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部隊由於採用廂軍制可以說是整個古代中國王朝常備軍最多的朝代,最巔峯時宋軍竟然有600多萬之巨,而這600萬宋軍裏除了一些戰鬥力不濟的地方部隊外,還有幾十萬精銳的中央禁軍!我們都知道書水滸傳裏的林沖就曾經當過八十萬禁軍的教頭,在宋朝這些禁軍平時都是拱衛京師,大戰時纔派往地方馳援的,那麼問題來了當年金軍圍攻開封時宋朝的八十萬禁軍去哪裏了?

對於這個問題,南下攻宋的金國將帥,和我們一樣不明白,還跑去像宋朝官員求證。史學名着《三朝北盟會編》記載:金國的東京留守是個渤海人,姓高,漢語流利,與遼國漢人無異,就受命詢問被劫持的宋朝官員沈琯:“聞南朝有兵八十萬,今在何處?今何不迎敵?”沈琯回答:“散在諸路,要用旋勾喚。汴京左右約有四、五十萬,黃河兩岸須有大兵守之,必不可過。”

金國軍隊南下時,總數不過6萬人,其中契丹、渤海、奚族僞軍就超過3萬,自燕山府(今北京市)南下,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到黃河北岸,才碰到傳說中的“八十萬禁軍”。

步軍指揮使何灌率禁軍2萬駐守黃河浮橋,宦官梁方平帶7000騎兵駐守浚州,截斷河橋,防備要衝,看起來戒備森嚴。不料,僅僅是投降金軍的僞軍“常勝軍”2000人殺來,梁方平就望風而逃,7000騎兵爭相渡河逃竄,常勝軍在橋頭稍稍劫殺一下,宋兵自相踐踏,擠下黃河淹死數千人,而常勝軍不過3人受傷。騎兵崩潰後,何灌的2萬禁軍立刻撤退,不想“常勝軍”一直追擊到了汜水,兩軍還沒接火,就嚇炸營了,化身2萬頭豬狼奔豕突而沈琯寄予厚望的“兩岸大兵”更是不堪。

接下來的歷史,我們都知道了,守城、求和、金軍退兵;再守城、再求和,金軍不退了!靖康二年(1127年)閏十一月二十五日,金軍破東京,十二月初二,欽宗投降,次年四月,金軍攜宋徽宗、欽宗二帝及妃嬪、宗室等3000多人北還,北宋滅亡。是爲“靖康恥”。

後蜀花蕊夫人曾有詩云:“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諷刺後蜀10萬大軍拱手向北宋投降,到了北宋軍人面對金國鐵蹄的時候,確實沒有多少人投降,但是遠遠超過八十萬的男兒們,又去哪裏了?北宋一朝一直有“冗兵”的說法,據時任三司使的蔡襄計算,英宗初,全國禁軍、廂兵共118萬餘人,需支出養兵費用4800萬貫銅錢,佔總支出的60?0?而當時國家全年收入不過6000多萬貫而已。

宋太祖開寶末年,全軍兵力378,000人,其中禁軍(中央軍)193,000人;宋仁宗慶曆五年,全軍兵力1,259,000人,其中禁軍826000人;幾年後的皇佑初年,總兵力已經達到1,410,000人,這也是史書可見的北宋兵力的峯值。到了宋哲宗朝,歷經王安石改革裁軍,宋軍總兵力仍有80萬人,其中有禁軍60萬,廂軍(地方軍)20萬。所以,《水滸傳》中說“八十萬禁軍”有點穿越,畢竟講的是徽宗朝的事情,用的卻是仁宗朝的峯值數據,反倒是南征的金國將帥搞情報搞得透徹,知道哲宗、徽宗朝的總兵額才“八十萬大兵”。

然而,就算是裁軍裁了60萬,在金軍縱橫黃河兩岸的時候,剩下那80萬軍人又去哪兒了?答案是:被蛀蟲們喫掉了。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樞密院(相當於總參謀部+國防部)報告,禁軍缺額24萬,新招兵10萬,仍缺14萬。按照北宋亡國後,李綱的反思(1127年),徽宗朝禁軍中往往只有名額,卻寧可空缺不補充兵員,軍中連一半的人都沒有。

到了政和年間,宋徽宗的寵臣童貫統兵,河北地區的軍隊只剩下20?0?留下的名額拿來喫空餉,攢出錢來送給皇帝揮霍。原本屯駐重兵的陝西地區,軍隊力量也虛耗殆盡,到東京被圍困,西軍統帥种師道帶來的援軍,不過15000人。喫空額喫到這個份上,可以說是登峯造極,80萬兵馬,喫掉70?0?所剩不過20萬左右,扣除陝西、河北邊境的守軍,人口過百萬的東京汴梁還能有幾個兵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