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哈密火車站的三次變遷,您是否還記得曾經的模樣?

哈密同城網關注,哈密頭條便民信息優惠搶購全搞定

哈密火車站第一座候車室建於1959年,最大旅客容量爲300人,1962年蘭新鐵路全線通車後,哈密的交通樞紐地位愈加凸顯。如今,蘭新鐵路、蘭新客運專線進疆的首站都是哈密。幾十年時間裏,哈密火車站也先後經歷了3次改擴建成爲新疆第二大火車站,不論是站區面積還是硬件設施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旅客年發送量從建站初的不足5萬人次,到如今的數百萬人次,增長了近40倍。這些變化也折射出了新疆鐵路的發展。

在自助售票窗口,家在蘭州的潘女士正準備帶着孩子購票從哈密返回蘭州,以前她都是要託朋友提前買好往返票才能啓程,如今互聯網越來越發達,旅客購票只需要提前一小時左右來到火車站,憑身份證在自動售票機上就能輕輕鬆鬆完成購票。

早期的哈密火車站進站口十分簡陋,進去以後就是開放式站臺,不管寒冬酷暑旅客都要忍受,列車來了以後才能上車。說起以前買火車票的經歷,潘女士還記憶猶新。

上世紀50年代,百萬大軍進疆屯墾戍邊,拉開了開發建設邊疆的序幕。1958年12月,蘭新鐵路首次鋪進新疆來到了哈密,同年,哈密火車站建成,成爲蘭新鐵路進出疆的門戶車站,也是新疆首個建車站通火車的地州。

1997年,哈密站拆舊建新,擴建後的哈密火車站爲兩層上下樓形制,候車區最多僅能容納1000多人。第二代哈密火車站佔地5300多平方米,日均發送旅客超3000人次,售票廳有2個售票窗口,一個負責上行列車的售票,一個負責下行列車的售票,售票大廳實現24小時營業,可以預售2天內的車票,並投入電腦售票系統,隨後逐步有了代售點、電話、訂票等方式,哈密站發送旅客年均增長超過了25%。雖然環境改善了很多,候車室也寬敞了一些,但是它的一些硬件條件還是不到位。

2014年,第三代哈密火車站建成後有了很大的改觀,這時候蘭新鐵路和蘭新鐵路客運專線全部投入使用,哈密火車站日發行列車96列,每小時發送旅客最多時達1500人,比1959年時一天的旅客發送量還多2倍。不但如此,第三代哈密火車站硬件條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以人爲本的設計理念讓旅客買票候車出行成爲一種享受。

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的第三代哈密火車站建築面積達9997平方米,至少容納2200人。車站入口處共設有6個大門,4進2出,以增加車站通道的通行能力;在一樓候車大廳,一進門是諮詢處,方便旅客諮詢,同時,爲方便旅客上二樓候車,除了樓梯,還設有電動扶梯。此外,大廳內專門設有直行電梯,可直通地下停車場,方便殘疾旅客出入候車室和停車場;在二樓候車大廳內,設有洗手間、開水間、值班室、諮詢室等。另外,候車大廳東側爲售票大廳和行李寄存間,旅客在站內便可購票、寄存行李,在方便旅客的同時,對候車大廳也起到一定的減壓作用,車站內還安裝了3臺自動售票機和一臺取款機,站前廣場也新增了自助售票廳,安裝了10臺自動取售票機,方便旅客購票、取票。

動車組的開行讓哈密與烏魯木齊之間的距離更短了,如今,哈密這座被國家定爲交通樞紐城市的公路、鐵路、民航全部進入高速時代。

來源 / 哈密電視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