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国一年才录取。总之,在古代参加科考,不但要寒窗苦读,而且还要挑好机遇,练好身体,取好名字,甚至于生辰八字算好了,这才能打马出发、过关斩将,。

刚刚过去的几天,上千万中国学子历经高考的洗礼,终于“解脱”了出来。但其实,相比古代的科考,我们今天的高考,还真不算不上什么。


漫漫科考路

首先要吐槽的就是无比遥远的科考路,在古代,进京赴考通常都是一场终极研学旅行,因为路途遥远,考生往往要提前两三个月,甚至半年、一年出发,于是大多数人出发前都得先祈祷一下:路上不要生大病、不要遇到强盗、不要遇到狐妖鬼怪什么的……以此来确保准时到达考场。

科考高中,那自然是衣锦还乡,可是如果不中,家又很远,那就只能住在考场附近,等待下一次科考的来临。比如杜诗圣的“十年长安”,一方面是杜甫没考上嫌丢人,另一方面从老家到国都长安的折返跑实在不方便。从这个角度说,杜甫要是有一套学区房那该多好?

此外,参加科考还必须准备好大把的银子,长时间的吃喝拉撒睡,经济实力不够的,可能得要饭才能达到考场;甚至于死在科考路上,也没啥稀奇的。

赴考如此凶险而且费钱,要么你是富一代或者富二代,要么有个有钱的老丈人,再不济你也得找个风投,谈好回报,获得资助。

我们经常在戏文中看到这样的故事:落拓书生才华横溢,而伯乐小姐则以身相许、赠送盘缠,最后书生登科及第,小姐则带着娃嫁入官门。额,看见没——这就是最早的风投

艰难的科考

想要在万千同侪中脱颖而出,大概需要经过: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这么几个阶段。而且阶阶有磕绊、段段埋深坑,一不留神就得栽。

科考如此严苛,即便饱读诗书,也难免屡屡饮恨:蒲松龄71岁才中贡生;祝枝山19岁就中秀才,连考7次不中进士;大明三大才子中的徐渭终生未中举。

是他们笨吗?绝对不是,而是科考的水太深:考中秀才大概要考到全省前50名,考中举人要考到全国前500名,而考中进士则是全国前100名

例如整个明朝276年,录取的举人一共11万左右,11万÷276年=398.5人。全国一年才录取398个举人,当然最可怜的是那半个人。

这个录取比例——跟买彩票中头奖的几率也差不太多。这个大奖,无论砸谁脑袋上,都绝对会晕。“范进中举”就是完成了从秀才到举人的飞跃式人生逆袭,不癫狂才怪。

当然,变态的科考,催生变态的考生。柳宗元21岁中进士,苏轼20岁中进士;大明三大才子中的另外两位:解缙和杨慎,都是19岁中进士……

这是什么概念?就问你20岁能刷到博士后吗?考进士比可比今天考博士后难多了:因为天资聪颖、饱读诗书,只是赢在了起跑线,想到达终点,还有几个关键的坑要填,比如名字、颜值……

清光绪二十九年,正逢慈禧太后七十大寿。考官们发现,考生中有个叫王寿彭的,于是跟捡到宝似的拟定他为状元。

他们在慈禧面前说出了理由:王考生好啊,文比薛之谦,武比李连杰。最了不得的,他名叫王寿彭,寿比彭祖,也祝着佛爷您:福如王母三千岁,寿比彭祖八百寿。超长待机的慈禧一开心,就钦点王寿彭为状元,连着考官们一起大赏。

而关于“颜值”的重要性,最著名的倒霉蛋要数黄巢了,这个来自山东的苦逼娃,在科举考试中一路过关斩将,本想来个“翻身农奴把歌唱”,完成人生大逆袭,可却因为长得丑——殿试中被皇帝当场撸了。气不过的黄老邪回家就造了反,“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一场大起义,间接要了大唐的命,就问皇帝还嫌黄老邪丑不?

总之,在古代参加科考,不但要寒窗苦读,而且还要挑好机遇,练好身体,取好名字,甚至于生辰八字算好了,这才能打马出发、过关斩将,始于才华、终于颜值。这样疯狂的科考,放现在可能也没几个人能全部通关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