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馬維輝 多倫報道

  “北京正北,多倫最美!”這是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縣長劉建軍的口頭禪,一逢外地人開口往往就是這句話。

  從北京出發,沿111國道一路向北,過豐寧走239國道直奔多倫,道路兩旁都是鬱鬱蔥蔥的樹林和高低起伏的草原。如今,這裏已是北京人夏季避暑的勝地,沿途遍佈着京北第一草原、灤河神韻、多倫湖等著名景點。

  不過,倒退十多年,多倫還是大片大片的沙地,全縣風蝕沙化面積佔到了土地總面積的87%,整個村子被風沙所逼被迫搬遷的事情時有發生,是華北沙塵暴的重要來源地之一。

  從沙塵暴源頭到草原避暑勝地,多倫的變化與“京津冀風沙源治理工程”密切相關。錫林郭勒盟副盟長曲衛國介紹,2000年以來,多倫大力推進固沙、治沙、造林工作,林地面積由54萬畝增加到了293萬畝,森林覆蓋率也從6.8%提高到了37.9%,過去是“沙中找綠”,現在則是“綠中找沙”,已變成了北京的天然避暑地和後花園。

  “北京人頭頂上的沙盆”

  1691年,康熙皇帝在烏蘭布通之戰後來到多倫諾爾會盟喀爾喀蒙古各部首領,並敕建匯宗寺。隨後,圍繞寺廟逐漸形成了一座宗教城市,簡稱多倫。

  從直線距離看,多倫距離北京只有180公里,是內蒙古高原距離北京最近的旗縣。同時,它的海拔比北京高出1500米左右,每逢大風天氣,渾善達克沙地的沙塵就會從高處傾瀉而下,兩小時之內就能到達北京。因此,多倫又有“北京人頭頂上的沙盆”之稱。

  建國以來,由於毀林毀草開荒,草原過度放牧,多倫的生態環境日益惡化,渾善達克沙地的面積從上世紀50年代後增加了17倍。到了2000年前後,終於爆發了嚴重的沙塵暴危機。

  2000年4月6日,北京遭遇強沙塵暴襲擊,全城天昏地暗。高樓“消失”,航班延誤,行人不得不把塑料袋套在頭上,才能抵禦沙塵暴的侵襲。這一年春天,整個西北、華北地區連續發生了12次沙塵暴天氣,時間之早、頻率之高、範圍之廣、強度之大爲50年來所罕見。

  “當年多倫縣境內橫亙着三條大沙帶,颳風的時候,漫天的沙子,村民經常早上起來出不了門,因爲沙子已經把門都堵上了。哪個村被沙埋了、哪個村的人被風沙逼得搬遷了,在當時的多倫早已不是新聞。”多倫縣林業局副局長俞海生說。

  2000年5月13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視察多倫縣,提出了“防沙止漠刻不容緩,綠色屏障勢在必建”的指示。隨後,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正式啓動,多倫治沙工程也拉開了大幕。

  從54萬畝到293萬畝

  劉建軍至今仍記得治沙工作初期時的艱辛。

  “最難的就是禁牧。治沙需要種樹,種樹必須禁牧,否則的話就白種了。我們當時一手抓種樹,一手抓禁牧,把多倫縣的羊從60萬-70萬隻壓減到3萬-4萬隻,牛也改爲半年禁牧,爲此多倫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劉建軍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種樹方面,則是飛播、封育、植樹造林、禁伐等多措並舉,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到了2010年,全縣的生態環境已經明顯改善,流動沙丘基本固定。

  統計數據也顯示,2000年到2010年,多倫縣累計完成人工造林24.55萬畝,飛播林草21萬畝,封山育林50.2萬畝,退耕還林76.96萬畝,轉移沙區人口10692人,使得沙化土地植被得到修復。

  雖然流動沙丘已經基本固定,但多倫的生態環境還是很脆弱,一旦植被破壞,很快就會回到2000年的狀態。因此,2010年開始,多倫又啓動了百萬畝樟子松造林工程,提出“加速、提質、增效”的目標。

  通過這兩輪大規模建設,目前多倫縣的林地面積已經由2000年的54萬畝增加到293萬畝,土地總面積的51%已經被森林所覆蓋。

  “在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的項目區,過去放眼望去是一片黃,很難找到綠色。如今則長着成片成片的樟子松,夏季雨水一澆,草木蔥蘢,大部分沙地都被綠色遮擋住了。”多倫縣副縣長楊建軍說。

  由於沙地少了,林地多了,多倫的年均降水量也從過去30年的378mm增加到近5年的404mm,年均大風天數則由49天減少到16天。北京更是直接受益者,春季沙塵日數從2001年時的平均7天下降到了2010年以後的平均3天。

  因爲工作成績突出,多倫縣先後被授予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全國退耕還林先進單位、北京奧運會特別榮譽獎、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國土綠化突出貢獻單位、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工程試點縣、全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先進單位、全國林業信息化示範縣、中國生態魅力縣等榮譽稱號。

  “北京後花園”

  綠色多了,環境好了,多倫也成了北京人的避暑後花園。

  灤源鎮大孤山村村民吳文龍、吳文祥兄弟倆的家就在多倫湖景區旁邊,因此,他倆充分利用優勢,開辦起了農家樂,在7-8月份旺季的時候,每天的住宿客人都是爆滿。

  “我本來是在外地打工的,看好咱們這的旅遊業,纔回來開辦的農家樂。2017年開辦,當年的生意就比較紅火,除去開支年收入在20萬元左右。”吳文祥說。

  吳文龍也表示,現在多倫縣正在搞全域旅遊,重點打造多倫湖景區。在這個大好形勢下,開辦農家樂是農民一個很好的致富機會。

  灤源鎮的張先生回憶說,過去天天刮沙塵暴,地裏也不長莊稼,一年忙到頭也就賺幾百塊錢。

  “2001年,政府號召退耕還林,種樟子松,樹苗不要錢、技術還有人教。八九年後,賣了第一批樹,差不多賺了10萬塊錢。到現在,光是賣樹已經賺了差不多30萬元。”他表示。

  未來,多倫縣還將繼續把治沙工作堅持下去。今年1月,縣裏已經啓動了渾善達克沙地規模化林場多倫縣分場建設,力爭到2024年規劃區域內新增林地82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0%左右,逐步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融合互促的綠色發展之路。

  “未來,希望國家對多倫這樣的重點生態功能區、水源涵養區能夠進一步加大生態補償力度,給予更大的政策支持,幫助多倫在治沙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劉建軍說。

  責任編輯:韓忠強 主編:陳巖鵬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