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西部,有個地處沙漠邊緣的內陸國家,早在1.4萬年前就是非洲狩獵者的定居點之一,當其他板塊的人類還處在茹毛飲血的史前時候,這裏就有了冶煉和鍛造工藝。1973年又挖掘出大量萬年曆史的鐵器以及刮刀、箭頭等工具,名副其實的非洲文明古國:布基納法索!

說到西非國家布基納法索,很多考古學家會紛紛豎起大拇指,因爲這片27萬平方公里面積的土地,多次刷新了考古學家對人類文明史的認知;不到兩千萬人口分爲63個羣居部落,幾乎每個部落都有較大差別的語言和文字,最大民族摩西族更擁有非洲土地最完善的語言和文字系統,也是西非十多種文字的鼻祖之一。然而,如今的布基納法索卻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2017年GDP不足142億美元,人均僅爲729美元。

實際上,布基納法索並不缺乏資源,尤其是非洲最缺乏的水資源,西非第二大河沃爾特河就發源自布基納法索,土地也是中國人印象中最肥沃的那種土壤。但布基納法索只有30%的國民從事農業,卻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以畜牧業爲生,這也讓布基納法索成爲糧食純進口國家,嚴格的說,進口糧食幾乎全部來自歐美國家的無償救助,因爲每年都有1200萬人處在缺乏糧食的貧困線上,佔總人口的60%。

布基納法索的落後與數十年的法國殖民史有很大關係,從1890年開始就被英法德三國肢解成十多塊殖民地,隨後成爲法國的西非聯邦之一。爲了達到利益最大化,法國人將布基納法索從塞內加爾和尼日爾剝離出來單獨管轄,同時源源不斷的從布基納法索運走大量礦石,卻忘了對其投入相應的資源,導致周邊殖民國家還略有進步,只有布基納法索出現文化倒退的尷尬局面。

唯一出口的黃金、銅鐵等礦產也經常中斷,最嚴重的是2011-2012年,從27.7億美元的出口額急劇降低到7.54億。還有一組更誇張的數據:布基納法索礦工幾乎都是30歲以下的青壯年,其中絕大部分羣體都不識字。而聯合國派遣的教育組則證實,2008年的布基納法索人均識字率僅爲22%,2016年的最新數據是30%。

也就是說,布基納法索約有70%的國民是完全沒有接受過教育的文盲,再加上經濟基礎與實體工業基礎幾乎爲零,布基納法索被列入歐洲投資榜黑名單也就不那麼意外了。如今最大的外匯來源不是農業畜牧業,也不是人工爲主的採礦業,而是逃難至全球各地的本國難民。

加拿大援布的非洲最大太陽能發電基地

布基納法索應該是非洲受援助史最長、金額最多的國家了,對布基納法索發起援助的還有美國和加拿大、法國、德國、丹麥、荷蘭、日本,以及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盟、非洲發展基金、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目前總金額已超過了350億美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