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谢小丹】

据猛犸新闻6月11日消息,徐立毅同志任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马懿同志不再担任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

近年来,徐立毅仕途加速,此次调任郑州市委书记已经是他自中共十八大以来的第五次职务调整。尚法新闻(ID:zgsbfzzk)注意到,在余杭、温州、杭州等地任职期间,产业升级、城中村改造、吸引人才等方面都曾是徐立毅的工作重点。

曾为余杭引进阿里巴巴,徐立毅会为郑州带来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

曾4年4履新,担任杭州市长两年后又履新

徐立毅履历丰富,在浙江省工作的35年间,一路从基层升任杭州市市长,而且近年来,徐立毅仕途明显加速。

徐立毅是浙江绍兴人,1979年考入杭州大学地理专业,毕业后便步入仕途。在余姚县(市)农经委干部、经营管理科科长岗位上待了近十年时间。从其简历来看,这也是徐立毅任职时间最长的岗位。之后,他做过余姚市政府办公室秘书、四明镇和马渚镇党委书记,后任余姚市副市长、宁波市鄞州区区长、杭州市江干区委书记等。2012年,在任余杭区委书记时,徐立毅跻身杭州市委常委,成为正厅级干部。

从2014年起,徐立毅仕途明显加速。2014年4月,他出任杭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一年后,2015年4月,他出任温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几个月后,2016年1月,时任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上调中央深改办专职副主任留下空缺,还未被市人大正式任命为市长的徐立毅再度履新出任温州市委书记。

主政温州刚满一年,徐立毅便回归省会杭州任代市长,2017年4月“去代转正”。两年多后,徐立毅再次调任,离开工作了35年的家乡,转任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

后G20时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举行。据浙江在线报道,后G20时代,杭州享受着品牌的溢价,GDP保持国内前十,然而新到任的徐立毅面临的挑战不小。

浙江在线报道称,前杭州市长张鸿铭曾表示:(杭州)经济总量刚刚上万亿元,综合实力还不够强;创新能力、产业层次有待提高,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竞争优势不明显;高端人才还比较缺乏,特别是顶尖领军型人才结构性短缺;综合交通功能还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国际化要求;公共服务还需加快提升等等。

而徐立毅就任市长后,曾强调要大力推进“互联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减税降费,让企业轻装上阵;以创新引领产业变革,布局人工智能前沿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为动能转换腾出空间。

2018年,杭州提出要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当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3320亿元,占GDP比重为24.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

而杭州2019年一季度的经济“成绩单”中,数字经济的表现依然亮眼。一季度,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809亿元,占GDP的25.1%,增长16.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64亿元,增长15.3%,增速快于规上工业9.7个百分点。

尚法新闻(ID:zgsbfzzk)注意到,此前徐立毅在余杭主政时重点布局余杭经济的转型升级。2011年11月,徐立毅出任杭州市余杭区委书记。据《钱江晚报》报道,2011年,余杭新一届领导班子到位后第一个专题会议的内容就是研究未来科技城建设。徐立毅表示,未来科技城承担着余杭转型升级的重任,是余杭经济能否出现重大转折的关键。

据《今日中国》杂志报道,2011-2017年,未来科技城技工贸总收入从203亿元人民币上升到3609亿元。而未来科技城对余杭的经济至关重要,2018年,余杭GDP首次登顶浙江区县之冠。

据浙江在线报道,近年来,余杭以未来科技城建设为肇端,高能级产业、高层次人才云集,基本已经构建起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研发为主导,以新能源新材料研发、现代金融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徐立毅的余杭区委书记任上,阿里巴巴将总部搬迁至位于余杭的未来科技城。

破解城中村难题

徐立毅就任温州市委书记之后,城中村改造是他的工作重点之一。据浙江在线报道,关于温州城中村改造工作,徐立毅几乎月月有督查。

浙江在线报道称,过去一二十年,温州城市建设速度很快,但其一大特征是点上开花、线上拆迁,而不是连片推进,这导致碎片化问题十分突出,形成了温州特有的“半城市化”现象。

对此,徐立毅曾表示:“搞城市开发建设,如果简单地以‘桥归桥、路归路’的思维割裂式地推进,就会使城市陷入‘碎片化’的窘境,这是城市建设的大忌。”

