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沈从文”墓地:长眠于听涛山,墓碑上刻16个字,引人深思

说起沈从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这个名字。他的《边城》更是家喻户晓,这部中篇小说入选了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并且排到了第二名,仅仅次于鲁迅先生的《呐喊》。

拜谒“沈从文”墓地:长眠于听涛山,墓碑上刻16个字,引人深思

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十四岁的他选择参军,带着一身热血准备报效祖国。在1922年沈从文又脱掉了军衣,选择拿笔,来到北京之后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大学生。可是他只读过小学,也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根本完成不了大学梦,只好在北京大学借这机会听课。后来他报考燕京大学国文版班,可是也失败了,继续在北京大学旁听。

拜谒“沈从文”墓地:长眠于听涛山,墓碑上刻16个字,引人深思

在这期间他陆陆续续写了一些作品,并向一些杂志社投稿,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文章被发表在《晨报》、《语丝》等杂志上。有了名气的他也有了工作,吴淞中国公学邀请他去任教。在任教期间,他在胡适办公室中第一次见到了女学生张兆和。

胡适夸奖沈从文说,他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前途的一个人,简直就是一个天才。但是张兆和却不以为然,认为胡适可能就是客套一番。沈从文在不经意间爱上了这位美丽的女学生,他给她写信,连绵不绝的表达着心中的爱意。有一封信最为出名,内容中提到他愿意当作张兆和的奴隶,他说,多数人喜欢在君王的脚下当一名奴隶,而他只喜欢做张兆和的奴隶。张兆和到最后终于被沈从文打动了,两人在北京中央公园结婚。

拜谒“沈从文”墓地:长眠于听涛山,墓碑上刻16个字,引人深思

在1934年沈从文完成了他小说创作的巅峰—《边城》。后来沈从文受到右翼文化节猛烈批判,因为受不了政治压力自杀,幸运的是获救了。在1983年,沈从文突然患上了脑血栓,又在1984年大病了一场,在1988年心脏病突发后抢救无效去世。

拜谒“沈从文”墓地:长眠于听涛山,墓碑上刻16个字,引人深思

沈从文去世后,就被葬在他出生的凤凰县城中。在桥头山坡上,经过八十六级石阶就能走到沈从文的目的,这一条曲折的石头阶梯恰好就象征着沈从文八十六年曲折的人生道路。说是墓地,也算不上是墓地。

仅仅埋着骨灰盒,上边立了一块五彩石,上面镌刻着沈从文被放大过的亲笔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思我思索,可认识‘人’。”这十六个字反应了沈先生的生活态度,更引人深思。

拜谒“沈从文”墓地:长眠于听涛山,墓碑上刻16个字,引人深思

背面是沈从文妻子张兆和留下的句子。据说沈从文在生前和家人说,一个人或生或死,名字并不重要,可能正因为如此,这块石头上没有墓志铭,也没有名字。虽然他的作品一直都被人质疑,可是他却一生都在追求美,这也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大家怎么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