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西服款式,你知道多少?買紳裝要是不懂點專業知識,那就是扔錢。去參加甩了你的前女友婚禮,花不少錢弄套紳裝想掙回面子,結果被別人當成端菜的服務員。半個月之後跟客戶簽約,眼看高價買來撐氣場的紳裝被內行朋友說只值800塊。會造成這種「虧成狗」的尷尬,原因只有一個,你不懂紳裝。想要一篇文章弄懂紳裝,那不現實。但瞭解廉價西裝長啥樣不難,大家同樣可以依此來降低花高價還「踩坑」的幾率。畢竟少買1套穿不出去的紳裝,可能就省下20000塊錢。關於西服款式的迷思, 下面先爲您們大家介紹款式細節。

款式細節背後開衩:西服背後到底需要幾個衩?

西服背後一般有三種開衩:無開衩、單開衩和雙開衩。關於不同的開衩,你需要知道以下這些:

1.無開衩:臃腫、老氣、游泳圈

無開衩西服能塑造極其乾淨、簡潔的背影,代價是,沒有腰和屁股;當你坐下,無開衩西服的腰間和胸部會隆起很多面料,形成「游泳圈」;款式整體偏「老氣」。

2.單開衩:一個並沒有什麼用的衩

單開衩西服曾在日本流行過很長時間,並影響到中國。但其實,和無開衩西服相比,那個可憐的單衩並沒有解決什麼實質性問題。

當你雙手插袋,單開衩西服背後會產生明顯的褶皺,當你坐下,腰間胸部的面料也同樣會隆起;很多成衣西服爲了節省成本,多選用這種款式;而不合身的成衣西服,背後的單衩很容易翹起,不夠美觀。

3.雙開衩:目前最好的選擇

雙開衩西服源於騎馬的貴族。騎馬姿勢介於站和坐之間,這對衣服下襬提出了新的要求。兩側開衩的對稱結構使得西服能更好地包裹背部,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壓痕。

關於雙開衩西服,你需要知道:

相比無開衩、單開衩西服,雙開衩西服對雙臂活動的限制更少,無論是手插口袋,還是自然懸垂,背部產生的褶皺都最少;如果你需要時站時坐,雙開衩西服是最好的選擇;普通成衣西服一般沒有雙開衩的選擇,找一家不錯的定製店,是Get一件雙開衩西服的良好開始。比如,華名人定製西裝:)

來一張大合照:從左到右依次是:無開衩、單開衩、雙開衩↓↓↓

西服口袋的細節:都有什麼用?

今天,西服的前胸口袋和口袋巾是完美搭檔。但你知道嗎?追溯到最早的時候,衣服的前胸口袋竟然是士兵的子彈存放袋。

因爲大多數士兵是右撇子,前胸袋也順理放在了左邊。這使得子彈的放入和取出都異常方便、順手。

大約在一個世紀前,西服票袋就已經存在。那時的男人出門旅行需乘坐火車——票袋也由此誕生。後來,出入歌劇院的紳士們也用這個口袋放歌劇票。↓下面這個西服右側口袋上方的小袋子,就是票袋。

關於西服前胸帶和票袋,你需要知道的是:

前胸口袋別放鋼筆、手機等物件,那裏是口袋巾的家;

有票袋的西服顯得更有腔調,如果你喜歡,不妨嘗試定製。

袖釦的細節:怎麼鑑別好的西服袖釦?

西服袖釦最初由拿破崙發明。那時的材質是黃銅,拿破崙之所以發明它們,原是爲了教訓手下那羣愛用袖口擦鼻涕的糙漢子士兵。

看釦眼

有一句話叫「細節是魔鬼」,內行從釦眼細節也看得出是手工定製還是流水線產品。翻開釦眼裏側看走線,道理與領子一樣,走線規則往往是機器縫製,不規則的就是手工縫製。釦眼不能只看是手工還是定製,還得看做工水準。不注意釦眼細節,即便是手工的也算不上好紳裝。比如封死的假釦眼、露線頭,甚至走線稀疏露出面料,都是廉價紳裝的標誌。因此,那時袖釦都是假的,縫在袖口上方。除了硌鼻子,並沒什麼實際的鳥用。

