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趙苓岑: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法國文學專業在讀博士,出版譯著《未來之書》《藝術家的責任》《阿爾塔蒙之路》等5部,有詩文散見於《詩刊》《文藝報》《文匯報》等,2017年10月獲第六屆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文學翻譯獎,爲魯迅文學院第35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學員。詩歌作品刊載於《詩刊》《星星》《中國詩歌》《延河》《青春》《解放軍文藝》等,詩歌有《上茫篇》《石頭經》《臨帖記》《鎖》,詩評有《物與辭:新詩的語言秩序與美學譁變》《廢墟美學與記憶拓片:“針線”與“雕花”的故園辭》等,詩論有《物與辭:新詩的語言秩序與美學譁變》,曾獲《星星》詩刊2017年度大學生詩人獎、全球華語短詩大賽新詩年度詩人獎(2017)、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新詩大賽特等獎(2018)。

助力文學新生力量,恭喜這10位在校大學生成爲“青春計劃”簽約作家助力文學新生力量,恭喜這10位在校大學生成爲“青春計劃”簽約作家

南京市第二期“青春文學人才計劃”簽約作家扶持項目,共簽約扶持了20人,分爲青春作家和青藍人才兩個梯隊,其中青藍人才主要爲扶持在校大學生潛力寫作者,踐行着《青春》“爲無名者鋪路,扶持文學新人”的文學初心。

青藍人才10人中,來自南京高校5人,外省高校5人。爲了使讀者更加了解“青春計劃”簽約作家,本期特推出“青春計劃”簽約作家中的“青藍人才”梯隊簡介。

一起來看看吧!

(排名不分先後)

助力文學新生力量,恭喜這10位在校大學生成爲“青春計劃”簽約作家

李嘉茵:生於1996年,曾用筆名青來,畢業於廈門大學中文系,南京大學戲劇專業碩士在讀。曾獲第十四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第十五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二等獎、第一屆中國新編劇大賽第九週週賽冠軍、第二屆福建高校文學作品大賽小說組佳作獎;2018年入選“福建省新文學羣體暨青年作家研修班”,2019年入選南京市第三期雨花寫作營及第二期青春文學人才計劃項目;作品散見於《萌芽》及新概念系列文集。

文學觀:文學是暗夜下的沉潛,寫作是端坐蠟燭一側,反覆用指腹掐滅火焰。

助力文學新生力量,恭喜這10位在校大學生成爲“青春計劃”簽約作家

趙苓岑: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法國文學專業在讀博士,出版譯著《未來之書》《藝術家的責任》《阿爾塔蒙之路》等5部,有詩文散見於《詩刊》《文藝報》《文匯報》等,2017年10月獲第六屆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文學翻譯獎,爲魯迅文學院第35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學員。

文學觀:寫多點,多寫點。

助力文學新生力量,恭喜這10位在校大學生成爲“青春計劃”簽約作家

石梓元:1996年生,南京大學人類學碩士。小說見於《青春》《青年文學》《大益文學》等刊,曾獲2017年第四屆臺積電文學獎二賞,2017年第四十四屆香港青年文學獎。

文學觀:我寫小說,厭煩講故事。

助力文學新生力量,恭喜這10位在校大學生成爲“青春計劃”簽約作家

嚴孜銘:1997年生,復旦大學創意寫作碩士在讀。小說見於《湖南文學》《特區文學》《延河》等刊。曾獲泰州稻河文學獎、“八尾貓杯”兒童文學獎、“梅蘭春”戲曲獎、上海“青年學子品讀文學經典大賽”入圍獎。江蘇省作協第二屆“雨花寫作營”學員。

文學觀:試圖發現人們普遍的痛苦與困境,試圖站在和筆下人物對等的位置,關心他們猶如關心自己。

助力文學新生力量,恭喜這10位在校大學生成爲“青春計劃”簽約作家

李嘯洋(筆名從安):電影學博士,撰寫影評、詩歌、小說、劇本、評論等。詩歌作品刊載於《詩刊》《星星》《中國詩歌》《延河》《青春》《解放軍文藝》等,詩歌有《上茫篇》《石頭經》《臨帖記》《鎖》,詩評有《物與辭:新詩的語言秩序與美學譁變》《廢墟美學與記憶拓片:“針線”與“雕花”的故園辭》等,詩論有《物與辭:新詩的語言秩序與美學譁變》,曾獲《星星》詩刊2017年度大學生詩人獎、全球華語短詩大賽新詩年度詩人獎(2017)、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新詩大賽特等獎(2018)。

