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末时期,虽然大清不少的重臣和统治者都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可是因为发现的晚,所以在国内当时很少有出众的人才,那些知名的画家和书法家都是在民国时期才涌现的。以前没有照相机,所以人们经常会画画留念,在晚清的时候有个技术高超的洋人,他先后给宫中很多权臣都画过像。

此人是胡博·华士,他是一个美籍荷兰人,画技精湛,他在清朝的时候为很多的名人都作过画,李鸿章、袁世凯等六人,不过他在离开中国的时候,将这些画都带到了纽约,他在纽约去世后,他的儿子就带着这些作品到了巴黎。在1974年,他的儿子去世,孙子在清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这些画。

后来他就将这些画带到了美国,一直放在车库里,这些画作从被创作之后就一直跟着历代主人到处漂洋过海的跑,最终在2010年的时候孙子休伯特将这些画都捐给了北京博物馆。在海外漂泊了上百年的时间,终于回到了最初的地方。

他的画像不仅是这六幅,既然是为宫中的人物画像,怎么能少的了慈禧的画像,但是目前在北京颐和园摆放着一张慈禧的肖像,据说就是华士为她画的,可是在哈弗大学里面的博物馆中也摆放着一张慈禧的画像,也是华士画的,这两幅画都是为慈禧画的,并且还出自同一人之手,那么到底哪幅是真的,哪幅是假的?

要说真假其实谈不上,如果非要争论的话,颐和园那幅才算是假的。慈禧一开始并没有准备画像,但是看到华士给大臣画的很好,就决定让华士为她作画。1905年6月20号上午在宫内,华士为慈禧作画,慈禧期间提出很多要求,不希望将她脸上的皱纹画出来,眼睛要大,鼻子要挺,小嘴且丰满,这些要求对一个油画作者确实是有点为难。

经过两个月的时间,这幅在慈禧指点下的作品终于是完成了,本来是一个七十岁的老女人,活脱脱给画成了三十岁,这幅画像便是今天摆放在颐和园中的。在给慈禧画像之前,华士就已经给慈禧作好一幅画了,但是慈禧却不喜欢,最后华士只好将这幅画带走,今天就摆放在哈弗中。

两幅都是真迹,但是非要对比,那幅在慈禧指点下画出的画更能说成是假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