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一帶一路”成爲中國和中東歐企業開拓新合作商機的“尋寶圖”。浙江省委書記車俊表示,“一帶一路”是促進中國同世界共同開放的大舞臺,也是通向共同繁榮的大機遇,浙江將加強與中東歐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努力打造成爲“一帶一路”重要樞紐。

在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一帶一路”成爲中國和中東歐企業開拓新合作商機的“尋寶圖”。

目前,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已經擴大至“17+1”,希臘成爲正式成員。企業如何抓住時機,藉助“一帶一路”加速推進“17+1”經貿合作?

經貿合作有熱度

在捷克館,一架飛機引來了絡繹不絕的觀衆。這是企業開展合作、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具體成果。

“這是我們在捷克生產製造的飛機,採用全數字化設計與製造技術生產,是世界上技術領先的輕型機型之一。”湖北武漢卓爾宇航副總經理陳文靜告訴國際商報記者,這架飛機名叫“領航者600”,最高航速可達每小時265公里,加滿油可以飛1600千米,最高可以飛4000米。

陳文靜告訴記者,這架飛機有三大核心看點:一是自帶整機降落傘設備,在前輪減震的同時提供緩衝,飛機降落時對飛行員形成雙重保護;二是數字化屏幕和伽馬系統讓操作更加簡便;三是用普通的98號汽油可替代航空汽油,大大降低了飛機使用成本,售價只要198萬元左右。

陳文靜表示,2017年5月,卓爾宇航與捷克領航者飛機公司合作,將相關生產技術引入武漢。當年11月,“領航者600”橫空出世。“今年以來就接到了10架飛機的訂單,下線以來已經累計收穫了130多架飛機的訂單。”

隨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企業越來越多,中國和中東歐經貿合作的蛋糕快速做大。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與中東歐16國貿易額爲822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55.4%。據不完全統計,中東歐國家在華投資超過15億美元,中國企業在中東歐國家投資逾100億美元,雙向投資帶動產能合作正在成爲雙方經貿合作新的增長點。

開展合作有深度

“我們剛帶來第一批108瓶低氘水,下一步想在中國大量推廣。”造物遊傳(北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國際合作總監李天翼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透露了他的“雄心壯志”。

李天翼是匈牙利人,他的匈牙利名字是Lajos(拉約什),在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後創辦了新絲綢之路服務有限公司,他的工作是在中國和中東歐之間“互通有無”,低氘水是他最新的一個項目。

水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氫原子中含有氕、氘、氚三種質量不同的同位素,水中氘含量大的俗稱“重水”,反之爲“輕水”或“超輕水”。“重水”會讓生物體衰老、病變、癌變乃至死亡。上世紀90年代早期,匈牙利分子生物學家索姆亞研究認爲,低氘水能顯著抑制腫瘤細胞的分裂繁殖。

李天翼介紹說,匈牙利科學家通過研發對水中的氘進行提取,從而將自然界水中的氘濃度從150ppm降低至25~125ppm,成爲低氘水,用於保健。“我會把低氘水推薦給中國亞健康消費者。我創辦公司的目的也是通過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給大家帶來更多美好的東西。”

地方政府也在採取措施推進“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中國與中東歐合作。浙江省委書記車俊表示,“一帶一路”是促進中國同世界共同開放的大舞臺,也是通向共同繁榮的大機遇,浙江將加強與中東歐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努力打造成爲“一帶一路”重要樞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