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州市政協常委、美欣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單建明認爲,去年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九地共同發佈的《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協同擴大開放促進開放型經濟一體化發展的30條措施》,重點聚焦外資准入、對外貿易、金融服務、產業體系、科技創新、營商環境等領域,從審批“一網通辦”,到食品安全協同管理,破除了一系列體制機制障礙,也將爲企業發展帶來更多內生動力。”宣城市政協委員、宣城鷹鵬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盧成義建議,可以通過建立G60科創走廊企業高端人才交流平臺,定期組織開展相關人才學術研討交流,出臺一些吸引、招留人才的優惠政策,把更多優秀人才留在區域範圍內,促進G60科創走廊整體發展。

G60科創走廊爲長三角一體化“試水”

G60科創走廊總體空間佈局規劃圖

以上海松江、嘉興、杭州、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9個地市組成的G60科創走廊及其沿線,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城鎮化水平最高的區域之一,僅去年,在這條戰略發展軌上,總研發投入就高達1598億元。

“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這是昨日召開的“九地市政協共商G60科創走廊更高質量發展”論壇的主題。來自九地的政協委員、企業家們就如何推動長三角營商環境一體化進程、發揮G60科創走廊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方面的優勢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更快速更便捷更高效 九城攜手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在杭州,民營經濟佔全市GDP的60%、稅收和就業的50%,誕生了阿里巴巴等一批知名民營企業。市政協經濟委聯合市統計局對杭州1000家民營企業開展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受調查企業對杭州營商環境總體滿意度高達99.7%。

杭州市政協在發言中建議,要更好地推動G60城市轄區內的企業實現互聯互通,完善生態利益共享機制,堅持區域環保政策一盤棋,以邊界合作示範區爲試點,引導區域內企業升級、產業提升,使G60走廊既是科技創新走廊,又是碧水藍天的綠道。另一方面,涉企審批是企業家對營商環境最直接的感受,經過近年來“最多跑一次”改革,各地審批事項不斷減量提速,但企業異地審批仍然存在信息互不聯通、業務標準不一致、證照資質互不認可等情況。因此,加快推進區域聯合審批“最多跑一次”,推行“一網通辦”,讓企業要素在“一廊一核多城”的空間佈局內自由流動應當是G60科創走廊的歷史使命。

“我認爲我們要更加敢於突破、勇於嘗試、開放互通、一盤棋考慮區域政策及服務。”嘉興市政協委員、浙江衛星石化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盧衛偉建議,可以設立G60服務統一平臺,對符合條件的科創型企業均給予特定的綠色標籤,在G60區域內享受同等的政策待遇,讓科創型企業自主選擇合適的地方創業或者設立科研機構,爲區域內科創型企業壯大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G60科創走廊最近幾年熱度很高,不僅僅因爲它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城鎮化水平最高的區域之一,更因爲它被認爲是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推動區域協同創新攻關一體化的有效平臺。”湖州市政協常委、美欣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單建明認爲,去年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九地共同發佈的《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協同擴大開放促進開放型經濟一體化發展的30條措施》,重點聚焦外資准入、對外貿易、金融服務、產業體系、科技創新、營商環境等領域,從審批“一網通辦”,到食品安全協同管理,破除了一系列體制機制障礙,也將爲企業發展帶來更多內生動力。

“打造G60科創走廊營商環境長三角一體化樣板,要讓長三角區域內企業辦事就像一個省份一樣便捷,打造法制化、國際化、便利化、一體化的營商環境,率先打造長三角一體化樣板。”合肥市政協委員、安徽環球文旅集團總經理徐華玉建議。

有政策有人才有技術 高質量發展 “引擎”有保障

在這個三省一市九地市組建的全國首個跨省實體化運作的一體化發展集羣中,如何最大限度實現“抱團”發展,探索制度、技術、基金、交通、平臺“五個對接”,謀求規則、產業、資金、設施、要素“五個互通”,使其成爲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引擎”?這是本次發展論壇上大家討論的另一個重點話題。

松江區政協委員王晶是聚威工程塑料(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晶介紹說,G60科創走廊創建以來,該公司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把總部設在上海,把生產基地設在蘇州崑山。在企業發展壯大過程中,企業負責人深刻體會到了多地政府的支持力度在不斷加大,G60科創走廊營商環境在不斷優化,“G60科創走廊區域內各個職能部門要更好地發揮引導作用,牽線協調搭建平臺,推動建立以G60科創走廊區域內龍頭企業爲核心,涵蓋上下游產業鏈的產業聯盟,聯合開展‘卡脖子’技術瓶頸攻關,進一步優化市場資源配置。通過組織專項合作等形式,加強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合作交流,促進優勢互補。”王晶說。

金華市政協委員、花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厲惠英則認爲,要壯大發展民營企業必須加強區域間科技協作。“很多大型民營企業初創時靠的是喫盡苦頭、歷盡磨難、憑藉勤奮才發展起來的,但到了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時代,傳統的思維模式和技術能力,已遠遠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步伐。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實施,爲區域內民營企業提供了十分難得的機會,‘走出去’‘請進來’推介招引科技項目、科技人才將變得更加通暢。特別是九地市的知名院校衆多、科技實力雄厚,希望九地市的民營企業和科研院所加強科技創新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應用,提高民營企業競爭力。”厲惠英建議。

“人力資源、人才交流要對接融合,搭建更加有助於人才自我實現的平臺,支持民營企業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各類人才。”宣城市政協委員、宣城鷹鵬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盧成義建議,可以通過建立G60科創走廊企業高端人才交流平臺,定期組織開展相關人才學術研討交流,出臺一些吸引、招留人才的優惠政策,把更多優秀人才留在區域範圍內,促進G60科創走廊整體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