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首詩是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而流放夜郎經過武昌黃鶴樓時所作。從前有一個仙人,騎着了黃鶴,向那白雲中去了,這裏只留下一座黃鶴樓,黃鶴一飛去,就不再回來了,千載以來,只看見半空中的白雲,徒然悠悠無盡罷了。

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因傳說有仙人在此乘黃鶴離去而得名。4首描寫黃鶴樓的古詩詞,登高黃鶴樓,懷舊詩人情。

1、《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去?煙波江上使人愁!

4首描寫黃鶴樓的古詩詞,登高黃鶴樓,懷舊詩人情

這是登黃鶴樓做的詩,唐詩中要算他的詩爲第一,所以李白欲答黃鶴樓,見了他的詩,就不做了。從前有一個仙人,騎着了黃鶴,向那白雲中去了,這裏只留下一座黃鶴樓,黃鶴一飛去,就不再回來了,千載以來,只看見半空中的白雲,徒然悠悠無盡罷了。晴明的川上,看得見漢陽地方的樹;芳草很茂盛的,是武昌城外的鸚鵡洲。天晚了,望着家鄉在哪裏呢?只見煙波浩渺的江上,使人心裏悠然湧起無限鄉愁罷了!

2、《黃鶴樓聞笛》

李白

一爲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4首描寫黃鶴樓的古詩詞,登高黃鶴樓,懷舊詩人情

這首詩是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而流放夜郎經過武昌黃鶴樓時所作。首句用賈誼貶謫長沙的不幸遭遇自比,流露出詩人對無辜受害的憤懣和自我辯白之意。“西望長安”,表達了詩人雖被流放,卻仍對朝廷有着深深的眷戀和隱憂。“不見家”筆調一轉,說明此時的長安對詩人而言是非常遙遠而陌生,這和詩人的“總爲浮雲能蔽日,不見長安使人愁”有異曲同工之妙。

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4首描寫黃鶴樓的古詩詞,登高黃鶴樓,懷舊詩人情

這首詩作於唐玄宗開元十六年的春天,是李白爲送別孟浩然而寫的。這首詩不但表達了他在告別時對朋友的留戀和告別後悵然若失的感情,而且描繪了長江開闊曠遠的景象,人情美與自然美互相輝映,給人以強烈的審美感受。

4、《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范成大

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今年新夢,忽到黃鶴舊山頭。老子箇中不淺,此會天教重見,今古一南樓。星漢淡無色,玉鏡獨空浮。

斂秦煙,收楚霧,熨江流。關河離合、南北依舊照清愁。想見姮娥冷眼,應笑歸來霜鬢,空敝黑貂裘。釃酒問蟾兔,肯去伴滄洲。

4首描寫黃鶴樓的古詩詞,登高黃鶴樓,懷舊詩人情

細細回想十年來發生的事情,曾經在十個地方度過中秋。今年彷彿像做夢一般,忽然又登上了著名的黃鶴樓。登樓賞月的雅興不淺,好像老天安排與友人相會,我們與古人一樣賞月登樓。銀河星星淺淡的難以看見,只有玉鏡般的圓月獨自在空中飄浮。月色彷彿驅散雲煙迷霧,彷彿熨平了浩瀚的江流,大好河山被金人分成兩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