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天文学家表示,通过对33个双黑洞系统的研究后发现,这些双黑洞的运动过程非常激烈,甚至两个黑洞会出现同时吞噬的现象。当星系发生碰撞后,每个星系中心的这些超大质量黑洞将呈现出螺旋状,朝向新形成的星系中心,而在两个星系的碰撞过程中就会出现双黑洞系统。

人类试拍黑洞照片#e#  给黑洞拍照并不容易,无法即拍即得。天文学家需要用几个月来整理分析这10天获得的观测数据,预计2018年发布第一张黑洞“照片”。

 

 

人类试拍黑洞照片 黑洞吞噬太阳图片

  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

  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这个解表明,如果将大量物质集中于空间一点,其周围会产生奇异的现象,即在质点周围存在一个界面——“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这种“不可思议的天体”被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命名为“黑洞”。

 

  

 

  近日天文学家表示,通过对33个双黑洞系统的研究后发现,这些双黑洞的运动过程非常激烈,甚至两个黑洞会出现同时吞噬的现象。

 

人类试拍黑洞照片 黑洞吞噬太阳图片

  天文学家表示,迄今已经发现了33个双黑洞系统,并对这些双黑洞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体物理学家朱莉娅·科默福德(Julia Comerford)表示:“双黑洞同时进行两次吞噬的现象表明,双黑洞系统比我们以前所了解的更复杂,其活动也更活跃剧烈。”

人类试拍黑洞照片 黑洞吞噬太阳图片

  双黑洞系统被认为是两个星系碰撞合并过程产生的。由于双黑洞系统是星系合并的结果,所以这个发现能够帮助科学家估计星系碰撞的频率和星系碰撞后的活动规律。

  科学家认为大多数星系,包括我们所处的银河系,都会面临星系碰撞的现象发生。大多数星系,包括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其中心都有超大质量黑洞存在。当星系发生碰撞后,每个星系中心的这些超大质量黑洞将呈现出螺旋状,朝向新形成的星系中心,而在两个星系的碰撞过程中就会出现双黑洞系统。

 

  银河系也无法避免“碰撞”的命运,银河系在将来可能和邻近的仙女星座发生碰撞,它们内部的两个黑洞在碰撞后将可能形成双黑洞系统。如果银河系和仙女星座发生碰撞,那么会发生什么呢?现在,天文学家通过记录黑洞的相对运动来揭示双黑洞系统运动的规律,希望解开星系碰撞后双黑洞系统的运动过程。

 

  双黑洞系统在碰撞后可以同时进行吞噬的现象,而同时吞噬的后果就是聚集巨大的能量,使得双黑洞系统漂移并逐步靠近,然后变成互相吸引的二元黑洞,最后两个黑洞发生“碰撞”,最终形成一个单一的巨大的黑洞。

 

  

 

人类试拍黑洞照片 黑洞吞噬太阳图片

  国际研究小组说,他们在一个邻近星系的中心首次观测到黑洞“进食”一颗太阳大小的恒星,以及把“残渣”以近乎光速向外喷发的过程,这不是第一次看到黑洞吞噬恒星,也不是第一次看到黑洞向外发光或者说喷流,“但这是我们第一次清楚地看到恒星被摧毁以及其后发射喷流的完整过程”。

  当黑洞“进食”大量物质时,比如此次吞噬撕碎一颗恒星,就会有高速等离子喷流从黑洞边缘逃逸而出。范费尔岑说,他们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人类试拍黑洞照片 黑洞吞噬太阳图片

  此次喷流比以前见到的黑洞喷流能量小得多,可能只相当于太阳向外喷发1000万余年的能量。此次黑洞喷流这么“暗淡”,其原因“现在还是一个谜”。

  由美国、荷兰、英国和澳大利亚天文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还推测,所有的黑洞在吞食恒星的时候可能都会向外发射喷流,但此次之所以“逮”个现行是因为这颗编号为ASAS-SN-14li的恒星距离地球比较近,且他们反应迅速。

 

人类试拍黑洞照片 黑洞吞噬太阳图片

  这颗不幸的恒星距我们3亿光年,而此前“逮”到的恒星进食场景至少是此次的3倍远。他们利用地面射电望远镜进行了观测,其中第一次观测距黑洞“进食”画面被发现仅仅3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