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金字塔加减仓法是科学的仓位管理方法,非常适合大、中资金投资者或者有条件盯盘的投资者。无论是初次进场,还是持仓中的加减仓,以及最终的出场,都应该看作是根据银价当前走势导致的风险报酬率和胜率结构变化,对仓位进行的相应调整,这才是仓位管理的正途。

“木桶理论”是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水桶效应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一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

又称“水桶原理”、“短板理论”、“水桶短板管理理论”,所谓“水桶理论”也即“水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水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只水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木桶理论”与股市:在股票交易操作中,有的股民投资者善用技术指标、技术形态、基本分析等作为买卖依据,但缺乏综合性的判断思考如大盘分析、趋势分析、市场环境分析等,最终因这些不详解之处造成损失。另外例如投资者的缺点和优点相比,往往亏损就是你的缺点在犯错。

从亏损800万到如今身家1亿资深交易员坦言“永不踏空和永不满仓”风险控制的最高境界,值得散户深思

仓位控制要点

1、永不踏空

从亏损800万到如今身家1亿资深交易员坦言“永不踏空和永不满仓”风险控制的最高境界,值得散户深思

踏空永无赚钱的机会,手中没有股票如何赚钱?或者说,即便有投资但投入资金太少,也一样赚不到钱。特别是当股市出现大幅上升时,由于手中股票太少而使得市值增加量根本体现不出来,或者增加的量相对于其资金的比例太小。更重要的是,股市一旦上涨,低位吸货就会来不及,这时很容易迷失方向而胡乱买入一些股票,也是很容易失去理智,更不敢冒昧全仓杀人。因此,即便行情来了对于踏空的人来说,也赚不到钱甚至容易因为胡乱买股票而导致亏损。

不踏空是投资股市的硬道理,它告诉人们,投资股票时一定要选好时、选好股并好好握住它。但是,一般投资者的投资方式往往是与之相反的,即手中总是留有大量现金,他们投资买股票总是买很少,甚至几百股几百股的买,买股票所占的资金比例还不到总资金的10%,这样的投资即便是每股赚几块钱,所获得的收益也不多。这种投资似乎与踏空没有什么两样。因此,踏不踏空,应视手中资金与买股票所用资金之间的比例而定。

从亏损800万到如今身家1亿资深交易员坦言“永不踏空和永不满仓”风险控制的最高境界,值得散户深思

2、永不满仓

不满仓的妙股硬道理是:控制好风险,抓住机会适时调整资金仓位,遇上不涨的股票要换上具有上升潜力的股票。

不满仓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比较容易做到,因为他们自从炒股的第一天开始就一天都不敢满仓,因为被套怕了不敢轻易买股票,哪怕是股票行情大涨,也只凭自己的那一点点感觉去买股票,感觉好时就多买几百股,感觉不好时就少买几股。当然,单凭感觉买股票是行不通的。

仓位管理被很多人狭义地理解为“保护止损”或者“初始止损”,这只是理解到仓位管理的一小部分内容,但总比从来不考虑仓位管理的投资者强。“止损”动作只是仓位管理技术的一部分,止损策略的作用是告诉交易者在特定的交易当中,什么条件下应该撤离部分或全部仓位。仓位管理技术还涉及“进场”、“出场”、“加仓”和“减仓”动作。

科学的仓位管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报酬率越高,动用的仓位就越高;胜率越高,动用的仓位就越高。进场和加仓的依据是潜在报酬率上升或潜在胜率上升,减仓和出场的依据是潜在报酬率下降或潜在胜率下降。

金字塔加减仓法是科学的仓位管理技术,由杰西·利莫佛先生发明。金字塔加减仓法认为如果一笔交易处于盈利状态,那么交易者应该力图利用银价趋势的持续性来增加仓位,但要求后续加仓量要轻于之前的加仓量。这个要求既符合科学仓位管理本身的要求,也符合人类的心理安全倾向。金字塔加减仓法基于趋势的持续性,所以保证了实现金字塔加减仓法的可行性。而金字塔加减仓法本身是为了解决趋势的稀缺性带来的大规模盈利机会不足的问题,这也是利用金字塔加减仓法的必要性。

科学的仓位管理必须同时考虑风险报酬率和胜率的结构,考虑整个账户净值的变化状况,同时必须能够被定量化的处理。无论是初次进场,还是持仓中的加减仓,以及最终的出场,都应该看作是根据银价当前走势导致的风险报酬率和胜率结构变化,对仓位进行的相应调整,这才是仓位管理的正途。

下面对金字塔加减仓法进行介绍。金字塔仓位管理技术包括仓位调整时机与位置的界定方法,以及仓位调整幅度的界定方法。

金字塔仓位管理技术基于支撑线和阻力线,因为这是在市场中对于风险报酬率最为有效的界定工具。图8-12展示的是做多过程中金字塔仓位管理技术的仓位调整时机和位置的界定方法。

