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把資源和人力放在產業鏈上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甘肅華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的產品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王佔東

6月11日下午,25歲的藏族小夥兒王曉軍正在甘肅華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品控部檢驗着一款款產品。說起眼前檢驗員的工作,他的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我非常感謝華羚!畢業前我們家的‘曲拉’能拉到這裏賣錢,畢業後我在這裏有一份月收入4200元的工作!”

聽着企業員工充滿感恩和自信的話,站在一旁的甘肅華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小平更是綻放出幸福的笑容!“我們不僅讓昔日牧民家裏不值錢的‘曲拉’變成了出口海外價值不菲的乾酪素,還吸納一批批建檔立卡貧困戶成爲企業和產業上的工人,看到牧民增產增收,作爲一家民族地區的生態綠色企業,我們感覺到非常自豪!”馬小平說。

一夜之間,牧民家中的“曲拉”變成了“金疙瘩”!

甘南:把資源和人力放在產業鏈上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中國目前唯一一家犛牛乳產品現貨交易平臺展現的“曲拉”交易價格

什麼是“曲拉”?

在甘肅華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乾酪素生產車間,馬小平拿着一個個晶瑩剔透的玻璃瓶說:“這些乾酪素產品就是由‘曲拉’製作的,它們可以作爲食品和工業的原料。比如,烘焙食品、化妝品都離不開它,還有像一次性紙杯、啤酒瓶上光滑的商標牌貼、撲克牌背面光滑的部位,裏面都有乾酪素,而我們生產乾酪素的原料就是‘曲拉’。‘曲拉’在甘南牧區,就是牧民兄弟家中剩餘的奶渣,學名叫硬質脫脂乾酪,40噸鮮奶才產1噸‘曲拉’。”

馬小平說,在1994年以前,牧民兄弟家中的“曲拉”只是在製作炒麪和酥油茶中用一點兒,如果在家裏存放一年後就成爲廢棄的東西了。1994年10月,甘肅華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創建後,建立了乾酪素生產車間,昔日尋常的“曲拉”成爲製作乾酪素的天然優質原料,彷彿一夜之間,牧民家中的“曲拉”成爲了“金疙瘩”!在華羚的產業化帶動下,甘肅、青海、四川、西藏、雲南等地的“曲拉”價格由最初的每公斤1.2元上漲到最高時的每公斤53元,增長44倍。

說話間,馬小平從乾酪素產品展區轉身,指着面前一個巨型LED大屏說:“這是我們於2018年9月成立的甘南犛牛乳(曲拉)交易中心,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家犛牛乳產品現貨交易平臺。你看!此時此刻的一級‘曲拉’交易價爲18.5元。在前些年,一公斤‘曲拉’只有0.8元—1.6元。”“如今,華羚用‘曲拉’製作的優質乾酪素已經銷售到86個國家和地區。”

甘南:把資源和人力放在產業鏈上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甘肅華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角

至今,王曉軍還清晰地記得,他們家在2014年時還向華羚乳品銷售“曲拉”。那時他還在大學讀營養與檢測專業的課程,“曲拉”是父母供他上學的重要經濟來源之一。後來,他們家從臨潭縣新城鎮後池村的山區搬遷了下來。如今再沒有賣“曲拉”,但是他們家與華羚企業的緣分卻越來越深,他於2016年一畢業就應聘到了甘肅華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爲企業的技術人員。

作爲王曉軍的同事,24歲的管衛兵對“曲拉”也特別熟悉。

“我們工作中經常看到附近牧民開着‘蘭駝’車將‘曲拉’拉到企業裏來銷售,尤其是4月份是高峯!”

馬小平說:“華羚公司已經累計投放牧區原料收購資金86億元,帶動一般貧困戶10.6萬戶53萬人,其中:帶動甘南牧戶2.95萬戶,曲拉對戶均年純收入的貢獻率達45%。目前,合作市已經成爲全國的曲拉交易中心,交易量佔全國的86%;甘肅已成爲我國乾酪素的主要生產基地,乾酪素生產量佔全國的90%。乾酪素行業直接帶動了甘、青、川、西藏、雲南等省區的犛牛產業的發展。”

產業來扶貧,激發脫貧新動能

甘南:把資源和人力放在產業鏈上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甘肅華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

不僅如此。

多年來,華羚矢志不渝地堅持走產業化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之路,已形成了“公司+基地+農牧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與農牧民羣衆建立了穩定的產業帶動扶貧長效機制,構建起了基地培育、原料市場、生產加工、自主研發、銷售網絡以及產業延伸的完整產業體系,產業發展輻射帶動廣大藏區羣衆增收致富。

