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室衝進來一對小夫妻進門就喊:醫生,快來看看我兒子,剛纔他吐血了。孩子眼神有點迷離,臉色蒼白,也沒有精神,嘴裏有氣無力的直哼哼。

經過診斷:孩子是幽門螺旋桿菌造成的胃出血。

一般這麼小的年紀發病,大都是通過大人傳染的。幽門螺旋桿菌是通過口腔傳播的,比如:用嘴試溫度、對嘴親、嚼碎後餵食幼兒、用同一筷子加菜等都可能造成傳染。

原來,孩子平時都是奶奶帶,奶奶的育兒觀點跟不上時代的變遷。平時煮排骨,奶奶總擔心孩子嚼不爛,就自己啃下肉來,嚼碎再餵給孩子喫。

衝奶粉同樣也是這樣,奶奶試溫度,就用嘴直接在奶瓶裏喝一口,進行溫度調試。

大夫建議全家人做一次檢查,檢查結果出來後,確定奶奶爲病菌攜帶者。而孩子由於年紀小,抵抗力弱,就被感染了。長時間的不科學飲食,孩子形成了胃部潰瘍,最後引發了胃出血。

其實很多婆媳大戰,都是這些不正確的早期習慣形成了。媳婦講究科學育兒,老一輩自我的認爲我兒子都是這麼養大的,我的育兒觀沒錯。

究竟還有那些傳統的陋習,能夠引起婆媳之間的大戰呢?我們來一起盤點一下吧!

1、擠乳頭

就是給女寶寶擠壓乳頭,認爲不擠壓乳頭,以後就不能給後代餵奶。事實上,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幼兒被擠乳頭後,長大後乳腺炎的發生率會大大增加。

2、挑馬牙

幼兒出生後可在牙齦處看見有上皮細胞堆積而成或爲粘液包囊的黃白色小顆粒,俗稱“馬牙”,有的地方有用布擦馬牙或者挑破的習俗。不當的處理往往會引起感染。

3、綁蠟燭

“綁蠟燭”或壓沙袋是常見的傳統陋習,認爲這樣寶寶睡得更穩,不易受到驚嚇。事實上,這種做法會影響寶寶運動功能的正常發育,對寶寶的成長髮育極爲不利。

4、百日開葷

很多地方都有這個習俗,就是在嘴上擦一下或者給孩子喝點肉湯,主要是寄託老一輩人對孩子的一種美好祝願,並不是真正的喫東西。

5、捏鼻子

老一輩認爲寶寶天生鼻子塌,需要從幼年期捏鼻子,讓寶寶鼻子長得高挺。事實上,幼兒的鼻腔比成人短,血管豐富,沒有鼻毛,常捏鼻子,會損傷黏膜和血管,容易被病毒侵犯,導致疾病的發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