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心态平和,知恩图报,刘姥姥还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正因为刘姥姥认为见识和经历是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才使得她面对身份悬殊,天壤之别的贾府众人时,能够带着一份笃定的自信,自黑自嘲,笑谈自若。

有人没读过《红楼梦》,没人不知道刘姥姥。

刘姥姥与贾府的关系,有如黄浦江和印度洋,隔了几千几万里,拐了十几个弯弯绕。因家贫如洗,无所依傍,年过七十的刘姥姥,领着外孙板儿,到贾府打抽风。第一次,王熙凤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第二次,刘姥姥偶得贾母眷顾,逛大观园,“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见过的,都经验了。”

仔细分析,刘姥姥身上渗透着许多值得现代人学习的人生智慧。

一 心态平和,不卑不亢。

第六回交代,积年守寡的刘姥姥,跟着女儿女婿一起生活。家境窘迫,过冬取暖的钱都没有。被逼无奈,刘姥姥筹谋着第二天去贾府求助。这时候,刘姥姥说:“到还是舍着我这老脸去碰一碰,有些好处大家都有意,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这段描述透出两个信息。1.刘姥姥做好了弄不到钱的准备,并坦然接受。2.刘姥姥认为贾府不肯帮忙也没什么,自己可以借机增长见识,获得精神享受。

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因借钱遭拒而心生怨念?又有多少人因他人没有出手相助而瞬间反目?可在刘姥姥看来,不论对方多么显赫富贵,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都应该心态平和地坦然面对。

刘姥姥家贫如洗,没钱过冬。寒冷的冬天衣食不周,全家可能冻饿而死。在如此窘迫的环境中,她仍然觉得增长见识,拓宽眼界,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是件美事。

就像艾青诗中所写的那样:

“我曾饿着肚子

把芦笛自矜的吹。”

精神享受不分贵贱,没有阶层上的限制。只要你愿意,一次短暂的历练,就可以提升精神层次,一次普通的月圆,就可以让精神世界银辉洒遍。

刘姥姥一介乡野老妪,能在饥寒交迫的古稀之年,不忘将所见所闻纳入精神享受的层次,觉得见识经历是不亚于金钱的宝贵收获,多么令人佩服的老太太!

正因为刘姥姥认为见识和经历是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才使得她面对身份悬殊,天壤之别的贾府众人时,能够带着一份笃定的自信,自黑自嘲,笑谈自若。

见识经历无高低贵贱之分。你的玉粒金莼,安乐富贵是经历,我的粗茶淡饭,贫贱卑微也是经历。你的软烟罗是见识,我的大倭瓜也是见识。纳入到人生历练的领域,没有任何不同。

无怪乎刘姥姥初见贾母,面对万人中央的 “老祖宗”“老太太”,刘姥姥笑称一声“老寿星”,被脂砚斋引为妙绝。富而好礼的贾母回称一句:“老亲家”,用姻亲关系填平了身份之间的千沟万壑。

二 知恩图报,良心无愧。

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是深秋,拿了王熙凤给的二十两银子,买炭买衣,买米买油,温暖丰足地度过了寒冷的冬天。第二年秋天,刘姥姥将头一起摘下来的瓜果蔬菜,留了尖儿送来贾府,大恩不言谢,礼轻情意重。

刘姥姥当然知道这些东西在贾府诸人眼中算不了什么。特地补充说“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吃个野意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

虽然地位悬殊,刘姥姥仍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贾府的感恩之情。

从第五回红楼判词不难推测,贾府败落之后,年近八十的刘姥姥会千方百计,救助贾巧姐。知恩图报这句话,看似简单。事实上许多读圣贤书的正人君子都做不到。贾雨村受甄士隐恩惠奔赴仕途,却眼睁睁看着甄士隐的女儿孤苦飘零袖手旁观。孙绍祖是贾政门生,娶了贾迎春却百般折磨。粗鄙老妪刘姥姥,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知恩图报”四个字,打脸那些冠冕堂皇的衣冠禽兽。

也正因为刘姥姥的知恩图报,才让她有机会结识贾母,进入大观园,迎来更大的人生转机。

第三 终身学习,眼界开阔。

除了心态平和,知恩图报,刘姥姥还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

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已经七十五岁。

现如今人类平均寿命普遍延长,七十五岁的老人是个什么状态?有多少人仍然对新生事物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有多少人还愿意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库?两百五十年前七十五岁的刘姥姥又是什么状态呢?

贾母带刘姥姥逛大观园,走到潇湘馆。贾母命人找纱出来做帐子做衣服。刘姥姥说,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那柜子比我们那一间房子还大还高。怪到后院有个梯子。我想并不上房晒东西,预备个梯子干什么?后来我想起来,定是开顶柜收放东西,非离了那梯子,怎么上得去呢?

刘姥姥眼睛观察万物,大脑积极思考,终于弄明白了后院梯子的用处。

第四十一回也提到:贾母携刘姥姥,告诉她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刘姥姥一一领会。

不难看出,刘姥姥始终保持着蓬勃的好奇心,无时无刻不在观察,思考,学习,源源不断地给予生命各种养分。

21世纪的今天,有多少人容颜未老,心已沧桑?有多少人面对新生事物无动于衷?又有多少人只要不考试就不看书学习? 罗曼.罗兰在他的《约翰.克里斯多夫》中写道:有的人二十岁已经死了,八十岁才被埋葬。活到老学到老的刘姥姥却在八十岁的躯壳中装着二十岁生机勃勃的灵魂。

刘姥姥虽然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两百多年过去了,她的故事依然广为传唱。她言辞诙谐,引人入胜。“您拔一根汗毛比我们腰还粗”“花儿落了结了个大倭瓜”等语句被人津津乐道。她察言观色,反应神速,即兴创作,信口拈来,雪下抽柴的女孩令贾宝玉念念不忘。她自嘲自黑,毫不忌讳,给贾府众人带来许多欢乐……

除了这些表象之外,心态平和,知恩图报,活到老学到老的生命活力,让刘姥姥这一形象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告诉我们:无论富贵贫贱,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活的精彩。

作者:黄鹂。85后在职日语教师,爱读书爱写字,身在乡野,心中有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