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侵華期間,日本政壇的局勢瞬息萬變,陸軍與海軍相互看不順眼,皇道派與統制派又斗的你死我活,不過即使他們再怎麼看不順眼,再怎麼鬥,都得乖乖聽天皇的話,要不然天皇順便一句話就能取了他們的性命。因爲這時期的天皇擁有絕對的君主權力。而這位天皇就是昭和天皇。

昭和天皇,出生於1901年,1926年登基繼位,是日本第124代天皇。本名裕仁,因此又稱裕仁天皇,稱號迪宮,對中國的歷史非常瞭解。其實裕仁剛繼位的時候是沒什麼權力,那時日本的主要權力都集中在皇道派手中。

他是日本最長壽,在位時期最長的天皇,曾說:朕爲漢武,君爲衛青

皇道派表面是擁護天皇,但實際上卻是藉着裕仁的名義大肆打壓異己,以增強自己的勢力,孤立裕仁,因此皇道派並不保皇。那裕仁到後面爲什麼能掌握日本的絕對權力呢?這就要牽扯出另一派系——統制派。

統制派雖說主張軍部的權力高於一切,但它卻是保皇派,或者說是“帝黨”,因爲統制派的高級領導都是裕仁爲了抵制皇道派而提拔上去的。其中幾個人的名字大家都非常熟悉,像永田鐵山、石原莞爾、岡村寧次、杉山元、東條英機等。

在統治派中,裕仁最青睞永田鐵山。裕仁當年以太子身份訪問歐洲時,曾會見“青年將校”,在這些“青年將校”中就有永田鐵山、東條英機、岡村寧次等。後來在裕仁說出要加強自己權力,壓制皇道派時,永田鐵山第一個表示站出來表示自己全力支持裕仁,這讓裕仁非常感動。

他是日本最長壽,在位時期最長的天皇,曾說:朕爲漢武,君爲衛青

1931年,在永田鐵山幕後指使和支持下,石原莞爾策劃918事變,毫不費勁的把中國的東三省給佔了去。當裕仁聽到日軍成功佔領中國東三省後,異常的興奮,親自爲攻佔東三省的將領授勳。因爲這件事情讓裕仁的權力得到了極大的擴充,所以裕仁對永田鐵山越發的青睞。永田鐵山也成了統制派的首腦,成了裕仁的得力幫手。

裕仁隨後提拔永田鐵山爲陸軍省軍務局長,這也意味着過不了多久,陸軍大臣這職位非永田鐵山所有。那陸軍大臣是什麼官職?它是1945年之前日本帝國內閣政府中陸軍最高領導機關陸軍省的長官,簡稱“陸相”,換句話說就是陸軍全部歸永田鐵山掌握。裕仁還對永田鐵山說:“朕爲漢武,君爲衛青;君助朕開疆擴土,朕予君高官厚祿。”永田鐵山聽後大爲感動。

1933年1-5月,日軍在永田鐵山授意下先後佔領了熱河、察哈爾兩省及河北省北部大部分土地,進逼北平、天津,並於5月31日,迫使國民黨政府簽署了限令中國軍隊撤退的《塘沽協定》。自此,北方大部分都被日軍佔領。這也極大的刺激了裕仁想做“東瀛漢武”的理想。

他是日本最長壽,在位時期最長的天皇,曾說:朕爲漢武,君爲衛青

然而上天並沒有給永田鐵山太多爲裕仁開疆擴土,侵略中國的機會。1935年8月,永田鐵山被皇道派的陸軍中佐相澤三郎斬殺。當侍從長本莊繁向裕仁稟報這一事件時,裕仁極度震驚,神情異常痛苦。但那時皇道派力量還很強大,所以裕仁並沒有大規模清剿皇道派,只是將兇手相澤三郎判處了死刑。

在永田鐵山的葬禮上,裕仁破例派遣宮內省的“中官”(宮內官)進獻署名花圈;1936年226事變爆發,在東京特別軍事法庭審判皇道派發動政變的軍官時,裕仁咬牙切齒地提及“永田被刺案”,並警告軍事法庭成員“不得像該案那樣輕縱”,226事變後,皇道派被一網打盡。裕仁終於掌握日本的絕對權力。在多年後寫回憶錄時,裕仁提及永田還不乏痛惜之心。

他是日本最長壽,在位時期最長的天皇,曾說:朕爲漢武,君爲衛青

1941年2月,面對德國在歐洲大陸的勝利,日本政府提出了《帝國對印度支那、泰國實施綱要》,裕仁說:“我自己的原則是不喜歡乘人之危提出要求,幹所謂趁火打劫的事,但面對今日世界的大變動,如果造成宋襄公之仁的後果也不好。”隨後在裕仁的支持下,日軍海軍發動了太平洋戰爭,這直接將日本送上了不歸之路。

1945年,裕仁宣佈日本投降,二戰結束。戰後裕仁作爲日本侵華戰爭的罪魁禍首,並沒有受受到任何懲罰,一直活到了1989年。他也成了日本最長壽以及在位時期最長的天皇,執政長達63年。(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