从亏损800万到如今身家1亿资深交易员坦言“永不踏空和永不满仓”风险控制的最高境界,值得散户深思

首先我们要找到进场点。若现价附近存在较强的支撑线,则支撑线略上的区间无疑是很好的进场点。因为支撑线可以作为我们对多头市场的假定依据:当银价处于支撑线之上时,趋势向上;当银价跌破支撑线时,多头趋势被破坏。另外,支撑线也为每一笔交易界定潜在风险报酬结构。当我们把初始止损放置在支撑线下方的时候,潜在风险幅度就被确定了。

进场后,根据市场的发展,也即相应的风险报酬结构变化,采用跟进止损的方式来改变仓位管理。当银价如假定那样继续前进,每突破一道压力线并上升一段距离后,或者回踩确认压力线已经成为有效支撑线后,我们将止损移动至该支撑线下方。跟进止损是一种锁定浮动盈利的有效方式,实质是相当于通过变相减仓来减少风险暴露。这种减仓方式不同于部分仓位出场的传统减仓方式,这种减仓来自于减少既有仓位的盈利,而不是减少既有仓位本身。

做空过程中金字塔仓位管理技术的仓位调整时机和位置的界定方法如图8-13所示,与做多过程的界定标准同理,在此就不一一详述了。

从亏损800万到如今身家1亿资深交易员坦言“永不踏空和永不满仓”风险控制的最高境界,值得散户深思

下面介绍金字塔仓位管理技术的仓位调整幅度的界定方法。金字塔加减仓法的核心是:无论是加仓还是减仓,都必须是递减的。加仓之所以是递减的,主要是为了控制加仓的风险,如果加仓量过大,则经不起银价的回调或反弹。减仓之所以是递减的,主要是为了及时限制风险的扩大,在触及止损区域的开始阶段就应该撤离大部分的仓位。但要注意的是不能撤离全部仓位,这是为了避免市场“噪音”造成的错误触发止损的情况,所以出场是分批出场,而不是一次性全仓出场。

在满足进场条件的情况下,以初始进场手数50手为例(初始进场持仓量可参照前面“简易仓位管理技术”内容的界定方法),之后每一次加仓都是递减的,例如第1次加仓是30手,第2次加仓是20手,第3次加仓是10手,第4次加仓是6手,第5次加仓是3手,第6次加仓是2手,第7次以后的加仓都是1手。在满足出场条件的情况下,以100手的仓位为例,每一次减仓都是递减的,例如第1次减仓60手,第2次减仓30手,第3次减仓10手。

金字塔加减仓的模型如图8-14和图8-15所示。图8-14是做多过程中的金字塔加减仓模型,图8-15是做空过程中的金字塔加减仓模型。

从亏损800万到如今身家1亿资深交易员坦言“永不踏空和永不满仓”风险控制的最高境界,值得散户深思从亏损800万到如今身家1亿资深交易员坦言“永不踏空和永不满仓”风险控制的最高境界,值得散户深思

单看仓位管理模型比较抽象,把模型和实际行情结合起来,这样效果会直观很多,如图8-16所示。

从亏损800万到如今身家1亿资深交易员坦言“永不踏空和永不满仓”风险控制的最高境界,值得散户深思

这里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减仓区域是专门针对止损区间的,减仓的过程全部在初始止损区间或者跟进后的止损区间内执行。所为“变相减仓”的跟进止损动作并非金字塔减仓的部分,即跟进止损是全仓的操作,并不是过半仓位的操作,这点切勿混淆。

图8-17是把实际仓位管理操作更直观化的例子,实例中展示的是2011年3-4月的白银跨年度牛市尾声部分,光是这段时间内就存在至少5次的加仓机会。在严格限制风险的情况下,仓位从原来的100手逐步增加到230手,盈利能力相当可怕,是一般仓位管理技术和无仓位管理理念的交易方法永远无法企及的。读者可以从实例中细细体会仓位管理的奥妙。

从亏损800万到如今身家1亿资深交易员坦言“永不踏空和永不满仓”风险控制的最高境界,值得散户深思

金字塔加减仓法在震荡行情拥有极快的资金周转速度,在单边行情中能带来巨大的盈利,而且风险完全在控制范围之内;唯一的缺点是在震荡行情中会出现次数较多的触发止损现象,造成小幅亏损或者盈利能力偏低。尽管如此,金字塔加诚仓法在单边行情中的巨大盈利能力足以令其在震荡行情中的尴尬显得微不足道。因此金字塔加减仓法是科学的仓位管理方法,非常适合大、中资金投资者或者有条件盯盘的投资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相关文章