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燾(1897年11月26日-1979年12月3日),字愷蔭,又名特立,江西萍鄉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中共早期領導人之一。

1916年入北京大學讀書,五四運動中表現積極。1920年10月,參加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1932年前在中央機關工作。1932年進入鄂豫皖蘇區,成爲根據地事實上的領導者,曾大搞肅反運動殺害了曾中生、許繼慎等一批紅軍根據地早期高級將領。

1932年10月帶領紅四方面軍進入川北,創建川陝根據地。1935年4月放棄川陝根據地開始長征。6月懋功會師後,反對中央北上的決定,10月率部南下川康,在卓木碉宣佈另立“中央”,1936年6月被迫取消。同年7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隨後與紅二、紅四方面軍一起北上,10月到達陝北。1937年3月在政治局擴大會議受到批判,同年9月任陝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代主席。

1938年4月初,他乘祭黃帝陵之機逃出陝甘寧邊區,投靠國民黨。4月18日被開除黨籍。不久加入軍統從事反共特務活動。1941年起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抗日戰爭勝利後,一度出任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江西分署署長。1948年6月在上海創辦《創進》週刊,繼續進行反共宣傳。同年11月去臺灣,之後移居香港、多倫多等地。曾經寫作《我的回憶》。1979年死於多倫多。

張國燾妻子楊子烈(1902年12月9日-1994年3月27日),出生在湖北棗陽縣一個書香世家。 1918年夏,楊子烈進入位於武昌黃土坡(即現在的首義路)的湖北省立女子師範學校讀書,受到陳潭秋等的教育,祕密閱讀了大量革命書刊,逐步成長爲自覺革命者。來自黃陂的陳碧蘭(彭述之夫人)、來自應山的莊有義(陸沉夫人)、來自漢陽的徐全直(陳潭秋夫人)、來自武漢的夏之栩(趙世炎夫人)爲同班同學,並同時在1922年4月由林育南(林彪哥哥)和劉昌羣等介紹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一同在1922年10月由陳潭秋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楊子烈與張國燾育有三子張海威、張湘楚、張渝川,三位皆在美國與加拿大發展事業。一篇文章透露說,經周恩來總理特批,張湘楚50年代在廣州中山醫學院學醫。

1968年張國燾夫婦來到多倫多時,長子張海威在加拿大多倫多教數學,二兒子張湘楚在美國紐約當醫生,三兒子張渝川在加拿大多倫多當工程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