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中期業績,亮點財富管理

今天,交通銀行(601328.SH,03328.HK)發佈了中期業績。該行資產總額達人民幣9.3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15%,經營規模穩中有升;報告期內實現淨利潤人民幣407.71億元,同比增長4.61%。

我們知道,交行的戰略叫做“兩化一行”。“兩化”是指國際化、綜合化,在前兩天的“愉見財經”裏已經給大家說了不少“兩化”業務落地的例子。今天,我們來說“一行”:建設以財富管理爲特色的一流公衆持股銀行。

首先,財富管理的特色,是今年中報上的一大亮點。

從數據來看的話:

- 報告期內全行共發行理財產品5,089只,募集資金逾人民幣10萬億元,爲客戶實現收益逾人民幣340億元。

- 達標交銀理財、達標沃德和私人銀行客戶等優質客戶數量較上年末分別增長3.09%、6.84%和9.21%。

- 管理的個人金融資產(AUM)達人民幣29,879.7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69%。

- 託管資產規模達人民幣86,307.0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90%,最大養老金託管銀行地位進一步鞏固。

- 上線“蘊通賬戶”現金管理集團客戶超2.2萬戶,“銀銀智道”同業財富管理平臺銀行類法人客戶較上年末翻一番。

- 依託區塊鏈、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產業鏈金融快速發展,報告期末,境內行累計拓展達標產業鏈網絡近2,900個。

從方向來看的話:

“愉見財經”將其概括爲“三個化”:數字化、智能化、線上線下一體化。

- 首創量化財商評估體系和智能化產品推薦體系,打造手機銀行“沃德理財顧問”,爲客戶提供一站式的“資產診斷、配置建議、產品推薦和一鍵購買”服務以及普惠、專業化、個性化的財富管理整體解決方案。

- 業內首家推出線上直播、空中理財室等直播欄目,提升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報告期內,手機銀行註冊客戶數較上年末增長10.62%,手機銀行交易筆數同比增長19.33%,交易金額同比增長35.49%。

- “線上+線下”全渠道服務水平顯著提升,手機信用卡從申請提交開始,最短2秒,平均49秒即可完成審批。

- 99.78%的營業網點配備智易通等智能設備,平均排隊時長較上年末減少6.27分鐘。

財富管理戰略脈動

看過了整體表現後,下面我們細細來解析,交行的財富管理基礎建設爲下一步發展都埋了哪些伏筆。我想解決兩個層面的困惑:戰略層面和產品層面,或者說,“道”的層面和“術”的層面。

1,當下幾乎家家銀行都在談零售轉型,很多銀行談到零售轉型也都會對“線上”業務格外關注。交行也將“雙線”(線上+線下)提到了戰略高度,那麼交行的戰略特點在哪裏?

2,市面上號稱運用大數據的產品很多,叫“智能投顧”的也很多。交行年初發布了手機版“沃德理財顧問”,和市面上的產品相比,異同在何處?

我們請到的受訪人,是交行個金部(消保部)總經理、互聯網中心(線上中心)總裁:徐瀚。您也可選擇觀看文首採訪視頻,來了解交行的財富管理業務脈動。

Q1,“雙線”戰略特點?

徐瀚:互聯網公司強於線上,傳統銀行強於線下,趨勢是線上和線下共同發展,它的核心是:統一,一體化經營。

因爲客戶是分不清楚線上和線下的,他們只知道是否得到了更好的服務。

如何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呢?在總行層面,一定要有發動機和大腦,來策劃和協這個“統一”。所以在策略層面,交行改變了以往業內普遍的分散經營和經營各自爲陣的狀態,依託金融科技手段,統一了全行的客戶、產品、定價、包裝、營銷、渠道,將網點、客戶經理、電子渠道“三位”融爲一體。

比如說我們的“廣場舞大賽”,就是線上報名、線下組織;手機銀行報名,真正操作線下靠支行在做。

在渠道層面,我們打通九大渠道,串起服務場景。對於客戶來講,他只知道交通銀行,他的感知是一體的,不管你哪個渠道。比如,手機(APP)是個渠道、短信是個渠道、電話是個渠道、網銀是個渠道、物理網點是個渠道、ATM是渠道、消息盒子是渠道、智能外呼是渠道、客戶經理外拓是渠道……怎麼把渠道整合在一起?使得我們在任何的渠道碰到的客戶問題,都能蒐集下來,來總的分析,然後推給客戶。這件事也是總行在做的,也必須是頂層設計來做的。

在服務層面,這是一切的落腳點。以前有過一個笑話,說,一個大媽,看到某互聯網公司搞了一個無人超市,大媽說,哦,那裏沒有人,都沒有人光顧的話,那你東西是不是得便宜點,你都不能便宜點,那我們去幹嘛呢?

