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时候邱清泉也从西面绕过了解放军的阻援阵地,华野部队的处境就比较危险了,如果这时候粟裕手里还有部队做预备队,还可以再上去顶一阵子,为歼灭黄百韬争取时间,但这时候粟裕手里再没有预备队可以用了,只好忍痛撤出战斗,放掉了已经被打残的黄百韬,以及区寿年兵团下属的一个整编旅。在已经包围杜聿明集团并开始围歼李弥兵团之后,黄维兵团尚未全歼之前,解放军的兵力已经到了极限,粟裕为了达成作战任务,连华野总部的警卫团都投入进去了,并电请中央调来了刚在济南战役中起义的吴化文的三十五军,甚至电请何基沣、张克侠的起义部队也调过来,准备参战。

李家坡之战,旅长为什么不让李云龙主攻,而让他充当预备队?

李家坡之战的时候,是李云龙到独立团之后,独立团打的第一张,之前一直在恢复整顿和补充的阶段,战斗力如何,旅部还没有什么把握。所以,在战前的部署中,一起参战的七七二团打主攻,而独立团被旅长留着当预备队。

留预备队在任何作战中都是必须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在战斗进入到胶着状态的时候,敌人又有援军赶来,或者在打仗打到僵持的时候,预备队可以投入进去,迅速解决战斗,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在实战中,比如三个团一起作战,那么正常情况下,会用一个团打主攻,一个团助攻,同时保障侧翼安全,另一个团则留下来当预备队,以备不时之需。如果不留预备队,万一敌情有变,有时候就不得不把快到嘴边的人放弃掉。

比如在豫东战役中,粟裕一开始的目标是打区寿年,正在围歼区寿年的时候,黄百韬突破了解放军的阻援阵地,进入了包围圈,粟裕灵机一动,就想把黄百韬也一起都歼灭掉,于是把当时仅有的预备队也使用上去了。这一来这个仗就大了,远远超过了当时粟裕能够调动的兵力的负担能力,而山东兵团许和尚当时还在和粟裕闹别扭,不服从指挥,不赶来增援。

李家坡之战,旅长为什么不让李云龙主攻,而让他充当预备队?

这时候邱清泉也从西面绕过了解放军的阻援阵地,华野部队的处境就比较危险了,如果这时候粟裕手里还有部队做预备队,还可以再上去顶一阵子,为歼灭黄百韬争取时间,但这时候粟裕手里再没有预备队可以用了,只好忍痛撤出战斗,放掉了已经被打残的黄百韬,以及区寿年兵团下属的一个整编旅。

淮海战役中,邱清泉兵团下属五个军,但是第五军他一直保存实力,舍不得投入使用,十二军是杂牌军,也不敢使用,所以能用的就剩下的七十军、七十二军和七十四军,因为七十四军是在整编七十四师被全歼之后恢复重建的部队,战斗力差一点,所以在救援黄百韬的时候,七十军和七十二军在前面打,七十四军留作预备队。

但国军在实战中还有更糟糕的做法,就是在解放战争中,国军非常常见的所谓“尖刀指向敌人的宝塔式进攻”。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军有三个师,进攻时投入一个师主攻,一个师保障侧翼,一个师留作预备队,那么实际上只有一个师用于进攻。到了师里,三个团也是一个团主攻,一个团保障侧翼,一个师留作预备队,那么投入进攻的实质上是一个团。层层留置预备队,最后真正在进攻的,往往只有几个连队。

李家坡之战,旅长为什么不让李云龙主攻,而让他充当预备队?

杜聿明集团从徐州突围之后,刚走了一天,第二天接到统帅部命令,要求救援黄维兵团,杜聿明命令以滚筒战法攻击,邱清泉兵团在前面攻击,李弥兵团和孙元良兵团留在后面保护两侧安全。邱清泉的办法就是每天投入两个军战斗,而经过层层留置预备队之后,实际上每天只有三到五个团在攻击,其他部队作壁上观。

而在解放军这边,则在不断增加部队投入攻击和作战。虽然华野和中野两大野战军只有六十万人,但是实际参战的远远不止这个人数,因为光是投入作战的地方部队就多达四十万人,这还不算保障后勤用了五百万民工。其中比较突出的比如鲁中南纵队,冀鲁豫独立第一旅、第二旅,渤海纵队,两广纵队,都是地方部队临时调来参战的。

比如鲁中南纵队,渤海纵队,两广纵队,到淮海战役中后期,都已经俨然当成主力纵队使用了。在堵截杜聿明集团南下的时候,最先接火的,就是地方部队。从蚌埠北上增援的李延年和刘如命兵团在通过固镇的时候,刘汝明兵团在固镇遇到阻击,实际上就是当地的地方部队奉命截击,实际上部队人数很少,装备也差。

李家坡之战,旅长为什么不让李云龙主攻,而让他充当预备队?

在已经包围杜聿明集团并开始围歼李弥兵团之后,黄维兵团尚未全歼之前,解放军的兵力已经到了极限,粟裕为了达成作战任务,连华野总部的警卫团都投入进去了,并电请中央调来了刚在济南战役中起义的吴化文的三十五军,甚至电请何基沣、张克侠的起义部队也调过来,准备参战。而那些伤亡比较大的部队,更是大批量的补充俘虏,一开始还要在政治教育之后再补充,后来干脆就即俘即补。

而国军这边,邱清泉兵团是杜聿明集团的核心骨干部队,但这个军除了在从徐州撤退的时候用一个师充当过后卫,被解放军追上了,遭遇过战斗之外,基本上没有经历什么大的战斗。被包围在青龙集和陈官庄之后,第五军也在整个国军阵地的中间,连解放军的炮弹都没挨上过。甚至到最后关键时刻,邱清泉宁肯向七十二军余锦源以乞求姿态要来一个团做预备队,也不肯用第五军。

也就是说,预备队肯定是要留的,但是也要分什么情况,解放军留预备队是为了更多的消灭敌人,而国军这边实际上是以保留预备队的名义保存实力,避免战斗减员,这个仗就等于还没打,一方实际上就已经输了。

李家坡之战,旅长为什么不让李云龙主攻,而让他充当预备队?

所以,李云龙从赵刚嘴里听到独立团被留下来当作预备队的消息后,非常愤怒,和赵刚大吵一架,并质问赵刚:你咋就不敢跟旅长干一架呢?说到底还是不信任咱们。这也是实情,当时旅长对独立团的战斗力还没把握,确实是不够信任,所以要留作预备队,而不能用来打主攻。

当战斗进入到僵持阶段,多次攻击仍然拿不下敌人阵地的时候,七七二团多次冲锋,冲上去又被敌人赶下来,旅长才决心启用李云龙的独立团,直接解决战斗。因为当时的局面是一小股日军已经被包围了,但是日军凭借工事正在坚守待援,如果再不解决战斗,敌人的增援部队可能就快要赶来了。

而李云龙也没有让旅长失望,得到旅长让他们上去的命令之后,马上表态,保证完成任务!这时候的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但要让一个刚恢复起来的部队上去直接和敌人拼刺刀,显然容易出现较大伤亡。所以李云龙让战士先用3600颗手榴弹炸日军,等日军被炸得七零八落,部队才一拥而上,解决了残余日军,结束了战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