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迎春

那天傍晚,我下班从山上回家。

远远望见山上的落叶乔木灌木古意苍笼,漫成褐色的云雾,青松翠柏如将士列阵,隐约其中。太阳象个巨大的柿子,一点点坠入西山。炬树的叶子全部落光,虬曲优雅的树干尽显无遗,就象海明威小说中的句子,摒弃一切定状补,只留主谓宾的精干利落。偶尔一声鸟叫,更显山的空寂幽静。小雪已融化了一段时间,山径上树林下既不潮湿,也不龟干。山上风烟俱净。没有春天的欣欣向荣,没有夏天的郁郁葱葱,没有秋天的五彩斑斓,没有深冬的肃杀萧瑟。没有风,没有人,没有狗,没有噪杂。远处的隐约车声人声,与这里毫不相干,这里是一方世外桃源。这样的空山,是林风眠笔下的仕女,面容清淡,无喜无悲,无欲无求。也象一位入定的高僧,仿佛千江无水亦无月,又仿佛千江有水千江月。这样的情境,要怎样的内心才能承受,一天两天,十年八年。当面临一位武林高手,他貌不英不伧,气不扬不卑,态不慌不闲,这样的气场会事先把对手的内心仄毙,残烈于交手时的鲜血淋淋。

人心必得怎样的千垂百炼,内心怎样的充盈饱满,绿意森森,才能对这样的情景?

北宋的林逋,结庐人迹罕至的孤山,梅妻鹤子、卖梅沽酒,二十余年,足不及市。这份耐力和定力,如果心中没有万千丘壑,无限风景是断断做不来的。他“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峡峭特,多奇向”。苏轼赞赏他的诗书及人品:“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留台差少肉。”黄庭坚云:“君复书法高胜绝人,予每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丞相王随、杭州郡守薛映均敬其为人,又爱其诗,时趋孤山与之唱和。林逋常对朋友说,封爵受赏未尝不显赫,举案齐眉未尝不美妙,但他只觉青山绿水与其性情最相宜。不向枝头采春色,自知春色在篮中。更可贵的是他目下无尘、孤高自赏,却不以己度人、抑人扬已。自己不做官,却不反对他人求仕。他的侄子林宥及第,他很高兴,特地作诗祝贺。他心里装的是乾坤清气、夕阳孤山、明月云朵,对登门造访者却不刻求,不因人而待,自抬身份。

雪小禅,一个自然的、野生的、寂寞的女子,十年间出了40本书,一千多万字。作品多次入选中学课本读物,并多次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同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畅销日本、越南等国家。原本喜欢鲜衣怒马,银碗盛雪,当她用光阴浸淫出内心的饱满和充盈后,更愿意在春风和暖的日子里,种种花,养养鱼,听听戏,坐在紫藤花架下,看半个月亮升起来。南方小镇,有着萧萧墓草的薄凉寂寞与清冷,她却觉得这薄凉寂寞与清冷是喜悦的,不豪华,不张扬,与人心贴心,极想在此终老。当一个人的内心足够强大的时候,就不再刻意地需要外在的东西做支撑。

人是否心中有绿地,就会花木自繁荣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好向枝头采春色,不知春色在篮中的大有人在。这与一个人的修为和境界有关。

唐寅科场被黜以后,学习司马迁精神,壮游山河,足迹遍布名山大川。由于胸有日月山河,又能打破门户,博众家之长,很快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当时盛传他的画是活的,画的花能按季开放,月能按时盈阙,鸟能飞出啄食。居所桃花庵柳绿桃红、清溪潺潺、牡丹天香,又有文征明、祝枝山等好友时来与之赏花泼墨、吟诗作赋。他的心却不能安静。邀友赏花时“赋诗浮白其下,弥朝浃夕,有时大叫恸哭。至花落,遣小僮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 晚年信奉佛教,心灵仍找不到归宿。54岁时,他看了苏轼的书法真迹,回家后不久竟感慨郁郁而终,以“和诗三十愁千万,肠断春风谁得知”收结。回,回不去,走,又向哪里?他的《事茗图》,苍松怪石边,三两瘦屋,男人坐在桌前喝茶,仿佛不闻窗外事,实则,仔细看,他的两只耳朵是支棱着的,像小毛驴那么警觉,其实,那个喝茶的男人是在听着窗外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屋旁的木桥上真的走来两个人。屋内喝茶的男人在心神不宁地分辨着,这外面的人是不是自己的访客呢?你看,他喝茶时心都不静,谈何境界?死亡也不是最后皈依之所。后人杜撰的《唐伯虎点秋香》,或是对他的同情,或是对他的戏谑,不得而知。

无为而足,不是庸人自平,亦是阿Q精神。而园中姹紫嫣红开遍,却疑春色在邻家,生命即成为炼狱,心灵总不得皈依。人生是一次旅行,也是一次修行。当我们上下求索,尽心修为,在生命的秋天里,能坦然面对这平和淡然、不华不萧、禅意无限的冬日晚山时,那么,我们的内心是否也就达到春花常开、秋月常圆的境界了?

猜你喜欢

那些曾经爱过的人,还好吗?

捉泥鳅:一起捉泥鳅的小姐姐,成了......

寻一处清欢

责编:五月薇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