金融科技、新的技術,要實實在在地帶給老百姓實惠、方便,他纔會買單。不能爲了科技而科技,對不對?所以落到最後,大腦也好、九個渠道也好,要落到客戶那裏,一定是方便、便宜。

科技是手段,爲民服務是目的。

Q2,“沃德理財顧問”產品特色?

擁抱金融科技,把“大服務”理念融入日常業務,交行的落腳點之一,便是“沃德理財顧問”,在手機銀行APP上提供包括資產診斷、資產評估、資產配置、一鍵下單四個環節的全方位理財服務,着力解決絕大部分大衆客戶的理財需求。

徐瀚:首先,沃德理財顧問,跟市場上的“智能投顧”不一樣。

智能投顧,這個概念好,但運用起來容易走偏。因爲到今天爲止,人工智能還沒有真正做到位,沒有人工智能可以選股百分百盈利,在最好的運用裏,也只是把概率提高一點。但是老百姓不是這麼想,老百姓會說,你看,人工智能下棋都贏了人,炒股肯定也能贏。其實根本做不到,是在誤導消費者。

我們的做法是根據大數據,我們有通過機器學習的1億多客戶的數據,是穿越週期的長期的數據積累,通過算法,在手機銀行上提供智能理財顧問,對客戶資產進行診斷,並形成進一步投資建議。你可以聽這個建議,一鍵購買,也可以部分同意,選擇性購買,也可以把它只是當個參考。

這有什麼好處呢?我們很多客戶並沒有全面金融知識體系,大家也不是學金融的對吧?也沒有時間看那麼多東西,對於自己的資產配置是否正確,是否符合自己人生財務週期的選擇,是否符合自己想要的安全性、盈利性、流動性,客戶們其實並不十分清楚。在這個情況下,我們給你“顧問”,你輸入你的變量,它就能爲你診斷。

愉見財經:我們作爲個人客戶,心裏有憂慮,因爲大數據算法對我們來說終究是黑匣子,所以我們也會擔心它挑選出來的產品,第一,是不是你們哪個佣金高,你們給我賣哪個?第二,是不是你們算出了我這人喜歡高收益,故意給我推個高收益的?

徐瀚:你的擔心非常正常。所以說,大數據做到最後,三觀還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就是你在“賺錢中服務”還是“在服務中賺錢”?這還是考驗你的業績觀、世界觀、價值觀的。

我就一條:永遠把客戶的利益擺在首位,我們幫客戶是解決他的困難的同時賺一點點佣金,而不是爲了賺錢去服務他。如果不是這樣,是沒有回頭客的,客戶可能來過一次就不會來第二次了,我們也做不了一款長期的、陪伴客戶財務週期的產品。

在我的辦公室裏有一塊匾,跟着我好多年了,寫着“幫人即幫己”。你能幫到別人,你才能夠最後幫到自己,你要不幫別人,也幫不到自己。做一個人是這樣,作爲一個企業也是這樣,做一家銀行更是這樣。

大道至簡,以德馭術。做得出一款陪伴客戶人生財務週期的產品,正是源於此,做得到一家跨越了整整110年經濟週期的大行,更是源於此。

守正出新的交通銀行,線上線下一體化協同的優勢已經凸顯,櫃面業務替代率、電子銀行分流率顯著增長,也帶動“管理的個人金融資產”總額向着3萬億的新高度全速前行。

愉見財經:採訪中,徐瀚總經理神祕地說,通過這兩年做紮實的大數據基礎性工作,明年他們將會推出“讓大家眼前一亮”的產品。可具體是什麼,不管我怎麼猜,他也不肯劇透。做技術出身的徐瀚不願意靠言語去說服誰,他說,希望的是用真真切切的好產品,來打動人。

徐瀚:“我別的沒有,希望我在這再工作兩年的話,我希望別人就一句話,說這是我們想要的銀行,就行了,我就做這個。老百姓說這家銀行是我們想要的,這就是我想要的。”

@今日話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