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苑縱橫山西分社格律詩(第四期)

隱居

作者陽春三月

孤雁秋來瘦,紅楓落滿頭。

相邀閒釣水,釣去一溪愁。

荻葉秋霜染,孤鴻夜過窗。

殘荷依碧水,落木送清江。

釣月青山下,云溪石谷寒。

清風梳落木,野徑菊花殘。

石徑清泉漫,松林蒿草枯。

閒來邀遠雁,一起去南湖。

辟穀在深山,煙雲知鸛鷳。

秋風清水瘦,落木守潼關。

思念

作者山澗悠客

念舊偶雙飛,堪稱世上希。

思來常問月,約竹可雙歸?

早起上學校

作者東方白

涼風親我面,朝日染金輝。

園內去除草,詩情伴月歸。

詩苑縱橫

作者潘孝傑

漢字文明史,唐宋在爭鋒。

舊律遵李杜,新詩拜縱橫。

蘭香

作者李冠羣

風吹細葉斜,隱約一叢花。

溝畔無人顧,幽香自遠遐。

七絕三首(新韻)

作者王新華(一片雲)

長春淨月潭

一池秀水臥林中,又是荷花又是松。

淨月幽潭猶似寫,彩雲飄落吻桃紅。

過公主嶺

片片白雲嶺上飄,一坡玉穗正逍遙。

山風不與車同步,唯有清香誘我瞧。

過四平

誰建華亭立早朝,恰如金鼎過浮橋。

流雲不住回頭看,影落枝頭被樹搖。

秋情三首(新韻)

作者王新華(一片雲)

早秋

一野金黃浸透情,小山飽滿大山紅。

斜陽俯首來觀看,但醉時光不醉風。

觀秋

絲雨揉搓嶺上風,彩雲跌落此山中。

枝頭掛滿相思語,八月歸來串串紅。

牧歌

誰種浮雲嶺上飄,草肥水澈育金膘。

鞭稍系滿春之念,驅趕夕陽與早朝。

七絕三首(新韻)

作者王新華(一片雲)

過鐵嶺

千百風車搖日月,滿山蔥翠入君眸。

情思點亮花前路,不讓行人夜夢憂。

調兵山

風雨飄搖落大千,瀋陽鐵嶺調兵山。

峯崖矗立遼東隘,不叫烏雲過此關。

凌海溼地

晚風無意入雲眸,蛙語低聲喚野鷗。

蘆葦抬頭不看月,小魚隱在影中游。

欲解人生窮一回(軲轆格)

作者胡向前

欲解人生窮一回,天將大任降兄臺。

先修筋骨與心志,後賜宏圖好運來。

燈紅酒綠夜光杯,欲解人生窮一回。

奢靡人家勤儉忘,富休三代始知災。

位重權高八轎抬,前呼後擁鼓鑼開。

門庭若市忠心幾?欲解人生窮一回。

有感流行音樂氾濫

作者陽春三月

高山流水幾人知,下里巴人吟唱時。

演罷紅塵身已累,清茶一盞釣秋池。

藝術人生品德高,何時閒抱美人腰。

崇洋媚外焉知醜,縱使跳梁也是梟。

恭喜

作者王致翔

龍溪見證妹成長,一夜吳鉤登月堂;

漱石詩詞清媲美,風吹榆樹桂玲揚!

讀柳永

作者王致翔(花都)

借古喻今妙趣生,詩詞寫罷過三更!

留連甘作尋芳客,命運多羈半世驚。

喜相逢(新韻)

作者王致翔

茫茫網絡喜相逢,邀月當歌酒更濃;

潑墨詩詞書肺腑,大家攜手樂融融!