華羚着眼全乳產業鏈建設,利用獨特的區位、資源和產業優勢,在犛牛乳產業園投資建設了“西部犛牛乳曲拉交易中心”,採用“互聯網+市場+物流+牧戶”的交易模式,搭建了農牧業訂單和現貨市場交易平臺、倉儲和物流集散平臺、農牧民訂單生產融資平臺、市場行情接收和信息發佈平臺,爲廣大農牧民羣衆、企業提供原料供給、市場交易、行情信息等綜合服務,及時接收國內外乳品原料市場行情動態信息,發佈青藏高原犛牛乳、曲拉行情動態,用市場手段引導犛牛乳產業發展方向,有效促進曲拉、犛牛乳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甘南:把資源和人力放在產業鏈上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甘肅華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角

爲加快推進合作市及周邊貧困羣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步伐,以關聯產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華羚利用貧困戶財政扶貧專項入戶資金和村級集體經濟資金爲股金,以入股形式由鄉政府統一組織投放到公司,公司以年不低於8%的股金收益分紅給股民和村集體,來穩定解決貧困戶及村集體經濟收入。目前,華羚與合作市扶貧辦、農牧局達成了合作框架協議,與合作市佐蓋曼瑪鎮、佐蓋多瑪鄉、勒秀鎮、迭部縣達拉鄉達成了合作協議,共帶動20個行政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970戶5589人穩定增收;同時公司爲加大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力度,提高羣衆收入,對簽訂協議的牧戶進行優惠價收購,鮮奶比市場價每公斤提高0.4元、曲拉提高0.2元,通過採取多種舉措促進了羣衆增收。

甘南:把資源和人力放在產業鏈上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建檔立卡戶只要提供自己的證明材料即可享受高價收購政策

爲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貧困人口就業,華羚採用“公司+車間+貧困戶+高新技術”的扶貧模式,建立了扶貧車間。車間總投資2.87億元、建築面積約14000平方米,建成了集“自動化、數字化、現代化”爲一體的“年處理10萬噸鮮奶的精深加工生產線”和自主設計的國內第一條自動化“年產萬噸乾酪素”的生產線,爲當地貧困羣衆解決了就近就業的渠道,實現了企業加工生產技術升級換代和向全乳產業鏈轉型,加快了產品向終端、高端發展的目標,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扶貧車間現有員工16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名,吸納“三區三州”臨夏、甘南等地238名貧困大中專畢業生在車間就業。

甘南:把資源和人力放在產業鏈上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甘肅華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扶貧車間

爲解決牧民羣衆鮮奶交售難問題,保障企業奶源供給,華羚與牧戶建立鮮奶收購雙向機制,實現企業生產與牧戶增收共贏。華羚公司在甘南州農牧局、合作市農牧局的協助下,在合作市多河村、夏河阿木去乎鎮、博拉鄉等村設立了長期固定的奶源收購站點,建立犛牛乳鮮奶收購責任制,與牧民簽訂鮮奶收購協議,與當地村委會、鄉政府簽訂犛牛乳鮮奶收購合同,既有利於公司鮮奶收購的奶源保障,又方便了牧民足不出戶就可以交售鮮奶,節約了人力成本和附加的交通費用。通過華羚產業化的帶動,有效調動了廣大羣衆發展生產、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託舉起牧民羣衆實現小康的新希望。

特有珍貴資源迸發“大健康”產業的巨大潛力

甘南:把資源和人力放在產業鏈上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甘肅華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小平介紹企業榮譽

公司創建於1994年10月。公司主要利用生物技術,依託青藏高原獨有的犛牛奶特色資源爲原料,生產高附加值的犛牛乳系列產品的知名企業,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扶貧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國家AAA級工業旅遊觀光景區”、“甘肅省農產品出口創匯重點企業”、“甘南州重點骨幹企業”、“合作市扶貧車間”。

華羚產品以優良的品質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甘肅省名牌產品”、“甘肅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品牌企業”等榮譽稱號。華羚主要產品有犛牛乳酪蛋白及酪蛋白磷酸肽系列、犛牛乳奶粉系列、犛牛乳蛋白粉系列、犛牛乳酥油茶粉系列、犛牛乳黃油粉系列等五大系列30多個品種。銷售網絡覆蓋全國,產品遠銷歐盟、美國、中東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甘南:把資源和人力放在產業鏈上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甘肅華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健康”產業系列產品

馬小平說,今後,華羚將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關心支持下,按照“百企百千村”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求,通過“公司+基地+農牧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與農牧民羣衆建立產業幫扶的長效機制,依託青藏高原犛牛乳這一純天然、無污染、營養健康的特有珍貴資源,一如既往地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不斷延伸犛牛乳特色資源產業鏈,深度開發犛牛乳“大健康”功能性產品,與全社會共享犛牛乳這一民族特色資源,促進產業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爲帶動農牧民羣衆脫貧致富,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甘南:把資源和人力放在產業鏈上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甘肅華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廠區一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