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二十七宰公雞,爲什麼不宰母雞?到底哪個更有營養?

按民間傳說,雞在天上是酉官,他是唯一化身在人間報時的吉神,宰殺雞是爲了雞迴天庭可以休息,向玉帝彙報這家人是否勤勞,是否可以在除夕夜給這家人報吉祥。而過去又以雄爲長,以公爲大。公雞爲大雞,與“大吉”諧音,取大吉大利之意。

傳說是傳說,但在置辦的春節食材中,怎麼能少得了雞肉?雞翅、雞胸肉、雞脖子,甚至整隻雞,今天藉着這機會,咱就講講這雞肉的營養。

雞肉脂肪含量低

雞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被營養學家稱爲“營養之源”。雞肉中蛋白質的含量高於豬、牛、羊肉,每100克雞肉中蛋白質含量高達23.3克,而且雞肉中脂肪含量較低,特別適合患有高血脂、冠心病、肥胖的中老年人食用,它既能滿足人體對動物蛋白質的需求,又不會引起血脂升高。

此外,雞肉中還含有大量的鈣、磷、鐵以及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是病後體虛患者的首選滋補食品。雞肉的藥用價值也很大,在民間有“濟世良藥”的美稱。

問題來了,公雞和母雞的營養價值有區別嗎?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公雞、母雞雞肉都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但從中醫食療的角度來看,二者還是有區別的。中醫認爲,公雞雞肉屬陽,溫補作用較強,適合陽虛氣弱患者食用,對於腎陽不足所致的小便頻數、耳聾、精少精冷、陽痿、早泄等症有很好的輔助療效。母雞雞肉屬陰,可用於脾胃氣虛引起的乏力、胃脘隱痛、產後乳少以及頭暈患者的調補,特別適合陰血虛患者如產婦、年老體弱及久病體虛的人食用。

要說喫雞肉,不少人對雞的不同部位還有一些深深的誤解,比如下面這些↓

雞頭、雞皮、雞脖子、雞屁股都有毒?

雞身上有兩個部位確實不能喫,分別是雞脖子和雞屁股。它們不僅脂肪含量偏高,並且是雞身上腺體和淋巴集中的部位,有大量細菌、病毒以及各種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不利。

另外,

還有兩個部位建議少喫,分別是雞皮和雞頭。

雞皮含有較多脂肪,雖然喫起來美味,但喫多了會有導致肥胖,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病的風險。

關於雞頭,網上流傳有多種說法,比如“雞頭有毒不能喫,因雞在啄食中會喫進含有害重金屬的物質,這些重金屬主要儲存於腦組織中,雞齡越大,儲存量就越多,毒性就越強。食用過多會引起中毒反應。”民間也有諺語說“十年雞頭勝砒霜”。

其實這種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浙江省農科院首席專家、家禽研究室主任盧立志曾做過一個對比實驗,比對了6個月、1年和2年的土雞頭重金屬含量。結果顯示,三組土雞頭的重金屬含量均未超標,都在安全範圍內,並且大同小異無明顯差異。盧立志又檢測了養到5年的土雞頭,得出的結果依然如故,同時雞頭和雞的其他部位重金屬含量也沒什麼區別。

雞頭不建議多喫,原因是雞腦中膽固醇含量較高,會增加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患病風險,特別是有三高的人羣,建議少喫或不喫雞頭。

  柴雞比肉雞更有營養?

北京協和醫院臨牀營養科主任醫師於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營養物質含量來看,柴雞、肉雞營養成分相差無幾,雖然生長週期長的柴雞口感或許會比肉雞更好,不過單純的追崇散養柴雞未必是好事,因爲散養的雞的食物很有可能得不到保障,無法追根溯源,並不能完全保證食品安全。

新京報記者 王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