据浙江新闻报道,截至2016年2月,市区合计完成签约4750户、旧房腾空2852户、旧房拆除991户,列入2015年攻坚任务的16个行政村(区块)全部达到95%以上整村签约要求,实现首战告捷。根据计划,今年市区安排新增整村签约任务9000户以上,完成16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以及6个区块的整村签约。

2016年10月中旬,“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在温州全面铺开。温州市委市政府印发的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八大主要任务的时间表。此次行动的目标是“今年(2016年)年底初见成效、明年(2017年)上半年大见成效”。

据浙江在线报道,从温州市委书记调任杭州市长后,徐立毅再次面临杭州城中村拆除的难题。

徐立毅在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要加快城中村改造,确保全面完成改造22个村、基本完成改造28个村,并且提出未来五年要全面完成主城区城中村改造任务。

2019年1月21日,徐立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及,推动城中村改造从“拆建并举”向“建设为主”转变,主城区抓好城中村征迁清零扫尾工作,全市城中村清零24个。再比如,要以建德梅城等为试点,努力打造10个新时代美丽城镇示范镇。

同时,徐立毅还强调,房价问题,就是生活成本问题之一,杭州针对住房问题做了大量工作,按照中央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切实抓好住房保障工作。此外,2017年,杭州还在总量上加大住宅用地供地规模,就是为了向社会发出信号,稳定社会预期。政府在出让土地过程中,通过“封顶”措施,有效控制了土地价格。

徐立毅表示,住房是城市治理要把握的重大问题,未来杭州将通过更多方式,让这座美丽城市更加宜居宜业。

杭州的抢人大战

2017年起,以杭州、西安、武汉、成都、南京为代表的15个“新一线”城市陆续出台了人才吸引政策。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自2015年起,杭州陆续推出人才引进政策,涵盖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生活补助等多方面。此后,杭州的人才政策陆续升级,包括出台“人才若干意见22条”等。2019年4月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在官网发布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稳企业稳增长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政策举措的通知》,继续放宽落户条件,提出“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并缴纳社保的,可直接落户”。

在城市之间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杭州也成绩不俗,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人才净流入率方面,杭州在抢人大战前后都是全国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城市,抢人大战后为9.88%,比抢人大战前高出2.93个百分点。

今年3月,徐立毅在谈及吸引人才时曾表示,留住人才不仅是依靠政策,还得优化人才生态圈,近年杭州打造了很多创新载体,如西湖大学云谷校区启动建设、与国科大正式签约共建杭州高等研究院,城西科创大走廊南湖科学中心启动建设,之江实验室首批五个研究中心挂牌,阿里达摩院 “4+x”实验室模式初步建成。

徐立毅说,我们全年新引进诺奖国际创新中心、帝国理工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高端创新平台17个。尤其是杭州硅谷协同创新中心也于去年10月在美国试运营。通过构造这样的创新创业氛围,主动宣传推介杭州的人才生态,从而带动吸引人才进驻杭州。

此外,徐立毅还介绍,杭州针对青年人才来实习、就业、创业、落户、安居、租房补贴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青年人才来杭发展提供综合支撑。

“一个城市可以理解为一个公共产品,这个产品要有好的性价比。如果房价很高,城市作为公共产品的性价比不好,人才会用脚投票。” 徐立毅说。

郑州的目标

徐立毅上任郑州市委书记后,其搭档将是去年9月底才当选郑州市长的王新伟。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市长王新伟介绍,郑州将瞄准“一个目标”,以交通一体、产业协同、生态共建、资源共享为导向,努力打造繁荣创新、生态宜居、魅力人文、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大都市区。

王新伟说,不断强化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着力打造“一中枢一门户三中心”(国际综合交通物流中枢、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全国极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在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郑州将坚持人才第一、人才至上的理念,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着力打造机遇之城、创新之城、宜居之城、幸福之城,让各类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展才华、能圆梦。

徐立毅主政后,他的经验将如何帮助郑州实现这些目标,不妨拭目以待。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财新网、中新网、浙江在线、《法制晚报》、《每日商报》、中国经济网、《南方都市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