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四年時間,從人們家中角落裏等着“喫灰”的雜物堆中,已然長出了閒魚這樣一個引領閒置可循環市場的龐然大物。

9月7日,閒魚向外界公佈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從去年8月到今年7月底,閒魚GMV已近900億,很快就將突破千億大關。最新數據顯示,累計超過11億人次在閒魚發佈、分享閒置用品;在數億閒魚用戶中,過半用戶是90後,“掛閒魚”已成年輕人必備的生活習慣之一。這意味着,在閒魚的改造和推動之下,閒置可循環經濟這個多年來預言中的“下一個萬億級市場”終於雛形初現。

這些數據足以令長期對閒置經濟寄予厚望的觀察者們興奮。一直以來,人們都有這樣一個疑惑:更符合互聯網特性、公益精神的“閒置”爲何沒能成爲互聯網新“風口”?但沒有喧囂的風吹來並不說明什麼,默默深耕的閒魚用事實證明了閒置交易模式的有效性和巨大潛力,更激活千億閒置資源,產生不可估量的社會價值。

但羽翼初豐之後,閒置經濟將往何處去?現在這個問題已經可以等同於“閒魚將往何處去?”而仔細觀察閒魚最近的一系列動作,答案也正呼之欲出:與合作伙伴構建多元閒置生態,發揮阿里巴巴經濟體的協同效應,正成爲閒置經濟3.0升級的重要推動力。

閒魚賦予閒置交易更多內涵,成爲新一代年輕人“輕生活指南”

閒置交易的本質其實是資源在不同場景間的連續流通,從而提升資源的循環利用率,這不僅具有商業效益,更重要的是其社會價值。正如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淘寶總裁蔣凡在閒魚戰略發佈會上指出的:“閒魚上的千億GMV不是千億的生意,而是千億價值的寶貝不再被丟棄和浪費,是千億社會資源的節約。”事實上,閒魚選擇在阿里95公益週期間宣佈新戰略,也正說明了其對自身公益價值的看重。

要實現這一切,關鍵在於更多場景的打通和互補需求的匹配。過去四年,閒魚對閒置交易產業鏈的深度改造和整合,已初步解決了這些問題。

閒魚的“淘寶一鍵轉賣”功能就在新品和閒置兩個市場之間,建立起高效的流通渠道。而閒魚上特有的一個個“魚塘”,則以興趣、文化爲導向,在人與人、家與家之間構建起橋樑,不同人的生活方式、消費觀念會往往形成不一樣的消費需求,一個個“魚塘”正提供了交流空間,讓匹配的過程順暢、精準且充滿快樂。

更重要的,閒魚一步步的產品升級,讓閒置可循環經濟有了遠超傳統二手交易的更多內涵,逐步成爲一個閒置生態。閒魚不是二手交易的簡單在線版,你可以把它看做互聯網新經濟發展出的全新物種。在閒魚上,閒置的不僅可以是物品還能是時間、空間乃至個性化服務等各種資源,這也正是“閒魚”諧音“閒”+“餘”的含義;這些閒置資源除了通過買賣交易,還能以租賃等方式實現更多層次的分享和循環利用。

總的來看,閒魚更像是不同人生活方式的交流平臺,人與人在這裏互相吸引,分享生活,最終收穫更好的生活品質。加之閒魚上一個個魚塘的社羣文化,像耳機發燒友能在這裏探討煲耳機的“玄學”,交易閒置的耳機。蔣凡也提到:“閒魚是一個有趣的社區,每天有上千萬用戶在閒魚裏討論、分享。在這裏,每天有無數的邂逅、無數的驚喜。”

這一切都契合了年輕一代新的消費心態和文化:追求新奇個性又有品位的生活,但並不一味求新求貴。據閒魚業務負責人諶偉業透露:“過去四年,閒魚積累了數億用戶,其中近六成是90後。”閒魚正成爲觀察年輕人生活的風向標。

事實上,閒魚和閒置可循環經濟是相互成就的伴生兒,既是時勢造英雄也是英雄造時勢。新的消費趨勢催生了閒魚,而閒魚能從四年前“茶水間裏長出來的團隊”發展成如今的行業巨頭,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其創新的交易模式、社羣文化和對新消費心態的敏銳嗅覺,正推動着閒置經濟不斷升級。

顯然,規模和體量不是衡量閒魚的唯一標準,從閒魚最新的戰略動作來看,提升閒置資源的流通效率和質量、推進建立中國“環保型”社會是關鍵,也是閒魚創立的初心。

從早期傳統閒置物品交換的1.0時代,進化到分享空間、時間乃至服務的閒置2.0階段,閒魚與阿里系旗下各業務的緊密協同,將成爲閒置可循環經濟生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也給人帶來更多想象空間。

新消費時代來臨,閒魚升級讓人們“更聰明地消費”

從二手交易升級而來的互聯網閒置經濟,爲何還需要升級?何以還有進一步升級的空間?這其實是閒魚面對當下正在萌芽的新消費時代給出的及時回應。

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的新作《第四消費時代》最近在國內走紅,他定義的“第四消費時代”雖然是對十多年來日本社會消費轉型的總結,但其內涵對時下的中國社會卻能作頗多鏡鑑。

