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橘皮文书

太平洋战役初期,日军在攻击新加坡的过程中,与多数英军、澳军、印军不战而降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由新加坡华侨华人组成的星洲义勇军,他们虽然武器简陋却能以一当十、视死如归,书写了二战中抗击日军的英勇篇章。但是,也因此招来日军对新加坡华侨惨无人道的报复。

新加坡战役日军一路速战速决

太平洋战役爆发后,按照日本军部的计划是在三个月内拿下新加坡。然而日军进展神速,佐伯静夫指挥的第五师团先头部队500多人居然一鼓作气摧毁了由印度军队三个旅约7000人布置在马来半岛的日德拉防线。让原本日军的进军计划一下提前了一个多月。在这种轻而易举的胜利面前,山下奉文指挥的第二十五军更是放开胆子以机械化部队开道,全体步兵骑着自行车,以每天约30公里的推进速度一路攻城拔寨直接打到新加坡城下。说个笑话,日军一路乘胜追击连睡觉的功夫都没有。大本营也因此决定提前在1942年2月11日攻占新加坡。接下来日军的部队仍然势如破竹,日军第二十五军、近卫师团等劲旅对取得的一个个胜利简直到了手足无措的地步。日本陆军也因此更加狂妄,指挥官山下奉文更是被誉为马来之虎。

英军“东方直布罗陀”耻辱投降

相反,日军的对手英、澳、印联军在防守号称英国在东方的直布罗陀新加坡的过程中无论是指挥布兵还是作战士气等方面均出现严重问题。

首先丘吉尔因为过分强调新加坡对于英国在远东的军事象征意义而禁止调动任何部队对防守薄弱的马来半岛进行增援,犯了不注重全局协调的错误。

其次英国远东司令布鲁克.波帕姆上将作为英军在远东地区的指挥官更是怕字当头,在1941年圣诞节居然直接抱病辞职临阵脱逃,英军只能临阵换将犯了兵家大忌。

最后再来看看前线司令帕西瓦尔中将,一位当时英国媒体都看不下去的生性懦弱、消极悲观、优柔寡断、缺少号召力及个人魅力、得不到全体将士信赖的平庸之辈将整整13万8千守军挥霍殆尽。其实在一连串失败的排兵布阵之后,直至新加坡战役打响帕西瓦尔仍然还是有机会翻盘的。他在关键时刻没有采纳澳军的建议,却突然有了“主见”,武断而错误地判断了日军的攻击方向而丧失了最后的主动权。

就仅仅以上出现的三位从首相到一线指挥官“配合默契”的瞎指挥,新加坡战役岂有不败之理?1942年2月15日帕西瓦尔率领剩余13万英军向3万日军投降,完成了英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次投降。而这一天只比日军难以令人想象的激进军事进攻计划晚了4天而已

星洲义勇军以一当十树丰碑

中国大陆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东南亚地区各阶层的华侨就有强烈的爱国抗日情节。他们在经济和精神上都曾为中国大陆的抗战做出过重要贡献。而到了英日关系剑拔弩张的1940年,英美已经迫切地感受到了日军在东南亚蠢蠢欲动的军事动向,开始紧张地部署在新加坡的防御抵抗力量。而驻新加坡的英军游击部队倡议者约翰达利上校很早就建议利用新加坡华侨更强烈的抗日意愿组成由华侨组成的义勇军对付日军。但是帕西瓦尔将军竟然仅仅因为担心这些抗日华侨中有赤色分子而不同意这个项目,更不同意向华侨义勇军配发武器。可怜的义勇军虽然人数已经达到5000人左右,却只能自凑武器,甚至借用体育学校的比赛用枪坚持抗日。直到随着英军的节节败退,无力支撑败局时,英军才老大不情愿地将区区200名华侨义勇军编入澳大利亚军第二十七旅并配发武器。

在新加坡阻击战中,参战部队中的大多数澳大利亚军队成建制闻风而逃,甚至一口气直接跑进新加坡市区;印军军队则更是夸张,他们不仅成建制投降而且马上调转枪口攻击英军防线。当时驻守新加坡城区外围古莱河一带有华侨义勇军参战的澳军第27旅中的澳大利亚军人也只做了象征性的抵抗即溃退,只留下200名华侨义勇军誓死不退,坚持与日军死战到底,最后这200名华侨义勇军全部战死沙场。当很少遇到顽强抵抗的日军近卫师团攻占英军阵地发现200具尸体均为华人时大为震惊。不过,这也让日军恼羞成怒,在接下来攻占新加坡城区之后,日军开始大肆报复华人华侨,滥杀无辜新加坡华侨达50000人之多(有史料记载为10万人,而少部分日本学者也只肯承认3万人左右)。但历史是公正的,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经核实,宣判日军司令长官山下奉文及近卫师团西村中将在屠杀华侨事件中有罪!判处绞刑!

橘皮总结:偏见是自我伤害最锐利的武器

橘皮在这里必须指出,新加坡战役中,新加坡驻军约翰达利上校在有效组织华侨抗日游击队上的见识远远超过了所有驻新英军高层。他早在1940年便形成成熟的组建华侨抗日游击队的方案, 但一直被英军束之高阁近两年之久。直到1941年12月25日,英军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重拾该方案,其实为时已晚。不过即使这样仍然有近15000新加坡华侨义勇军在爱国抗日大旗的感召下毅然直接和间接参战。

从战斗进程来看,无论英、澳、印军还是其他当地群众在当时对日抗战中都没有像华人群体那样表现出那么爱憎分明和富有战斗力。新加坡战役之后,爱国华侨抗战因为日军在新加坡的暴行而更加坚定并且转入游击战。这种游击战对日军起到了非常大的牵制作用。正像山下奉文的情报参谋在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时描述的那样,“华侨游击战在情报、交通、通讯、运输上频繁阻扰日军在马来及新加坡的行动,是比正规部队更令人头疼的战斗力”

而帕西瓦尔仅仅因为担心赤色分子参加义勇军,宁可放弃近万人的有生力量而最后造就英军历史上最耻辱的投降,这只能说,偏见有时是自我伤害最锐利的武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