自由飛翔

作者風帆

秋風起落到天涯,海闊含波靜隱華。

歡快飛鷗親浪塔,放情展翅慕雲紗。

初秋雨

作者風帆

秋風嬌脆雨飄零,暑氣輕輕削遁屏,

滿目飛絲晶燦燦,清涼爽快入仙亭。

手機答疑

作者東方白

昔日油燈來學習,如今癡醉手機屏。

欲知天下離奇事,片刻答疑心內寧。

題圖咬鉤

作者東方白

碧葉平浮意自柔,蓮花朵朵競風流。

誰知錦鯉忽騰起,錯把香荷作餌鉤。

題圖感動

作者東方白

多情淑女讀紅樓,珠淚頻頻出眼眸。

何忍瀟湘焚稿節,頓時心碎哽咽喉。

雨後

作者李冠羣

雨霽風輕攬薄涼,蟬鳴得意放聲揚。

憑欄盡望煙雲遠,一抹清新入客堂。

初秋月夜

作者李冠羣

一彎新月映微波,幾縷清香池畔過。

菡萏尚知秋色淺,依然出水聽漁歌。

荷塘初秋

作者李冠羣

獨沐池邊遠陌風,荷香縈繞碧波東。

嬌花已躲初秋去,惟有心頭一朵紅。

鄉村奇景

作者唐樹林

長安馮平隔河鄉,白龍青龍對對望。

兩岸劍壁繡奇景,綠水青山好風光。

秋感

作者唐樹林

襲來全是清秋氣,耳聞窗外落雨聲。

醉酒高歌古琴撫,掌擊寒鴨戲水深。

暮下吟

作者如嫣

黃昏陌野亂啼鴉,十里煙村覓酒家。

借得謫仙濃淡墨,自成風骨醉瓊華。

詠秋草(新韻)

作者劉謹

清風鳥語坊間路,晨韻跫鳴意味長。

更嘆離離芳草際,秋來榮杪不彷徨。

深秋

作者 瀟瀟

秋深不見百花香,誰染庭前滿地霜。

落葉驚枝芳意亂,紅黃挽髻扮嬌娘。

怨蟬

作者唐二哥

老虎揚威焰指天,鳴蟬亂叫七情煎。

突飄靈感來佳句,恰至笙歌斷雅弦。

觀江雨

作者山澗悠客

風雷滾滾柳丁飄,動地山搖苦水澆。

駭浪濤濤帆舸盡,銀河落處有天潮。

掃枯葉隨感(新韻)

作者寂寞遊客

西風只試便飄零,不管秋蟬眷戀聲。

倦客庭前清幾遍,霜絲更染鬢間重!

傍晚見芳草

作者陽春三月

芳草知時節,依依惜晚霞。

鳴蟬爭暖樹,孤雁宿蒹葭。

野徑幽香意,寒山碧葉茶。

曾將圓月寄,遊客在天涯。

草盛煙霞遠,風涼玉鏡生。

鳴蟬高樹叫,野棘矮牆爭。

向晚寒鴉盡,憂鄉土徑橫。

何時歸故里,煮月共琴箏。

無題

作者風過無痕

昨日風光好,今朝命不回。

十年應快建,一瞬看橫災。

百念溫情至,千呼子弟來。

蜀山多險道,莫使難重開。

空谷幽蘭(新韻)