簡而言之,無論是歐美、日本還是當前以及未來的中國,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人的消費心態和趨勢都將隨之發生深刻變化。在新的消費心態下,消費不再是“消耗”,而是一種自我充實的過程,人們會“更聰明地去消費”。新與舊、昂貴與便宜、有沒有品牌未必再是評價商品的主要標準,能給人真正帶來什麼纔是重要的。

閒置的東西不僅能用,有時還能帶來更多意義,像國外一些體系完備的古着(Vintage)市場就是不少遊客必逛的“景點”,古着的復古風格反而成了年輕一代追求的個性,偶爾淘到絕版的款式、設計更是一種驚喜和快樂。

類似的情形在中國也正逐漸出現,像很多年輕攝影師已經把閒魚當成升級鏡頭、設備的主要平臺,而在閒魚交流、探討攝影器材的型號、性能乃至拍攝技術、效果更成了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在閒魚有最專業的徠卡相機魚塘。需求呼喚變革,要形成類似古着市場這樣從回收、鑑定、分級一體化的完備閒置交易體系,閒魚引入的戰略升級方案切中了問題的關鍵:提升閒置交易的效率,提供可靠的品質服務。

9月7日,閒魚在2018戰略發佈會上宣佈將與淘寶、天貓、支付寶等阿里系進行全方位協同,並向合作伙伴開放“信用回收”“閒魚優品”“閒魚租”“免費送”四大平臺。

本質上來說,此次升級核心在於背靠阿里巴巴生態的協同效應,將阿里旗下不同平臺所對應的消費場景充分打通,創造新的閒置交易場景;引入更多合作伙伴,將原先的C2C業態進一步拓展爲多元的閒置生態;藉助支付寶、芝麻信用,破解閒置交易中的信任難題。

這些都直指效率和品質兩個關鍵詞。

可以想見,未來的閒魚將把閒置經濟的綜合性、便利性、可靠性提升一個維度。而閒置經濟的進一步升級,對互聯網新經濟能達到怎樣的高度具有指標意義。

阿里巴巴生態協同是閒魚戰略升級的關鍵

過去,閒魚上還只有“淘寶一鍵轉賣”這樣的功能與阿里生態做了銜接,就已經讓人大感便捷,而現在天貓上的衆多品牌商品、淘寶平臺的原創設計和各類專業店家,都將在閒魚上打通。

如今閒魚將爲天貓、淘寶用戶提供“以舊換新”服務,不同消費場景的切換更爲順暢自然。以手機行業爲例,這樣的場景打通,既促進了二手機交易的壯大,同時也在擴大新機市場。整個阿里巴巴經濟體都能從中獲益,消費者則以較低成本就實現手機的升級換代,而在共贏的示範效應下,更多二手機會進入到循環中去,社會資源將得到極大節約。這樣一舉多得的結果正是生態協同效應的生動見證。

當然,場景的打通還只是第一步,資源的聯動將產生更妙的化學反應。當前閒置經濟的業態,大部分仍以個人交易者爲主,這是閒魚快速擴張與創造力不斷湧現的源泉,但要想和成熟市場的閒置交易體系那樣提供更加標準化、專業化的服務,勢必要引入更多合作伙伴。專業分工的細化將給閒置經濟帶來蛻變,消費者能從中享受到更加有效、可靠的品質服務。

由此,阿里巴巴積累的巨大商家資源與合作伙伴就成了推動這一變革的關鍵,可以說將自己融入阿里巴巴這樣一個覆蓋衆多商業場景的生態體系之中,是閒魚未來的核心優勢。

拿“閒魚優品”平臺來說,閒魚通過和淘寶的緊密協作,以一定標準挑選一批專營閒置二手手機、數碼、大家電、圖書、奢侈品的合作伙伴,經過鑑定打上“閒魚優品”的標籤面向消費者。淘寶上的優質店家進入閒置領域,既擴展了服務對象和消費場景,也將更高效地滿足消費者的多元需求。

此外,長期以來,制約閒置經濟發展的最大難題在於“信任”。在淘寶上,商家經過長期運營早已積累起評級體系,消費者得以據此瞭解過往商品的品質,但閒魚上的個人交易者,交易的並非標準化商品,過往記錄對下一次交易的參考意義相當有限。這時候,支付寶構建的信用體系與閒魚合作伙伴提供的第三方鑑定服務就成了破解這一難題的最佳互聯網解決方案。依託芝麻信用分,閒魚甚至在“信用回收”中能做到先拿錢再發貨,帶給消費者極大便利。

不僅如此,支付寶、芝麻信用還將幫助閒魚擴展交易方式,依託信用體系,租賃將成爲閒魚進一步發力的領域,閒置經濟的內涵也得以進一步充實。

隨着閒魚帶領閒置經濟提升到了全新的發展維度,整個阿里巴巴經濟體都將與閒魚、與閒置生態共振,由此觸發的消費與生活的變革,將在新消費時代具有深遠意義。未來,升級後的閒置生態也將改變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新聞來源:阿里巴巴)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