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亚琛大教堂,可以写的非常多,想想还是简单点吧,写的看的都别太累。

这是亚琛大教堂的西门,也就是正门的方向。左边是教堂珍宝博物馆,右边是纪念品商店。

先看一下教堂的平面图,只有中间1、2、3号位置是加洛林时期的,其他部分都是后世陆续增建的。4-8是哥特式建筑(13-16世纪),9号是17-18世纪的巴洛克式。

先看一下教堂外面的这个模型,可以大致看出教堂的结构。下方有世遗的标志,亚琛大教堂是德国的第一个世遗。

从这个角度看,只有中间八角圆顶的部分为查理曼开始修建的,8世纪末直到10世纪,大致称作加洛林时代。据说是查理曼仿照拉文纳的圣维塔教堂的样式而建,许多建筑材料也是从拉文纳拆除的建筑上运来的,这一点从教堂里面看会更明显。至于查理曼和拉文纳什么关系,后面再说。

教堂建造的位置,罗马时代曾是个大浴场。

西侧正面的巴洛克外立面也是18世纪的了,也即是说你从外面几乎看不到查理曼时代留下的东西了。

教堂的正门,平时不开。

这个看着比较新的,叫匈牙利小堂(Ungarnkapelle,Hungarian Chapel),是1357年由匈牙利国王路德维希一世捐建的,现在看到的则是18世纪重新翻建的。

教堂的钟楼是19世纪新哥特式。

这部分叫安娜小堂,当初的哥特式外貌保存的比较完好。

教堂的后殿,哥特风格明显。

后殿的正面,东面。

这是从教堂的北面看教堂,以中间的圆顶为中心,经过近千年的不断增建,形成了这么一座说不出什么风格的历代堆砌的产物,不过总体来说,哥特风格略微明显些。

八角圆顶下方就是查理曼时期的小堂,也就是教堂的核心。不过外面也都是后修过了。

两座塔楼之间有个小天桥连接。

穹顶的“灯笼”,我想应该是文艺复兴风格。

教堂北面正对的是亚琛的市政厅(Rathaus)。建于1330-1349年,是在原查理曼宫殿的废墟上建造的,正面的一些墙砖也是取自几百年前的旧建筑。当时查理曼行宫的大致位置就是从现在的大教堂到市政厅,大教堂位置是查理曼的私人小堂,市政厅位置就是查理曼的行政大厅,也许还有他居住的房间。

这座市政厅也是亚琛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当时建造的目的是彰显亚琛做为自由城市(1250年)的气势。所谓自由城市是由城市居民自治,而不受任何封建领主的管辖,直接服从于德意志国王(或神罗皇帝),前面去过的科隆也是在1288年获得自由城市的地位。市政厅内建有加冕宴会大厅,为来大教堂加冕的德意志国王举行欢迎宴会。据说亚琛市政厅的样式后来成为了弗莱芒地区一些城市市政厅的样板。

市政厅的右侧,有个接出来的现代建筑,也是市政厅的附属建筑。

应该是行政办公的地方。

一些建筑细节

市政厅前的台阶。

市政厅西侧的查理曼中心(Centre Charlemagne),一家与查理曼(亚琛历史)有关的博物馆,其实市政厅内也有一部分是博物馆。

教堂西北侧的宝物博物馆。历史上由于亚琛的神圣地位,许多欧洲君主和各界人士都要来此朝圣,并带来各种各样的礼物,所以里面据说有很多珍贵的收藏品。据说1804年,拿破仑的首任皇后约瑟芬曾来亚琛(主要是泡温泉疗养),大主教赠送给她几件非常珍贵的宝物,后来约瑟芬又送给了她自己的女儿奥坦丝和儿子欧仁。

教堂西边大门外,这个丘比特喷泉的位置,是个中世纪的鱼市场。现在这个广场还叫鱼市场,只是没有了卖鱼的。

大教堂的西南的这座建筑叫格拉斯豪斯(Grashaus),是新市政厅建成前的老市政厅。

老市政厅建成于1267年(1250年亚琛成为帝国自由城市),亚琛的第一个市政厅(左侧比较旧的建筑),后来做过法院和监狱,前面也是执行死刑的地方。19世纪后做过城市的档案馆,现在也是个博物馆。

老市政厅南面,有座风格有点怪异的教堂,圣米厄尔教堂。建于1618-1628年,是由耶稣会所建。圣米厄尔(圣米歇尔、圣米迦勒、圣弥厄尔)是天主教传说中的大天使长。耶稣会教堂的建筑风格通常都以罗马耶稣教堂为原型,但这座又像又不像。18世纪后期耶稣会解散后,再加上法国军队的到来,教堂一度被改为粮库。

1963年,教堂被当地的东正教教区购买,改做希腊东正教教堂,全称圣米厄尔-圣德米特里教堂,圣德米特里是希腊塞萨洛尼基的一位圣人,也是四世纪殉道于戴克里先,不过主要受崇拜于东方教会。

上方有耶稣会的标志。

教堂正对面建筑玻璃上反射的教堂。

大教堂对面的一所教会办的私立小学,以宗教音乐艺术教育为主。据说历史可追溯到查理曼时代,查理大帝虽然是个文盲,但他却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和艺术,还弄出个所谓“加洛林文艺复兴”。

大教堂背面(东面)的一座教堂,圣弗里安教堂,建于15世纪初,之前这里曾有一座1180年的教堂。

圣弗里安(St. Foillan),一位7世纪的爱尔兰传教士,在英伦传教建修道院,被强盗杀害。当皈依天主教的法兰克部落建立墨洛温王朝后,欧洲很多地区和部族并没有皈依天主教,所以有大批传教士去异教(或异端)地区传教,这其中也有很多来自英格兰的传教士回到英格兰去传教。

教堂内部简单看看。

屋顶

这样的苦路十四站,好像不多见。

位于教堂南部大教堂广场上的一座哥特式喷泉,文森特喷泉(Vinzenzbrunnen),建于1847年,紧邻教堂唱诗班的位置。

老市政厅(格拉斯豪斯)附近,我们在这家餐厅吃的晚饭。

下篇将进入教堂内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