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映畫丨豆瓣9.0, 歷經八年,一場世界最冒險的壯舉。

盼望着,盼望着,終於立秋了。

感謝太陽的不殺之恩,感謝空調的救命之恩。

小時候,奶奶的一把蒲扇,一片星空樹蔭,就能安然度夏。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夏天一年比一年難過了。

如今全球變暖已成不爭事實,前兩天爆出的消息:西伯利亞北部地區溫度達到32度,而往年同期這一地區的溫度只有10度。

北極冰川加速消失,聖潔的珠峯冰雪也在加速消融。

兩片本該晶瑩聖潔的區域,一個加速融化,一個垃圾滿山。

《珠峯清道夫》

豆瓣9.1

你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說:有人的地方就有垃圾。

自1953年艾德蒙·希拉里和丹增·諾蓋歷史性登頂開始,先後有約四千位登山者到達地球之巔。

日積月累,他們給這片土地留下了超過一百五十具遺體,和約十萬磅垃圾。

截止到2009年末,共有二百一十六人在這裏失去生命,垃圾也遠多於十萬磅。

納姆加爾曾六次成功登頂,這次他和好友查克拉發起了「清理珠峯」活動。

影片“珠峯清道夫”也就此誕生。

他們共召集了二十名夏爾巴人登上珠峯,同時還組建了一隻由十二位夏爾巴人組成的後援隊伍。

除了收集垃圾,這隻隊伍也將嘗試找到至少一具遺體。

夏爾巴人是登珠峯必不可少的嚮導,主要居住在尼泊爾,他們以“喜馬拉雅山的挑夫”著稱。

他們這次“清理珠峯”行動,更重要的是爲了國家,甚至世界。

他們此次要出發前往聖母峯的“死亡地帶”,清除海拔超過8000公尺的世界最高垃圾堆。

恢復這座神聖山峯的風采,消除1.3億人賴以生存的水源污染。

我們說着很簡單,但是實際情況卻十分危險。

那裏氧氣稀薄,氣溫極低而且地形險惡。

納姆加爾說現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很多人不願意資助這種活動,但是他們必須這麼做。

因爲每一個夏爾巴人都對珠峯心存敬仰,那是他們的女神,是大地的母親。

讓她恢復聖潔健康的原貌,是他們義不容辭的事。

從盧克拉出發到達那木齊巴扎村,採買各種登峯物資,再到達寺廟接受喇嘛的祝福,最後到達珠峯大本營。

此時海拔已達五千多米,但登峯纔剛剛開始。

現在是登山旺季,超過一千人駐紮在這裏,也有人在研究環境,或負責聯絡政府。

光大本營附近就有堆積了數十年的垃圾,這些垃圾由非盈利組織清理。

垃圾污染着冰川水源,也加速着它們的融化。

一個夏爾巴人說大本營的冰峯面積也一年不如一年。

以前望去盡是冰雪,現在都只剩下了石頭。

氣候變暖背後的人爲因素和自然週期變化各佔多大比重,人類尚不知曉。

但二氧化碳和黑碳毫無疑問是兩大禍首。

從大本營到達二號營地,中間要穿越第一個危險地帶“昆布冰瀑”。

它是一片會移動的冰川,很多登山者都在此送命。

攝影師不能跟他們上去,他把攝影機交給一個隊員,隊員也是學習了好幾天才知道如何拍攝。

小隊凌晨兩點出發,他們要趕在太陽出來之前多前進一點。

那時還沒有升溫,危險突發情況也較少。

登峯路遠比我想象的要困難的多,走到六點,他們仍能看見身後不遠處的大本營。

垃圾一路撿,什麼都有,而且多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垃圾多爲食品包裝,也有破損帳篷,空氧氣瓶,它們被冰雪掩蓋,需要鑿出來帶走。

垃圾堆積滿地,這不是哪個垃圾場,而是珠峯雪山,人類少有染指的地方。

可就是這片地球淨土,已經被污染成這個樣子了。

一位夏爾巴人因爲生病從二號營地退回大本營,生病原因就是喝了被污染的冰水。

他說回收垃圾的時候,排泄物隨處可見。

喝了被污染的水,人就會生病,他們的工作意義可想而知。

納姆加爾鼓勵隊友,爲了那份名譽,你們需要回收兩千公斤的垃圾。

他們一直認爲珠峯女神是有生命的,他們在登峯前都會做普迦儀式,尋求女神的庇佑,淨化自己所有的登峯裝備,以求沒有邪靈,沒有意外。

他們一截一截的向下運送垃圾,途中意外頻發,雖然經驗豐富,但還是心有餘悸。

收集垃圾的小隊從昆布冰瀑向大本營運垃圾,每人每天要往返八趟,搜尋遇難者遺體的小隊更是危險叢生。

由於隊友的生病,納姆加爾獨自搜尋一名遇難者,在拖着他回程時又遇見了暴風雪。

等到其他隊友找到他時,他已經凍得說不出話。

這樣的狀況不知在他身上還發生過多少次,或者發生在其他的隊友身上。

他們一次次與死神擦肩,一次次把遇難者遺體,成包的垃圾背下珠峯。

他們像是珠峯女神的僕從,服務着她,才一次次得到她的庇護。

2010年登峯旺季,已經有三十多支隊伍到達,不知他們又會留下多少垃圾。

納姆加爾和查克拉將會用自己的餘生清理珠峯。

他們不去想是誰丟下的這些不該存在的東西,爲了活命,減輕負重,他們理解登山者的難處。

既然有垃圾,我們就有義務清理它,雖然清理的可能僅是南部山峯。

真是一羣平凡而偉大的人啊。

對於全球變暖,屏幕前的我們能做的並不多,但不亂丟垃圾中不難吧?

暑期八月,各個景區爆滿。

“天空之境”茶卡鹽湖變成垃圾場,景區工人每天需要工作13個小時來收撿垃圾,高峯期一天能清出12噸!

對於“景區變成垃圾堆”這種事,真的既心煩又心寒。

就像影片那句諺語:除了照片什麼都不要拿,除了時間什麼都不要偷,除了腳印什麼都不要留下。

廠長在此也奉勸愛留記號的一句:要麼只留下腳印,要麼就在家躺着。

少出去禍害別人。

來源:電影工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