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个歌手,她对歌曲演绎的理解也有自己的角度,即在保持声音美感的基础上,尽可能容纳多种风格——她会是制作人最喜欢的那种人,要唱出什么味道都能拿捏到可圈可点,同时又能把声音控制得如此平滑透亮。其一,以《路过人间》《你知道》为代表的台式仙女系流行歌手形态,主打年轻听众。

郁可唯很能唱。

在选秀时期,她的风格广度在选手中堪称翘楚。能唱芭乐能唱香颂,稍微有些另类气质的也能稳稳拿下。她嗓音的演绎弹性在同期出道的女歌手中相当突出。

作为一个歌手,她对歌曲演绎的理解也有自己的角度,即在保持声音美感的基础上,尽可能容纳多种风格——她会是制作人最喜欢的那种人,要唱出什么味道都能拿捏到可圈可点,同时又能把声音控制得如此平滑透亮。

为我差点错过她这张神仙专辑而道歉

戳《路过人间》专辑封面试听全辑

在她的作品中,基本你能清晰地把握到词曲作者与制作人对她的想象。她如温水一般,能够顺畅地流进任何模具之中。

在她之前的专辑中就呈现出了这种多面性——成熟的唱片歌手特质一早被滚石看中,都市抒情女声的位置站得稳稳当当。只是这一类歌手早已辉煌不再,郁可唯其实一直在原有的抒情歌手基础上试图闯出一条更具个性的歌路,唱片里的她不断摇摆。

为我差点错过她这张神仙专辑而道歉

戳《温水》专辑封面试听全辑

其中《温水》是一次相对成功的尝试。在成功地完成过王菲、莫文蔚转型的张亚东手里,郁可唯的唱片少有地具备了一些脱尘的另类气质。尽管听者或许会认为这一切都应归于张亚东的功劳。

在“快乐女声”的十年后,她迎来了加盟华研后的首张唱片《路过人间》。在唱片推出后,我观察过大众对它的反应,最多的声音就是“好像田馥甄”。从两个角度来看这句话。

其一,“田馥甄”代表着什么?

出于对田馥甄前两张solo专辑的喜欢,我曾对她后来的“仙女”路线有一定的抗拒。在单独发唱片之初,我喜欢她能把少女情歌在一点点英伦摇滚与梦幻流行的气味中唱出鲜活的张力。但到了《渺小》之后,她却仿佛硬挑着宇宙洪荒、冷淡飞升的主题死磕。

但经过这几年的沉淀,再回头去看《渺小》和《日常》倒是又有新体会。是这两张专辑最后把她从少女偶像的定位中解脱了出来,附带了更具辨识度的icon属性,在形象上蜕变成了一个有独立辨识度的歌手。一定程度上,硬拼未必没有好结果。田馥甄这两步棋如今看来走的聪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以前人们喜欢暗忖田馥甄像王菲,现在则开始说其他歌手像田馥甄了。这很能说明问题。

总结下来,我们现在喜欢把形态年轻、有出尘个性的女歌手约化为“田馥甄”类型。

为我差点错过她这张神仙专辑而道歉

其二,像吗?

如前所述,田馥甄如今在音乐上的符号指向其实是一种演绎姿态上的异处。比照王菲,王菲的音乐里喜欢用一些相对比较另类(尤其在当时)的音乐风格说世俗的情感,只是在林夕的加持下总能显得哲理兮兮。她的音乐风格也相对比较成熟、实验性,有着相对冷调的外壳。但田馥甄的音乐元素则相对要平易得多,但在姿态上比一般的流行歌手要出世一些。

这张专辑里当然有这样的歌曲。比如《路过人间》这种借仙女姿态写尘世生活的“我比你们高贵”视角,比如《你知道》,在旋律和氛围上的疏离感魅力也曾在田馥甄身上奏效。

但这绝不是这张专辑的全部。

为我差点错过她这张神仙专辑而道歉

从这个视角延伸出去看《路过人间》,其中包含了至少3个形态。

其一,以《路过人间》《你知道》为代表的台式仙女系流行歌手形态,主打年轻听众。其二,以《三十而慄》《十年如一日》为代表的都市大龄女子哀怨情歌,主打成熟听众。 其三,以《进化》《Missed Call》《是谁》为代表的、更为跳脱的另类个性形态,音乐性相对更强,主打个性听众。

三个形态之中,首尾可相互兼容,但彼此之间又有一定的抵触。这让这张唱片整体而言更像是一张single collection。值得肯定的是,分开看,不少单曲都有不错的质量。比如《路过人间》《Missed Call》《你知道》等。

为我差点错过她这张神仙专辑而道歉

最想额外一提的是她自己参与创作的《Missed Call》,Trap、另类R&B、隐约的中式风情包裹出焦灼而灵动的形象,洋气时髦有特质,是全专在音乐上最令人惊喜的部分。这证明了郁可唯演绎能力的包容度,却也让她作为歌手的人设模糊了起来。

但这种策略并非不可理解。在女歌手头牌田馥甄出走华研后,郁可唯差不多已经是华研最重要的女歌手。于是华研把能用的资源都投到了她身上——王治平、陈小霞、郑楠、蓝小邪、姚若龙、施人诚、陈粒、王艳薇……几乎已经是华语音乐圈顶配。投入如此之巨,但流媒体的兴起让如今的时代从唱片审美迈向单曲审美,对于唱片公司而言,与其死磕一处,不如先多方布阵,看看种下的三个种子,哪一颗率先开花。

为我差点错过她这张神仙专辑而道歉

这张唱片最值得被诟病的也就是这一点——在建构上放弃了唱片的整体性。

但对于郁可唯这样一个vocalist设定的人而言,多多尝试未必是坏事。这毕竟是华研第一次经营郁可唯。或许在这种注重广度的尝试之后,第二张唱片里,我们就能见到一个更为聚焦、更为清晰的她。

总的来说,这张专辑在完整度、深度、音乐性上有许多可以指摘之处。但再过一两年来看,这将会是郁可唯成为一位深具辨识度的歌手的分水岭。

文|唱片评审团乐评人 呆若木一

编辑|益达

为我差点错过她这张神仙专辑而道歉为我差点错过她这张神仙专辑而道歉

戳图支持你喜欢的优质作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