文學觀:文學是夜行者的袈裟,是信仰的,美學的,象徵的。

助力文學新生力量,恭喜這10位在校大學生成爲“青春計劃”簽約作家

程惠子:畢業於南京大學文學院,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現代文學碩士在讀。曾獲人民獎學金一等獎、王詩雲獎學金、仁明獎學金、青春故事大賽二等獎等。2016年赴臺灣參加“兩岸青年東西方文化論壇”並發表論文。撰寫南京大學畢業微電影劇本《你的節拍》、《南別》,網絡大電影劇本《禁忌直播間》,宣傳片視頻腳本《筆跡》、《大哉一誠天下動》,歌曲《笨拙地過一生》、“洋河經典夢之藍”宣傳歌曲《許我敬您一杯酒》作詞等。詩評《俞心樵詩評》發表於《兩岸詩》,短篇小說《長歌懷采薇》《無聲列車》《昨夜》發表於《青春》。

文學觀:文學不能抵抗潮流,不能抵抗荒蕪,不能抵抗時間,但卻可以抵抗他們的總和。

助力文學新生力量,恭喜這10位在校大學生成爲“青春計劃”簽約作家

胡遊:畢業於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現爲廣西民族大學2017級研究生。湖南省作協會員。曾獲2015年《西北軍事文學》優秀作品獎;作品《來自戒毒所的一封家書》獲2016年度湖南大學生禁毒微電影一等獎。在201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文學、歌曲創作徵集活動評選中獲二等獎(詩歌組);在《青春》雜誌社舉辦的《中國大學生詩歌年選·2018》徵集活動中,榮獲青春先鋒詩歌獎;曾獲2018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詩歌散見於《人民文學》《詩刊》《作家》《星星》《廣西文學》《作品》《詩歌月刊》《飛天》等。小說見於《作品》《創作》等。

文學觀:很多的人事已經過去,很多觀念也已經腐朽,只有時光是新的。

助力文學新生力量,恭喜這10位在校大學生成爲“青春計劃”簽約作家

覃昌琦:1991年生於廣西樂業,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研究生。作品散見於《詩刊》《星星》《揚子江》《江南詩》《延河》《椰城》等。曾參加第十屆星星大學生詩歌夏令營,獲第九屆“包商杯”全國高校徵文小說三等獎等,江蘇省作協第29期青年作家讀書班學員。

文學觀:在創作觀念上,傾向於追求主體境遇的智性表達,對日常、風物之中的言語隱祕保持敬畏和好奇。

助力文學新生力量,恭喜這10位在校大學生成爲“青春計劃”簽約作家

趙昌方:1995年9月出生於貴州織金,筆名芳草萋萋,南京理工大學碩博連讀研究生,二月蘭詩社副社長,織金詩詞楹聯協會會員。作品見於《微光詩刊》《秦韻詩刊》《風沙詩刊》《威寧詩刊》《淥水詩刊》《黃河文藝》《西南當代作家》《傳奇故事·校園文學》《荊楚文藝》《詩詞報》《中國青年作家報》等刊物。

文學觀:用心寫詩,以情動人。

助力文學新生力量,恭喜這10位在校大學生成爲“青春計劃”簽約作家

朱敬怡:1998年12月生於泰州,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本科三年級在讀,泰州作協會員,在《泰州晚報》《江南時報》等發表隨筆若干。

文學觀:寫作迫使我憑自己的力量擺脫麻痹,獲得“敢於入世的膽量”。

//版權聲明:限於本公衆號人力和信息侷限,所轉發文章,圖片等作品,請作者或版權方在後臺留言,以便奉寄稿酬。感謝您的理解和支持。

《青春》文學月刊定價15元/本,180元/年,郵發代號28-11,全國郵局均可訂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