然而,到了英法戰爭時期,部隊軍醫的靈光乍現,讓袖釦變成了下面這樣↓

由一排真釦子組成的外科醫生袖口(Surgeon’s Cuffs),可開可合,方便袖管捲起和放下。

對於外科醫生來說,有了這樣的袖口,他們隨時可以擼起袖子大幹一場。到了今天,假袖釦捲土重來。爲了節省成本,幾乎所有的成衣西服都選用假袖釦。

原本從實用角度出發而設計的外科醫生袖口(Surgeon’s Cuffs),成爲了高端定製西服的標配↓

最上面是假袖釦,不能打開,常見於成衣西服;第二張是真釦眼,平扣;第三張是真釦眼,疊扣,更爲優雅。如果你的西服有着Surgeon’s Cuffs,不妨解開靠近手腕的那顆釦子,假裝不經意地告訴別人:

「嘿,你看,我的西服是定製的。」

當然,你還可以設計出各種暗號。-會議暗號:

解開一顆袖釦——這個提議我看行;解開兩顆袖釦:我覺得這個不靠譜;解開三顆袖釦——要不我們出去透透氣吧。

看衣領

對新手來說,看衣領最簡單有效。翻開西裝衣領看看後頸處的領下縫線,如果針腳排列不規則但整齊,那一定是手工縫製,往往價值不菲。反之,若是針腳十分規則,就是機器縫製。這招也同樣適用於袖口與里布的縫線。

單論技術水準,手工縫製不一定比機器好。但手工縫製人力成本高,廉價的衣服沒有必要用手工。所以,衣服上的手工縫製痕跡算是價位的側面反映。

多餘的面料

廉價紳裝會竭盡全力節省成本,一些邊角料能省則省。如果你想找裁縫調整衣服大小,很可能因爲沒有足夠面料而告吹。

如何看衣服有沒有額外面料呢?將褲子翻面,如果褲腳餘量只夠鎖邊,那你這套西裝有可能很便宜。如果能留出4cm、5cm餘量,你就能放出來加長褲邊,這樣照顧到用戶改衣需求的衣服一般都不會太便宜。

紐扣

縫製方面體現工藝成本,輔料則體現輔料成本。釦子就是其中重要輔料之一。

大多數廉價西裝都用塑料扣,成本低,自然光澤度、硬度都差得多。好西裝用的都是天然材質,比如牛角扣、貝母扣。

有些商家會把塑料染色,做成天然材質的樣子,這無疑增加了我們的鑑別難度。不過不用擔心,拿在手裏仔細看看也看得出來。天然材質一般更重、手感細膩、光澤柔和自然。

里布

用滌綸里布的紳裝,都不是好紳裝。它又熱,又不透氣,穿着體驗極差,唯一的好處就是能幫我們鑑別出一套廉價紳裝。

里布材質可以從衣服標籤中找到。一般來說高級西裝里布會用人造絲,更高端的可能會用到絲綢,有時也會看到棉里布,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

面料

「格調」一書中提到,對中上層階層而言,應完全摒棄人造纖維。如果你的紳裝不是100%純天然面料,那它很大幾率不夠高檔。

一般面料冊上貼的標籤都會註明面料成分,可能會涉及羊毛、亞麻、真絲、棉、馬海毛、羊絨等天然材質。但還是有些商家會在標籤上弄虛作假,所以最好認準一些進口面料品牌購買。

第七招:內襯

所謂「襯」,即西裝面料、里布中間的夾層。它相當於一件衣服的「骨架」,是上衣保持挺括的關鍵,因此至關重要。

一般來講,內襯工藝無非三種:粘合襯、半麻襯、全麻襯。三種工藝中,麻襯是我們對一件好紳裝的基本尊重。

粘合襯死板笨重,穿久了紳裝表面還會起泡。低端的粘合襯並不在提供的選項中,這裏僅作鑑別介紹:翻起布料的上層,用你的手指捏捏它,粘合襯會很硬。

用好以上幾招,希望大家可以不再爲廉價紳裝花冤枉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