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認爲,非洲豬瘟病毒存在多變性和分裂性,安全有效疫苗短期內面世的可能性並不大,豬肉供給缺口依然存在,但短期內不會出現豬肉供應緊張局面。據農科院24日消息,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自主研發的非洲豬瘟疫苗取得階段性成果,成功創制出豬瘟候選疫苗,此消息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據農科院24日消息,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自主研發的非洲豬瘟疫苗取得階段性成果,成功創制出豬瘟候選疫苗,此消息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分析認爲,非洲豬瘟病毒存在多變性和分裂性,安全有效疫苗短期內面世的可能性並不大,豬肉供給缺口依然存在,但短期內不會出現豬肉供應緊張局面。

據農科院通報,實驗階段研究證明其中兩個非洲豬瘟候選疫苗株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護效果,臨牀前中試產品工藝研究現已初步完成。下一步,農科院將在疫苗實驗室階段研究進展的基礎上,加快推進中試與臨牀試驗,以及疫苗生產的各項研究工作。

受此消息影響,獸用疫苗概念股全線拉昇,普萊柯(603566)、中牧股份(600195)、生物股份(600201)、瑞普股份、金河生物(002688)等個股表現強勢。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豬肉板塊則全線殺跌,*ST雛鷹(002477)大跌5.3%,天邦股份(002124)大跌4.78%,正邦科技(002157)、傲農生物(603363)、大北農(002385)等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挫。

有業內人士指出,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公佈研究成果,更多是內外部壓力共同導致的結果。從實驗結果來看,候選豬瘟疫苗疫的使用範圍有限,效果可能遠低於市場預期。

招商證券農業團隊表示,候選疫苗是尚未經過田間試驗檢驗和認證的初成品,是研發過程中較容易獲取的一步,候選疫苗在後續田間實驗後能否保證安全不返毒有待驗證。同時,候選疫苗研發出來後,豬瘟病毒可能發生變異,將對疫苗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爲非洲豬瘟病毒的多變性和分裂性,短時間內難以出現重大的突破,3-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或將處於強疫苗和診斷試劑的研發當中。”格林大華期貨農產品高級分析師劉錦在接受新華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目前獲取的信息來看,當前沒有任何一個機構的研發有明顯進展,短時期內安全有效的疫苗面世的可能性並不大。

今年春節過後,受非洲豬瘟疫情蔓延的影響,豬肉供應緊張局面逐漸顯現。雖然在步入5月後,受到前期凍肉庫存多、南部地區拋售、需求不旺盛等因素影響,豬肉價格走勢較爲平穩,不過依舊難掩豬肉供給減少的事實。

據農業農村部統計,4月生豬存欄和能繁殖母豬存欄分別同比減少20.80%和22.30%,再次創出歷史新低。業內人士認爲,在非洲豬瘟得到有效控制之前,養殖場戶補欄意願難言樂觀,豬肉供給缺口仍將持續存在,豬肉價格將繼續處於上升通道。

從短期來看,劉錦認爲,夏季階段重大節日不多,不會出現豬肉需求快速增長而造成供給緊張局面。就算後續一旦出現豬肉價格過高的情況,國家將會啓動凍儲備豬肉的拋儲,穩定市場價格,滿足市場需求。

據瞭解,在5月16日召開的全國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電視電話會議提出,要全面做好豬肉市場調控準備,積極推進產銷對接,抓緊充實凍豬肉儲備,積極發展禽肉等替代品生產,着力防範市場供應短缺和價格異常波動。同時,多省市已開始針對生豬養殖企業給予系列經濟扶持政策和,山東近期將撥付財政資金用於豬場臨時性生產補助,確保基本生豬生產供給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