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6月的一天,一股侵華日軍從安徽亳州向西進軍,行至河南鹿邑縣城東邊的營子寨村時停下了腳步,朝四周觀察了一番,中國軍隊的影子是沒看到。但是看到了高高聳起的老君臺,日軍誤以爲老君臺是一處軍事據點。

爲了安全起見,日軍指揮官讓炮手梅川太郎把老君臺炸掉,拔掉這個“據點”。然而梅川太郎用迫擊炮連續打了12炮都只聽見炮彈的出膛聲,卻沒聽到炮彈的爆炸聲,這就說明打出去的炮彈都啞火了。後來,梅川太郎的指揮官又打了一炮,毫無例外,全部啞火。

連打13炮全部啞火,日軍趕緊磕頭求饒,事後炮手還來此地懺悔請罪

可當梅川太郎改變射擊方向,向縣城別處連發數十炮時,卻炮炮皆響,這就說明炮彈是沒問題的。這情況讓日軍目瞪口呆,於是便想進城看個究竟。當他們爬上了老君臺,看到臺上大殿裏供奉着“太上老君”時,全體跪地磕頭求饒,嘴裏紛紛說:“老子顯靈了。”梅川太郎還祈求老子能原諒自己“向老君臺開炮”的罪行。

那這老君臺是何物呢?老君臺相傳老子修道成仙於此處飛昇,始建於漢代,期間歷經多次修整,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公元1014年,宋真宗追封老子爲“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故又名老君臺。而當地民衆對老君臺充滿了敬畏之情。

1940年,逃難的百姓陸續回到縣城,看到日軍把沒爆炸的炮彈還留在老君臺上,便把情況反映給慈善會會長趙萬成。趙萬成讓他弟弟帶着學生來老君臺查看。他們發現,老君臺大殿東牆、東偏殿後牆和柏樹上共中炮彈12發,其中兩發穿過大殿山牆,一發卡在樑上,一發落在老君像前神龕上,還有一發卡在了殿東柏樹的樹杈上。

連打13炮全部啞火,日軍趕緊磕頭求饒,事後炮手還來此地懺悔請罪

1983年,當年炮轟老君臺的炮手梅川太郎懷着一顆懺悔的心再次來到老君臺,他說:“我們當年向老君臺連打13炮全部啞火,這不管是偶然因素還是老子顯靈護佑,都說明我們發動的那場戰爭是非正義的,是赤裸裸的侵略!”他還說:“我這次來是請求能得到中國老祖先的原諒,中國人民的原諒,我在此向中國懺悔請罪!”

此後的幾年時間,梅川太郎成爲了鹿邑縣老君臺的常客,時不時來爲老子上幾柱香,叩幾個頭。1997年9月,梅川太郎最後一次來到鹿邑,和他的戰友把從日本空運來的白色方柱日式和平碑恭恭敬敬的立在老君臺前。並在老君像前長跪不起,虔誠謝罪,祈禱中日永無戰爭,全世界人民永久和平。據說立碑謝罪回國後不久,梅川太郎就死了。後來,鹿邑縣政府還把梅川太郎所立的“謝罪碑”改爲了“和平碑”。

連打13炮全部啞火,日軍趕緊磕頭求饒,事後炮手還來此地懺悔請罪

可當梅川太郎說出連打了13炮時,大家都以爲他是因爲時間太久遠了而導致記錯了,因爲我們只發現了12發炮。後來,老君臺的工作人員意外發現了一枚日軍轟炸老君臺時所使用的炮彈。這才確定梅川太郎說的連打13炮是真實的。

據《鹿邑縣誌》記載,當年守城官兵的彈藥庫就設在老君臺上,如果十三發炮彈有一發爆炸,觸發了彈藥庫,整個鹿邑東城就會被夷爲平地、變成焦土,那些未來得及逃難的老百姓死傷會十分慘重。(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