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它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白露三候

所谓三候,指节气,一候为五天,三候十五天为一个节气。

一候鸿雁来|鸿雁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即鸿雁在天气转凉后飞往南方过冬。

二候玄鸟归|玄鸟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即燕子是北方的鸟,秋季自南往北回归故地。

三候群鸟养羞|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即进入秋季,百鸟也开始储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白露节气,传统习俗

旧时的人十分重视节气的“来”和“去”,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节气习俗。以下便是几个比较典型地区的白露习俗。

1、白露茶

说到白露,爱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禁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2、白露酒

苏南和浙江有自酿白露酒的习俗,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用以待客,又称“白露米酒”。这种酒温中含热,有利于寒气的散发。

3、吃鳗鱼

白露时期的鳗鱼(鳗鲡)最为肥美,是品尝的最佳时节,因此苏州有“白露鳗鲡霜降蟹”之说。

吃鲜鳗鱼熬白萝卜,鳗鱼营养丰富,白萝卜有“消谷和中,去邪热气”的作用,二者同煮,相得益彰。

4、吃龙眼

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

吃龙眼最好剥壳后浸泡在煮好的稀粥或米汤内,早餐时吃,补充水分,不易上火。

白露时节,养生要点

白露之后,天气也会开始出现冷暖多变的情况,一般在早晚的时候气候会比较凉,容易引发感冒的发生,或者是引起一些旧伤的复发,因此,在这时要避免鼻腔疾病和哮喘病的发生,白露养生应该记住以下四个秘诀。

1.温水泡脚 补养肾气

白露开始之后,天气就逐渐的转凉了,而此时不少的人会出现手脚冰冷的情况,或者是四肢发冷、乏力等等症状,这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

因此,白露要注意补肾气。这时候晚上坚持泡脚,时间掌握在十五分钟到三十分钟之间,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方法。

2.动静结合 调养心神

白露之后是一年中锻炼身体的好季节,此时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自我按摩等;

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等。在进行以上运动锻炼的同时,还可配合一些“静功”,如呼气、闭目养神,做到动静和谐。

3.饮食清润 喝粥防燥

秋季对应的是肺,因此白露时节要注意养肺。但肺喜润不喜燥,所以白露季节不能一味进补,建议在饮食上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素食为主,多吃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豆制品等,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红萝卜等。

另外,吃一些绿叶蔬菜补足维生素C也很有必要,如芥兰、菠菜、绿菜花等,尽量少吃带鱼、螃蟹、虾类、韭菜、生冷食物、腌制菜品和过于甘肥油腻的食物。

同时,白露季节,早晨喝碗粥,能防秋燥,如银耳粥、莲米粥、芝麻粥、红枣粥、红薯粥、玉米粥等。

4.早睡早起 秋冻适度

如今我们会发现,天亮的越来越迟,阳气逐渐收敛,而阴气开始盛行,因此您的起居也要顺应这种变化,尽量能够做到早睡早起,并且在起床后进行适当的活动,能够帮助肺气的宣发。

还有就是,秋天的早上空气清新,早起有利于使肺部呼吸新鲜空气,保持肺部活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