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元年(1195),宰相韩侂胄专权,朝中正直官员多自引退或被斥逐。四月,太府寺丞吕祖俭上疏力争,被贬韶州安置。林湜往谒新任右相余端礼说:“吕子约匆匆南行,奈何?叔世(吕祖俭字“叔世”)事不宜有,执奏收回,大臣责也。

  丞相可不勉乎?”话一传开,一时“权近侧睨”。林湜遂力请外调,任湖北转运副使。不久,又被免职奉祠武夷山冲佑观,旋复起用知泉州。仕途坎坷,几起几落,于是,他请求告老。最后,在直龙图阁学士的职位上被批准告老归闲,并移居平阳松山(今浙江苍南桥墩镇)授徒讲学。

  林湜与朱熹是在仕途中相识的,林湜敬佩朱熹的为人与学识,他虽只比朱熹小两岁,所任官职也不相上下,却常以学生自居。朱熹对他“执礼过恭”,每有“恐惧踧躇而无所避”之感,称赞他“所学之深,所守之正,其所蕴蓄盖已施之朝廷而见之于议论之实。”故朱熹在庆元五年(1199)因“伪学”案而避难闽东时,到长溪寻访的第一个主要对象便是林湜。对于落魄的朱熹,“士皆远嫌之”,而林湜“独执弟子礼不变”。朱熹在长溪讲学,与林湜互相切磋,成为患难之交。他陪同朱熹讲学访友于赤岸、巽城、桐山及浙东永嘉、雁荡、天台等地,为传播理学而奔波效力。

  庆元六年(1200)正月,林湜写信托杨楫带给建阳的朱熹,极其恭敬地向他请安求教。朱熹在“气痞”,不能“久伏案几”的情况下,对林湜所请教的哲学问题和所查询的朋友近况,均作了诚恳的答复。

  林湜性格爽朗,善恶分明,与朱熹和永嘉学派陈傅良、叶适等均有较深交往。陈傅良称他“薄海令名,当今大雅”。晚年的林湜专心致志研学传道,为理学文化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嘉泰二年(1202)七月林湜病故,享年71岁,永嘉学派首领叶适为他作《墓志铭》。其子林介编辑其著述《槃隐集》十卷行世。当地祀其于乡贤祠。

  ▍内容来源:霞浦县志宁德城市资讯编辑完成

  ▍平台倾向:文化。资讯。收费推广

  ▍法律顾问: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