作者松風琴韻

默默居幽谷,經磨自有光。

高潔來墨客,清雅入文章。

月下纖纖指,風中縷縷香。

彈成君子調,唱亮美人裝。

發小邀遊

作者如嫣

金風送爽石膏山,發小邀遊盈笑顏。

一路歡歌渾覺遠,幾聲問候總相關。

青龍瀑下芳姿展,王母龕前夙願還。

莫嘆花容如逝水,秋陽入竹意千般。

但見黃英追落紅

作者孫德力

渾然已是面西風,但見黃英追落紅。

萬里長天雲淡淡,百年青史歲匆匆。

花開花謝花香外,煙散煙升煙藹中。

載夢輕舟蘆荻月,相思一半寄飛鴻。

但見黃英追落紅

作者孫德力

但見黃英追落紅,秋時不與夏時同。

隨心染墨三分悵,遣筆相思一季匆。

斜掛彎鉤沉釣影,清聽夜曲奏鳴蟲。

詩香欲點雲紗遠,漁火搖波暑末風。

八月十二日受邀拜會泰來詩友

作者孫德力

梅枝抱雪自知春,桂友蘭交今拜真。

繾綣詩心常入夢,娉婷荷影了無塵。

清風攜韻三秋客,碧宇流年一水鄰。

浩渺煙波鷗鷺遠,倚欄論古雅懷人。

七律二首

作者任延輝

①、致敬九寨溝災區前線官兵

大震七級九寨臨,山搖地動欲斷魂。

三軍冒死抗災害,晝夜兼程戰惡神。

救死扶傷爭分秒,秣兵歷馬一路奔。

家園損毀重新建,魚水之情比海深。

②、九寨溝地震感懷

驚聞九寨地震訊,徹夜難眠心如焚。

蜀水巴山嗚咽泣,乾坤剎那一片混。

同胞遇難殤華夏,萬衆馳援有三軍。

血脈相連遙相念,傾情奮筆淚沾襟。

爲洞朗壯士歌

作者陽春三月

洞朗飆兵御虎狼,紅旗招展映寒光。

三胡東海才嗆水,一賊南疆又過崗。

國難方知爭鬥勇,家興能顯合團強。

金龍奮起騰雲霧,直下天池斬霸王。

彎刀映雪向豺狼,直下雲山擒賊王。

天竺昧心欺弱小,龍庭震怒滅強梁。

男兒有志樓蘭破,壯士爲民莫臥亡。

緊握鋼槍聽黨話,一腔熱血灑南疆。

昨夜燕山暴雨

作者陽春三月

昨夜燕山煙雨亂,風梳楊柳下河灣。

街頭暴漲聽雷悶,檐下長流行路艱。

酷夏憑添寒谷冷,孤愁卻喜暖風還。

平明旭日清河上,水色天光白羽閒。

旱困故鄉

作者唐二哥

割罷枯禾上老樓,蒲扇不減汗橫流。

絲瓜架下雞牛怨,石堰沙中蚌鱉愁。

日日觀雲藍似海,餐餐買水貴如油。

可憐最是羣翁嫗,跪拜焚香把雨求。

憶九寨溝

作者唐二哥

九寨藏家百里溝,自然遺蹟景奇幽。

紅杉銀杏孤花草,白鹿熊貓仰鼻猴。

靜海澈澄如寶玉,飛流靚麗似絲綢。

彩林雪嶺藍冰幔,水美山巍譽五洲。

詠秋

作者牧雲人

殘紅抱月蕩華光,墨任人思論短長。

坐望長江千古浪,閒書玉兔萬年煌。

遠方稻穗含羞意,東岒黃菊賦錦章。

英嘆題詩年逝去,天藍山翠水中藏。

詠秋

作者牧雲人

離雁聲聲明月勾,落花飛去使人愁。

綠煙初洗詩先寄,桐葉翻折畫爽秋。

唯有黃菊思墨客,且聞稻穀對白頭。

香風萬里傳佳訊,錦繡江南向上游。

茫茫網海喜相逢

作者博凱

茫茫網海喜相逢,靜坐屏前視野豐。

筆架藍橋尋雅趣,墨牽緣線步詩宮。

空間互動文才展,羣組交流情誼融。

何必相詢名與姓,無聲世界夢無窮。

入秋夜飲閒吟

作者梁園客

入秋暑去夜涼頻,又憶家鄉月一輪。

舊巷房頹風拂柳,老孃發白淚沾巾。

輝煌燈火生濃露,精緻館樓邀故人。

飲盡開懷三碗酒,笑談世事日彌新。

聞昔日同學聚會隨筆(新韻)

作者寂寞遊客

曾和攜手赴書房,小徑童心射鳥忙。

別後經年音訊渺,思來幾許意神傷。

不堪回首青春去,卻話如何鬢髮霜。

昔日同學村外過,一生落魄愧說詳。

九寨殤(新韻)

作者李洪慶

地震天旋九寨殤,黃泉路上斥閻王。

人間孽海蒼生怨,檯面功德普世張。

逝者無辜冤作鬼,活人有幸淬成鋼。

天劫喚起同心聚,救死扶傷美譽揚。

情繫九寨溝

作者李冠羣

神奇九寨賽天堂,何以瞬間遭重創。

迸裂瑤池無瑞色,橫流翠海失仙妝。

秋風不敵陰風襲,碧水難容淚水藏。

且掩悲愁凝動力,全民攜手建新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