞鲸死于智利峡湾,成为该物种有史以来最大的搁浅事件。2016年2月,29头抹香鲸分别搁浅在德国、荷兰、英国东部和法国北部海岸,打破了该物种在北海搁浅的记录。2017年2月,超过400头领航鲸搁浅于新西兰南岛西北部。尽管数百名当地居民发起大规模的民间救援行动,但仍有超过300头鲸最终死亡。

三亚领航鲸搁浅死亡背后的秘密,动物学家揭开事实真相|郑周友

超过400条领航鲸搁浅在了"费尔维斯角"海滩上

自身疾病

三亚领航鲸搁浅死亡背后的秘密,动物学家揭开事实真相|郑周友

一条巨鲸的眼睛只有一个小西瓜那样大,且视力极度退化,一般只能看到17米以内的物体。鲸鱼不依靠眼睛来导航、测物和捕食,而是靠自身耳内的天然雷达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以测定方位,它们发射出频率范围极广的超声波,这种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即反射回来,形成回声。鲸鱼就根据这种超声波的往返时间来准确地判断自己与障碍物的距离。

进入海湾等不利地形区

当鲸鱼为了捕食随水势误入地形平缓的水域,一旦退潮会造成搁浅;而当它们为了追食鱼群而游进海湾,向着有较大斜坡的海滩发射超声波时,回声往往误差很大,甚至完全接受不到回声,也会因此迷失方向,造成搁浅。

三亚领航鲸搁浅死亡背后的秘密,动物学家揭开事实真相|郑周友

鲸鱼靠回声定位来寻食避敌,它们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借助于陆地的声音反射测定物体及海岸的位置。而浅海区域常见的柔软的沙质海床,会造成信号衰减、回声测位功能受干扰,以致鲸群迷失方向,继而身处绝境。同样的情况还会在领头鲸鱼生病,鲸群受到人造声纳干扰,或被捕猎者追赶时发生。

人类军用声纳干扰

三亚领航鲸搁浅死亡背后的秘密,动物学家揭开事实真相|郑周友

研究证实,鲸鱼会躲避海军用来侦测潜水艇的军用声纳。最常见的搁浅鲸类喙鲸对声纳非常敏感,其生性害羞,常误以为噪音是杀人鲸发出的声音而受到惊吓搁浅。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也会为了躲避声纳而中断哺育幼鲸的行为,并快速逃离,最终导致搁浅。会使喙鲸产生激烈反应的声纳强度,远远低于海军演习所允许的声纳强度。而蓝鲸的数量在过去一个世纪已经减少95%。

环境污染

三亚领航鲸搁浅死亡背后的秘密,动物学家揭开事实真相|郑周友

鲸豚对听觉的依赖,与人类对视觉的依赖一样。它们靠听觉来沟通、觅食和导航。噪音污染的威胁,迫使敏感的鲸群远离栖息地,甚至导致部分鲸豚受伤或死亡。部分鲸鱼的耳朵受到了严重的噪音损害,在鲸脑部及耳骨周围也有血迹。而污染海水的化学物质也可能扰乱鲸鱼的感觉系统,造成鲸鱼搁浅。

物种内部竞争

三亚领航鲸搁浅死亡背后的秘密,动物学家揭开事实真相|郑周友

冲上海滩搁浅的鲸鱼,很多不是来自于同一个家族,被冲上海滩的时候也都隔开很远。鲸鱼家庭在深水里被拆散,也可能是搁浅的原因之一。鲸鱼家族间的竞争,或因进食、交配的竞争,都可能导致鲸鱼群体被冲散,然后搁浅。

地磁场的异常

三亚领航鲸搁浅死亡背后的秘密,动物学家揭开事实真相|郑周友

太阳黑子的强烈活动会引起地磁场异常,发生地磁暴,这会破坏正在洄游的鲸鱼的回声定位系统,令其犯下方向性的错误。

有些搁浅的鲸鱼身体上没有被轮船撞伤或其他痕迹,也可能是鲸鱼自然死亡,后被海浪冲到海滩上误被认作搁浅而死。

三亚领航鲸搁浅死亡背后的秘密,动物学家揭开事实真相|郑周友

可以预见的是,类似这样的事件在未来还会继续出现,在更广阔的区域里,以更频繁的周期出现。这也是横亘海洋动物保护主义者面前的最大的难题。海洋污染对于鲸类生存乃至海洋生物链完整性的威胁性更大,更难以追责或通过法律程序介入保护。让人感到难过的是,在这一方面,研究人员手中没有多少数据可供参考,深海鲸类的生死依然是个迷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